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制冷或制热机组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18889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式制冷或制热机组系统,包括:冷/热水循环水回路、蒸发冷却式压缩回路、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式制冷或制热机组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制冷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式制冷或制热机组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水(地)源热泵系统技术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具有高效节能、低运行成本和良好的社会效益等特点。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新能源技术的政策支持,水(地)源热泵技术的推广利用对节能减排,发展环保循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0003]此技术最大的痛点在于系统年运行过程中由于吸、排热不平衡的问题,导致热堆积,引起系统性能下降,在行业内通常采用太阳能技术或水冷冷却技术对其进行补充,从而解决此问题,又因受设计、结构、安装、调试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现阶段此系统的结合多以空调系统解决措施的方式出现,很难真正做到集成化产品设计的思路,在实施过程中设计、应用、运维均很复杂,智能化低,同时节能效果有限。
[0004]中国专利CN17310413公开了一种压缩式制冷制热设备与热泵热水器复合机组,但是上述复合机组设计极为复杂,同时缺少灵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上述背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冷式(蒸发冷却式及水

水热泵)冷水(热泵)机组系统,其最大的优点通过将蒸发冷却冷水(热泵)机组技术及水(地)源冷水(热泵)机组技术、冷/热水输配系统、定压补水系统、冷却水系统进行完美结合,通过“混合制冷/制热”及“混合冷却/吸热”的设计理念在运行过程中最大的发挥各系统的优势及特点,取长补短,大幅度提升系统的节能效果。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复合式制冷或制热机组系统,包括:
[0008]冷/热水循环水回路,包括循环水泵,该循环水泵的出水口一侧连接至蒸发器进水口,该蒸发器的出水口连接至空调系统供水口,循环水泵的进口侧通过管路a连接至空调系统回水口;
[0009]热源侧水循环回路,包括冷却水泵,该冷却水泵出口连接至冷凝器进水口,该冷凝器出水口连接至热源侧出水口,该冷却水泵的吸入口连接至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连接至热源侧进水口;
[0010]蒸发冷却式压缩回路,包括压缩机,该压缩机排气口连接至氟管路b,该氟管路b一侧连接阀门,该阀门出口连接至氟管路c,该氟管路c连接至阀门,该阀门连接至蒸发冷凝器的氟侧气口,该蒸发冷凝器的氟侧液口连接至阀门,该阀门连接至节流机构,该节流机构连接至蒸发器氟侧的液口,该蒸发器氟侧的气口连接至氟管路e,该氟管路e连接至阀门,该阀门连接至氟管路d,该氟管路d连接至压缩机吸气口;
[0011]水

水热泵式压缩回路,包括压缩机,该压缩机排气口连接至氟管路b,该氟管路b一侧连接阀门,该阀门出口连接至氟管路c,该氟管路c连接至阀门,该阀门连接至冷凝器的
氟侧气口,该冷凝器的氟侧液口连接至阀门,该阀门连接至节流机构,该节流机构连接至蒸发器氟侧的液口,该蒸发器氟侧的气口连接至氟管路e,该氟管路e连接至阀门,该阀门连接至氟管路d,该氟管路d连接至压缩机吸气口。
[0012]可选地,在所述冷/热水循环水回路的管路a上连接设有补水定压回路。
[0013]可选地,所述补水定压回路包括补水口及与补水口连通的手动补水装置或自动补水装置,并由膨胀罐进行定压。
[0014]可选地,所述氟管路b与氟管路e之间设有阀门。
[0015]可选地,所述氟管路d与氟管路c之间设有阀门。
[0016]作为优选,在冷/热水循环水回路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分别通过控制阀引出独立的蒸发冷却式压缩回路和水

水热泵式压缩回路。
[0017]具体地,包括:
[0018]所述冷/热水循环水回路包括循环水泵,该循环水泵的出水口一侧连接至第一蒸发器进水口,该第一蒸发器的出水口通过第一阀门连接至空调系统供水口,该循环水泵的另一侧进水口连接至第一过滤装置,该第一过滤装置通过空调系统回水管路a连接至空调系统回水口,该空调系统回水管路a上还连接着补水定压回路;
[0019]所述热源侧循环水回路包括冷却水泵,该冷却水泵出口连接至冷凝器进水口,该冷凝器出水口连接至热源出水口,该冷却水泵的吸入口连接至第二过滤装置,该第二过滤装置连接至热源侧进水口;
[0020]所述单独蒸发冷却式压缩回路包括第二压缩机,该第二压缩机排气口连接至第五氟管路b2,该第五氟管路b2一侧连接第七阀门,另一侧连接第六阀门,该第七阀门出口连接至第六氟管路c2,该第六氟管路c2连接至蒸发冷凝器氟侧的气口,该蒸发冷凝器的氟侧的液口连接至第二节流机构,该节流机构连接至第二蒸发器氟侧的液口,该第二蒸发器氟侧的气口连接至第八氟管路e2,该第八氟管路e2分别连接第六阀门和第八阀门,该第八阀门连接至第七氟管路d2,该第七氟管路d2分别连接至第二压缩机吸气口和第九阀门,该第九阀门另一端连接至第四氟管路c2,该第二蒸发器的供水口通过第十阀门与空调系统供水管路f连接,该第二蒸发器的回水口与空调系统回水管路a连接;
[0021]所述单独水

