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有序活塞风的轨道交通可调通风型站台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4290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29
一种实现有序活塞风的轨道交通可调通风型站台门,在全高站台门门体的适当位置设置活动式开口,在活动式开口内设置单向空气阀门。空调季节活动式开口关闭,转为全封闭的屏蔽门。非空调季节活动式开口开启,转为带开口的安全门,列车进站时,受活塞风压作用,单向空气阀门自动闭合,隧道内的空气无法从全高站台门门体上的开口进入车站;列车出站时,单向空气阀门自动开启,空气从车站公共区进入隧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保证可调通风型站台门的基本功能,即可实现空调季与非空调季在屏蔽门与安全门制式间切换的基础上,解决非空调季节利用活塞风通风导致隧道内污染物进入车站公共区的问题,提高车站公共区的空气品质。质。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有序活塞风的轨道交通可调通风型站台门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工程站台门
,是一种实现有序活塞风的可调通风型站台门。

技术介绍

[0002]可调通风型站台门是一种新型站台门结构,即在门体的适当位置设置活动式开口,在空调季节关闭门体上的开口作为屏蔽门使用,节约空调系统能耗;在非空调季节开启门体上的开口作为安全门使用,利用列车活塞风对车站进行自然通风,节约通风系统能耗。可调通风型站台门因其节能的特点,已在部分城市应用,并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0003]然而在实际轨道交通工程中,由于目前大部分隧道内的空气颗粒物浓度较高,非空调季节若开启可调通风型站台门体上的开口对车站进行自然通风,列车进站时隧道内的污染物会随活塞风进入车站,降低车站内部的空气品质,这是可调通风型站台门在应用与推广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有序活塞风的轨道交通可调通风型站台门,即非空调季节利用列车活塞风对车站进行自然通风时,只允许空气从车站公共区单向进入隧道,隧道内的空气无法通过站台门体上的开口进入车站。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实现有序活塞风的轨道交通可调通风型站台门,它包括有全高站台门门体1,其特征在于:在全高站台门门体1上设置有活动式开口2,在活动式开口2内设置有气流方向从车站公共区流向隧道的单向空气阀门3。
[0007]其中,活动式开口2设置在全高站台门门体1的上部、底部或上下部,采用手动控制或电动控制的开闭方式,可选用手动/电动卷帘、手动/电动百叶、手动/电动风阀结合单层格栅多种开口形式。
[0008]其中,单向空气阀门3与活动式开口2大小规格相同,设定气流方向为车站公共区流向隧道,与活动式开口2结合设置,并固定在全高站台门门体1上。
[0009]其中,单向空气阀门3选用重力式、机械式、电动式多种形式,是能够随气流自动启闭的独立部件,气流方向与设定方向相同且阀门前后压差大于设定压差时阀门开启,气流方向与设定方向相反或压差小于设定压差时阀门关闭,防止气体倒流,阀门开启时的压差可预先设定或人工调节。
[0010]本技术设置有全高站台门门体,在全高站台门门体上设置有活动式开口及单向空气阀门。根据通风空调系统需求,空调季节活动式开口关闭,转为全封闭的屏蔽门。非空调季节活动式开口开启,转为带开口的安全门,列车进站时,受活塞风压作用,与开口结合设置的单向空气阀门自动闭合,隧道内的空气无法从全高站台门门体上的开口进入车站公共区;列车出站时,单向空气阀门自动开启,空气从车站公共区进入隧道内,通过车站地
面出入口自然补风。
[0011]本技术的优点是:在保证可调通风型站台门的基本功能,即可实现空调季与非空调季在屏蔽门与安全门制式间切换的基础上,解决非空调季节利用活塞风通风导致隧道内污染物进入车站公共区的问题,提高车站公共区的空气品质。。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中A

A剖面示意图(其中,示意图的右侧是隧道7,左侧是车站公共区6,箭头方向是气流单向流动方向)。
[0014]图3是图1俯视示意图(其中,示意图的下侧是隧道7,上侧是车站公共区6,箭头方向是气流单向流动方向。
[0015]图4是列车进站时的气流示意图(其中,小箭头方向是气流流动方向8,大箭头是列车9进站状态,单向空气阀门3关闭状态)。
[0016]图5是列车出站时的气流示意图(其中,小箭头方向是气流流动方向8,大箭头是列车9出站状态,单向空气阀门3开启状态)。
[0017]附图标记:1、全高站台门门体;2、活动式开口;3、单向空气阀门;6、车站公共区;7、隧道;8、气流流动方向;9、列车。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参见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实现有序活塞风的轨道交通可调通风型站台门,它包括有全高站台门门体1,在全高站台门门体1上设置有活动式开口2,在活动式开口2内设置有气流方向从车站公共区流向隧道的单向空气阀门3。
[0019]其中,活动式开口2可以设置在全高站台门门体1的上部、底部或上下部,可采用手动控制或电动控制的开闭方式,可选用手动/电动卷帘、手动/电动百叶、手动/电动风阀结合单层格栅多种开口形式。
[0020]其中,单向空气阀门3与活动式开口2大小规格相同,设定气流方向为车站公共区流向隧道,与活动式开口2结合设置,并固定在全高站台门门体1上。单向空气阀门3可选用重力式、机械式、电动式等多种形式,是能够随气流自动启闭的独立部件,气流方向与设定方向相同且阀门前后压差大于设定压差时阀门开启,气流方向与设定方向相反或压差小于设定压差时阀门关闭,防止气体倒流,阀门开启时的压差可预先设定或人工调节。
[0021]参见图4、图5所示:本技术设置有全高站台门门体1,在全高站台门门体1上设置有活动式开口2及单向空气阀门3。根据通风空调系统需求,空调季节活动式开口2关闭,转为全封闭的屏蔽门。非空调季节活动式开口2开启,转为带开口的安全门,列车进站时,受活塞风压作用,与开口结合设置的单向空气阀门3自动闭合,隧道内的空气无法从全高站台门体上的开口进入车站公共区;列车出站时,单向空气阀门3自动开启,空气从车站公共区进入隧道内,通过车站地面出入口自然补风。
[0022]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及其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技术技术方案基础上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属于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有序活塞风的轨道交通可调通风型站台门,它包括有全高站台门门体(1),其特征在于:在全高站台门门体(1)上设置有活动式开口(2),在活动式开口(2)内设置有气流方向从车站公共区流向隧道的单向空气阀门(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有序活塞风的轨道交通可调通风型站台门,其特征在于,活动式开口(2)设置在全高站台门门体(1)的上部、底部或上下部,采用手动控制或电动控制的开闭方式,选用手动/电动卷帘、手动/电动百叶、手动/电动风阀结合单层格栅多种开口形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现有序活塞风的轨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庆孟鑫孙云祥吴伟王鲁平师可马惠颖张意祥
申请(专利权)人:轨道交通节能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