线性传输系统的气源接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5536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4:5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线性传输系统的气源接入装置。线性传输系统包括线性马达,线性马达包括定子和多个动子单元,定子具有定子线圈组件,动子单元具有永磁铁阵列,动子单元还包括气动执行单元,其构造成能够与气源接入装置连接以从其接收加压气体,动子单元上设有动子单元气体接收接口,其具有接收侧基座,接收侧基座上设有气路接口和接收侧永磁体,气源接入装置包括:外部气源,其设有外部气源注入接口,外部气源注入接口具有注入侧基座,注入侧基座上设有注入接口和注入侧永磁体,气路接口和接收侧永磁体的位置分别与注入接口和注入侧永磁体的位置相对应,且接收侧永磁体与注入侧永磁体极性相反。

Gas Source Access Device for Linear Transmiss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性传输系统的气源接入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性传输系统,具体地涉及一种线性传输系统的气源接入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制造技术向高产率、高精密化方向发展,精密运动控制技术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相应地,运动定位控制系统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例如包装与运输、装配自动化、丝网印刷、高速自动分拣、自动装填等行业。对于线性传输系统的不同应用,每个动子单元均要设计用来可控、有效的承载和移动物料或零部件,并实现快速、更快加速的运动。因此,动子单元上需要进一步设计夹持、支撑或移动物料或零部件的夹具或工装,其中,所述的夹具和工装可直接安装于动子单元上或独立安装运行。对于包括各种类型的线性传输系统的一个问题是:在任意时刻或任意位置为动子部件(托盘)提供动力源,使得传输系统更加具有加工柔性,可以提供比如按照指令实时受控地进行夹持、吸附、拉伸、推送、精密移动定位等用于零部件或物料的处理、测试、加工等功能应用。一些应用中动子上的托盘需要承载或支撑易碎、柔软、细小的零件或物料,传统方式常采用通过物料自身重力保持固定,导致物料在传输过程中因变速、碰撞等原因而坠落、破碎。而且,传统固定方式难以使得物料精确的固定在某个位置,使得在堆叠、搬运、装卸过程需要更大的容差,容易造成生产过程的失效环节,更进一步的是难以进行精密地加工或装配等高性能应用生产。此外,传统技术还常采用电缆、动力气体管路或真空管路连接到传输系统运动动子上,为动子元件上的执行器提供动力。对于线性的传输系统,随着生产线不断加长,这种方式下气体线缆或管路会很长且导致增加额外的拖动负载;而对于环形线传输系统,线缆或管路不断绕圈,产生了新的问题导致更为复杂的解决方案,而且传输系统的运动动子越多,线缆越复杂。综上所述,这些针对运动动子单元的动力解决方法并不能满足线性传输系统的应用环境需求。因此,必须更便捷的用于向传输系统提供气动力的系统或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给传输系统的运动动子单元通过无缆连接提供气动动力源的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传输系统中动子装置上无法提供具有作动功能的气动执行器装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性传输系统的气源接入装置,所述线性传输系统包括线性马达,所述线性马达包括定子和多个动子单元,所述定子具有定子线圈组件,所述定子线圈组件包括多个电枢绕组单元,以及所述动子单元具有永磁铁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子单元还包括气动执行单元,所述气动执行单元构造成能够与所述气源接入装置连接以从所述气源接入装置接收加压气体,所述动子单元上设有动子单元气体接收接口,所述动子单元气体接收接口具有接收侧基座,所述接收侧基座上设有气路接口和接收侧永磁体,所述气源接入装置包括:外部气源,所述外部气源设有外部气源注入接口,所述外部气源注入接口具有注入侧基座,所述注入侧基座上设有注入接口和注入侧永磁体,所述接收侧基座上所述气路接口和所述接收侧永磁体的位置分别与所述注入侧基座上所述注入接口和所述注入侧永磁体的位置相对应,且所述接收侧永磁体与所述注入侧永磁体极性相反。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接收侧永磁体包括两个接收侧永磁体,而所述注入侧永磁体包括两个注入侧永磁体。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两个接收侧永磁体分别设置在所述气路接口的上下两侧,而所述两个注入侧永磁体分别设置在所述注入接口的上下两侧。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接收侧永磁体的水平方向的一侧设有极性相反的附加接收侧永磁体,而所述注入侧永磁体的水平方向的相同一侧设有极性相反的附加注入侧永磁体。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接收侧永磁体的水平方向两侧分别设有极性相反的附加接收侧永磁体,而所述注入侧永磁体的水平方向两侧分别设有极性相反的附加注入侧永磁体。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接收侧永磁体的水平方向两侧分别设有极性相反的附加接收侧永磁体,而每个所述注入侧永磁体的水平方向两侧分别设有极性相反的附加注入侧永磁体。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气路注入接口或气路注入接口周围设有密封圈。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气源接入装置设置在所述动子单元运动轨迹周围的固定位置。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气源接入装置还包括气源和供气气缸,所述气源和供气气缸通过气压管路连接,所述气压管路上设有外部气压阀,所述气缸通过气嘴连接到所述注入接口。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气动执行单元包括气缸和在气缸内运动的活塞,所述活塞与顶杆连接,所述顶杆能够移动所述动子单元上的物料,所述气缸通过控制阀与所述气路接口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本技术实现了移动动子单元上气源的接入功能,从而都能够在动子单元上设置气动执行装置,进行物料加持以及移动等操作。附图说明图1示出根据本技术具有独立可控的多动子单元的线性马达和线性传输系统。