水热泵式压缩回路包括第一压缩机,该第一压缩机排气口连接至第一氟管路b1,该第一氟管路b1一侧连接第三阀门,该第三阀门出口连接至第二氟管路c1,该第二氟管路c1连接至冷凝器的氟侧的气口,该冷凝器的氟侧的液口连接至第一节流机构,该第一节流机构连接至蒸发器氟侧的液口,该蒸发器氟侧的气口连接至第四氟管路e1,该第四氟管路e1连接第四阀门,该第四阀门连接至第三氟管路d1,该第三氟管路d1分别连接第五阀门和第一压缩机吸气口。
[0022]可选地,所述第一氟管路b1与所述第四氟管路e1之间连接着第二阀门。
[0023]可选地,所述第七氟管路d2与所述第六氟管路c2之间连接第九阀门1052。
[0024]作为优选,包括:
[0025]所述冷/热水循环水回路包括循环水泵,该循环水泵的出水口一侧连接至第一蒸发器进水口,该第一蒸发器的出水口通过第一阀门连接至空调系统供水口,该循环水泵的另一侧进水口连接至第一过滤装置,该第一过滤装置通过空调系统回水管路a连接至空调系统回水口,该空调系统回水管路a上还连接着补水定压回路;
[0026]所述热源侧循环水回路包括冷却水泵,该冷却水泵出口连接至冷凝器进水口,该冷凝器出水口连接至热源出水口,该冷却水泵的吸入口连接至第二过滤装置,该第二过滤装置连接至热源侧进水口;
[0027]所述单独蒸发冷却式压缩回路包括第二压缩机,该第二压缩机排气口连接至第五氟管路b2,该第五氟管路b2一侧连接至蒸发冷凝器氟侧的气口,该蒸发冷凝器的氟侧的液口连接至第二节流机构,该节流机构连接至第二蒸发器氟侧的液口,该第二蒸发器的回水口与空调系统回水管路a连接;
[0028]所述单独水

水热泵式压缩回路包括第一压缩机,该第一压缩机排气口连接至第一氟管路b1,该第一氟管路b1一侧连接第三阀门,该第三阀门出口连接至第二氟管路c1,该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式制冷或制热机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热水循环水回路,包括循环水泵(301),该循环水泵(301)的出水口一侧连接至蒸发器(113)进水口,该蒸发器(113)的出水口连接至空调系统供水口(302),循环水泵(301)的进口侧通过管路a连接至空调系统回水口(303);热源侧水循环回路,包括冷却水泵(401),该冷却水泵(401)出口连接至冷凝器(108)进水口,该冷凝器(108)出水口连接至热源侧出水口(404),该冷却水泵(401)的吸入口连接至热源侧进水口;蒸发冷却式压缩回路,包括压缩机(101),该压缩机(101)排气口连接至氟管路b,该氟管路b一侧连接阀门,该阀门出口连接至氟管路c,该氟管路c连接至阀门,该阀门连接至蒸发冷凝器(202)的氟侧气口,该蒸发冷凝器(202)的氟侧液口连接至阀门,该阀门连接至节流机构(112),该节流机构连接至蒸发器(113)氟侧的液口,该蒸发器(113)氟侧的气口连接至氟管路e,该氟管路e连接至阀门,该阀门连接至氟管路d,该氟管路d连接至压缩机(101)吸气口;水

水热泵式压缩回路,包括压缩机(101),该压缩机(101)排气口连接至氟管路b,该氟管路b一侧连接阀门,该阀门出口连接至氟管路c,该氟管路c连接至阀门,该阀门连接至冷凝器(108)的氟侧气口,该冷凝器(108)的氟侧液口连接至阀门,该阀门连接至节流机构(112),该节流机构(112)连接至蒸发器(113)氟侧的液口,该蒸发器(113)氟侧的气口连接至氟管路e,该氟管路e连接至阀门,该阀门连接至氟管路d,该氟管路d连接至压缩机(101)吸气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制冷或制热机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热水循环水回路的管路a上连接设有补水定压回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制冷或制热机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定压回路包括补水口及与补水口连通的手动补水装置或自动补水装置,并由膨胀罐进行定压。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复合式制冷或制热机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氟管路b与氟管路e之间设有阀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式制冷或制热机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氟管路d与氟管路c之间设有阀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制冷或制热机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冷/热水循环水回路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分别通过控制阀引出独立的蒸发冷却式压缩回路和水

水热泵式压缩回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式制冷或制热机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冷/热水循环水回路包括循环水泵(301),该循环水泵的出水口一侧连接至第一蒸发器进水口,该第一蒸发器的出水口通过第一阀门(309)连接至空调系统供水口(302),该循环水泵的另一侧进水口连接至第一过滤装置(310),该第一过滤装置(310)通过空调系统回水管路(a)连接至空调系统回水口(303),该空调系统回水管路(a)上还连接着补水定压回路;所述热源侧循环水回路包括冷却水泵(401),该冷却水泵(401)出口连接至冷凝器(108)进水口,该冷凝器(108)出水口连接至热源侧出水口(404),该冷却水泵(401)的吸入口连接至第二过滤装置(402),该第二过滤装置(402)连接至热源侧进水口(403);
单独蒸发冷却式压缩回路包括第二压缩机(1012),该第二压缩机(1012)排气口连接至第五氟管路(b2),该第五氟管路(b2)一侧连接第七阀门(1032),另一侧连接第六阀门(1022),该第七阀门(1032)出口连接至第六氟管路(c2),该第六氟管路(c2)连接至蒸发冷凝器(202)氟侧的气口,该蒸发冷凝器(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成永吕正新李国庆郭光玲孟鑫张领高建廷李刚冯西培
申请(专利权)人:轨道交通节能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