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侧或双侧出风超薄立式风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5491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20 04:48
一种单侧或双侧出风超薄立式风幕机,在风幕机壳体内设置有无蜗壳离心风机和可调风口装置,该可调风口装置的出风方向是向前出风方向,向门外倾斜20°~30°;在风幕机壳体的一侧或两侧设置出风口,该风幕机壳体的厚度小于500mm,在无蜗壳离心风机后部进风处设置有燃气燃烧装置;所述的燃气燃烧装置形状呈三角槽形,在两块侧板斜面底端连接处设有一排燃气出孔,该一排燃气出孔内与燃气管路连通,其中一块端板上设有燃气进气孔和正负接线头,在两个侧板上设有若干排微型通气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根据需要可以单侧或双侧出风,占地面积小,采用燃气加热吹热风,安全可靠,成本低,还可以根据门的高度任意进行增减与叠加,适用于地铁或其它场合使用。

A Ultra-thin Vertical Wind Curtain Machine with Single or Bilateral Outf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侧或双侧出风超薄立式风幕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类设备
,是一种隔阻冷、热空气的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单侧或双侧出风超薄立式风幕机。
技术介绍
在地铁的轨道交通设施中,有各种门与外部联通,为了阻挡门外的冷热空气,一般是在门的两边设置立式的风幕机,已有的风幕机内部设置有轴流风机,其能源多为水和电,内部需加入换热器,造价比较高,成本比较大;已有的风幕机是后部进风,从前部吹出热风或冷风或自然风,用于阻隔门外的冷风或热风,由于采用轴流风机使风幕机的厚度需要700mm以上,目前,随着地铁的发展,土地的稀缺,使得门侧放置风幕机的地方厚度小于700mm或600mm,使得无法安装风幕机,在一些地铁两门之间需要安装风幕机时,由于两门之间设计宽度是500mm左右,要风幕机两侧都需要出风时,已有的风幕机01(见图2所示),是单侧直吹送风,不能满足使用要求,而直吹风阻效果差,同时也无法安装和实现两侧同时送风;已有的风幕机换热器无法抽离,维修不方便,电加热虽然安装比较方便,但国家对于用电有着严格的控制,特别是在工业方面,不便于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侧或双侧出风超薄立式风幕机,它可用在地铁的门侧,根据需要可以单侧或双侧出风,占地面积小,采用燃气加热吹热风,安全可靠,成本低,还可以根据门的高度任意进行产品的增减与叠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单侧或双侧出风超薄立式风幕机,它包括有风幕机壳体,其特征在于,在风幕机壳体(1)内设置有无蜗壳离心风机(2),在无蜗壳离心风机前部出风的风幕机壳体上设置有可调风口装置(8),该可调风口装置的出风方向是向前出风方向,向门外倾斜20°~30°;在风幕机壳体(1)的一侧或两侧设置出风口(7),该风幕机壳体的厚度小于500mm,在无蜗壳离心风机后部进风处设置有燃气燃烧装置(4),所述的燃气燃烧装置(4)形状呈三角槽形,它包括两块侧板(44)、两块端板(41),在两块侧板斜面底端连接处设有一排燃气出孔(47),该一排燃气出孔内与燃气管路(46)连通,该两块端板(41)与两块侧板(44)的两端连接,其中一块端板上设有燃气进气孔(43)和正负接线头(42),该燃气进气孔(43)与一排燃气出孔(47)内的燃气管路(46)连通,该正负接线头(42)穿过端板(41)与端板内的正负电极头(42)连通,在两个侧板(44)斜面上设有若干排微型通气孔(45)。其中,所述的风幕机(10)为模块设计,根据封门洞宽度及高度不同,实现按模数快装。其中,所述的可调风口装置(8)设置有百叶片,进行手动或电动调节百叶片。其中,所述的风幕机壳体内的无蜗壳离心风机后部的燃气燃烧装置后部设置有进风口(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它可用在地铁的门侧,根据需要可以单侧或双侧出风,占地面积小,采用燃气加热吹热风,安全可靠,成本低,还可以根据门的高度任意进行产品的增减与叠加。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已有的风幕机直对吹的示意图(箭头是吹风方向);图3是本专利技术风幕机向外倾斜对吹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风幕机外形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风幕机模块设计3块对接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风幕机的燃气燃烧装置立体示意图;图7是图6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风幕机的燃气燃烧装置主视示意图;图9是图8左视示意图;图10是图8俯视示意图;图11是图10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3所示,一种单侧或双侧出风超薄立式风幕机,它包括有风幕机壳体,在风幕机壳体1内设置有无蜗壳离心风机2,在无蜗壳离心风机前部出风的风幕机壳体上设置有可调风口装置8,该可调风口装置的出风方向是向前出风方向,向门外倾斜20°~30°;在风幕机壳体1的一侧或两侧设置出风口7,该风幕机壳体的厚度小于500mm,在无蜗壳离心风机后部进风处设置有燃气燃烧装置4。