图2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线性传输系统的线性马达动子的一实施例。图3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移动动子的电源传输结构的一实施例。图4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移动动子的动力气体传输的一实施例。图5(a)-5(c)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移动动子的动力气体传输过程的示意图。图6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移动动子的命令通讯传输方法的一实施例。图7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移动动子上气动夹持载荷的一实施例。图8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移动动子上气动提升载荷的一实施例。图9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移动动子上2自由度气动作动载荷的一实施例。图10示出根据本技术等等移动动子上两岸机构拨动载荷的一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说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精神。在下文的描述中,出于说明各种公开的实施例的目的阐述了某些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各种公开实施例的透彻理解。但是,相关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在无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个或多个细节的情况来实践实施例。在其它情形下,与线性马达相关联的熟知的装置、结构和技术可能并未详细地示出或描述从而避免不必要地混淆实施例的描述。除非语境有其它需要,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词语“包括”和其变型,诸如“包含”和“具有”应被理解为开放的、包含的含义,即应解释为“包括,但不限于”。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的提及表示结合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包括于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的出现无需全都指相同实施例。另外,特定特点、结构或特征可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何方式组合。如该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用的单数形式“一”和“所述”包括复数指代物,除非文中清楚地另外规定。应当指出的是术语“或”通常以其包括“和/或”的含义使用,除非文中清楚地另外规定。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清楚展示本技术的结构及工作方式,将借助诸多方向性词语进行描述,但是应当将“前”、“后”、“左”、“右”、“外”、“内”、“向外”、“向内”、“上”、“下”等词语理解为方便用语,而不应当理解为限定性词语。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闭环的线性轨道传输系统包括具有通讯模块的主控制单元100,至少一个线性马达的动子单元108,两段直线定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性传输系统的气源接入装置,所述线性传输系统包括线性马达,所述线性马达包括定子和多个动子单元,所述定子具有定子线圈组件,所述定子线圈组件包括多个电枢绕组单元,以及所述动子单元具有永磁铁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子单元还包括气动执行单元,所述气动执行单元构造成能够与所述气源接入装置连接以从所述气源接入装置接收加压气体,所述动子单元上设有动子单元气体接收接口,所述动子单元气体接收接口具有接收侧基座,所述接收侧基座上设有气路接口和接收侧永磁体,所述气源接入装置包括:外部气源,所述外部气源设有外部气源注入接口,所述外部气源注入接口具有注入侧基座,所述注入侧基座上设有注入接口和注入侧永磁体,其中所述接收侧基座上所述气路接口和所述接收侧永磁体的位置分别与所述注入侧基座上所述注入接口和所述注入侧永磁体的位置相对应,且所述接收侧永磁体与所述注入侧永磁体极性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性传输系统的气源接入装置,所述线性传输系统包括线性马达,所述线性马达包括定子和多个动子单元,所述定子具有定子线圈组件,所述定子线圈组件包括多个电枢绕组单元,以及所述动子单元具有永磁铁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子单元还包括气动执行单元,所述气动执行单元构造成能够与所述气源接入装置连接以从所述气源接入装置接收加压气体,所述动子单元上设有动子单元气体接收接口,所述动子单元气体接收接口具有接收侧基座,所述接收侧基座上设有气路接口和接收侧永磁体,所述气源接入装置包括:外部气源,所述外部气源设有外部气源注入接口,所述外部气源注入接口具有注入侧基座,所述注入侧基座上设有注入接口和注入侧永磁体,其中所述接收侧基座上所述气路接口和所述接收侧永磁体的位置分别与所述注入侧基座上所述注入接口和所述注入侧永磁体的位置相对应,且所述接收侧永磁体与所述注入侧永磁体极性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传输系统的气源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侧永磁体包括两个接收侧永磁体,而所述注入侧永磁体包括两个注入侧永磁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传输系统的气源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接收侧永磁体分别设置在所述气路接口的上下两侧,而所述两个注入侧永磁体分别设置在所述注入接口的上下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传输系统的气源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侧永磁体的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果栗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