参见图4、图5所示:所述的风幕机10为模块设计,根据封门洞宽度及高度不同,实现按模数快装。所述的可调风口装置8设置有百叶片,进行手动或电动调节百叶片。所述的风幕机壳体内的无蜗壳离心风机后部的燃气燃烧装置后部设置有进风口9。参见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所示,所述的燃气燃烧装置4形状呈三角槽形,它包括两块侧板44、两块端板41,在两块侧板斜面底端连接处设有一排燃气出孔47,该一排燃气出孔内与燃气管路46连通,该两块端板41与两块侧板44的两端连接,其中一块端板上设有燃气进气孔43和正负接线头42,该燃气进气孔43与一排燃气出孔47内的燃气管路46连通,该正负接线头42穿过端板41与端板内的正负电极头42连通,在两个侧板44斜面上设有若干排微型通气孔45。如图1所示,本风幕机由钢板组成的壳体,风幕机壳体所有部分可以采用冷轧钢板加工而成,并采用酸洗磷化-喷漆保证表面光滑,提高防腐效果,也可以采用镀铝锌版或者不锈钢板,或者采用满足使用要求的装饰板材。风幕壳体底部安装有固定底盘6,固定底盘6采用槽钢加工,固定牢固可靠。风幕壳体1前端设有进风口9,并带有过滤罩,可以有效的过滤空气中的杂质,风幕壳体外侧后端,一侧或两侧各设置一个出风口7,出风口处设有可调节风口装置8,可调风口装置8设置有百叶片,可以满足任意角度的调节以及手动/电动调节。风幕机内部前端设有控制部分5(包含电磁阀、负压开关、电源插口、指示灯等),另外前端还设有燃气进气管3与燃气燃烧装置4(见图1),其燃烧方式采用直接燃烧,可以使燃烧更充分,其燃气燃烧装置4是在两块侧板斜面上设有若干排微型通气孔45,采用微型均匀分布式火孔设计,面积更大,火焰分布更均匀,避免局部高温存在,燃烧更完美,此外其采用不锈钢加工而成,可以更有效的防氧化、耐腐蚀。此专利技术内部后端设有无蜗壳离心风机2,其采用性能卓越的无蜗壳离心风机,免维修、寿命长,可以实现双侧吹风。本风幕机根据门的高度任意进行产品的增减与叠加,可以分段布置,各段之间采用螺栓连接。其采用双侧出风方式,能够在满足使用条件的情况下,节约了占地面积。本风幕机还可用于工厂、商店、餐厅、药店、医院、机场、宾馆等环境的出入口,在出入口形成一个气流屏障,在夏天时可防止室内冷空气外流,在采暖模式下可以加热室内空气,同时可防止室内热空气外流,还能防止灰尘、蚊虫等的进入,使室内空气清洁,另外本风幕机还可采用双侧出风方式,能够在满足使用条件的情况下,节约了占地面积。此风幕机为标准类型,可以根据门的高度任意进行产品的增减与叠加。本风幕机也适用于单侧出风及没有热源的纯空气幕。以上所述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侧或双侧出风超薄立式风幕机,它包括有风幕机壳体,其特征在于,在风幕机壳体(1)内设置有无蜗壳离心风机(2),在无蜗壳离心风机前部出风的风幕机壳体上设置有可调风口装置(8),该可调风口装置的出风方向是向前出风方向,向门外倾斜20°~30°;在风幕机壳体(1)的一侧或两侧设置出风口(7),该风幕机壳体的厚度小于500mm,在无蜗壳离心风机后部进风处设置有燃气燃烧装置(4),所述的燃气燃烧装置(4)形状呈三角槽形,它包括两块侧板(44)、两块端板(41),在两块侧板斜面底端连接处设有一排燃气出孔(47),该一排燃气出孔内与燃气管路(46)连通,该两块端板(41)与两块侧板(44)的两端连接,其中一块端板上设有燃气进气孔(43)和正负接线头(42),该燃气进气孔(43)与一排燃气出孔(47)内的燃气管路(46)连通,该正负接线头(42)穿过端板(41)与端板内的正负电极头(42)连通,在两个侧板(44)斜面上设有若干排微型通气孔(4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侧或双侧出风超薄立式风幕机,它包括有风幕机壳体,其特征在于,在风幕机壳体(1)内设置有无蜗壳离心风机(2),在无蜗壳离心风机前部出风的风幕机壳体上设置有可调风口装置(8),该可调风口装置的出风方向是向前出风方向,向门外倾斜20°~30°;在风幕机壳体(1)的一侧或两侧设置出风口(7),该风幕机壳体的厚度小于500mm,在无蜗壳离心风机后部进风处设置有燃气燃烧装置(4),所述的燃气燃烧装置(4)形状呈三角槽形,它包括两块侧板(44)、两块端板(41),在两块侧板斜面底端连接处设有一排燃气出孔(47),该一排燃气出孔内与燃气管路(46)连通,该两块端板(41)与两块侧板(44)的两端连接,其中一块端板上设有燃气进气孔(43)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庆张宇明孟鑫张巍许耕昕殷海森马波姚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轨道交通节能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