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液冷凝压缩
—
喷射制冷循环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及节能
,尤其涉及一种分液冷凝压缩—喷射制冷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能耗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全世界的焦点,能源利用率低是能耗高的主要原因。我国一次能源综合利用率仅有33%,比发达国家低10%,至少50%的工业耗能以各种形式的余热被直接废弃。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是当今能源界的必然趋势,对余热废热的回收再利用已成为最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
[0003]标准压缩—喷射制冷循环节能潜力巨大。与传统压缩制冷循环相比,标准压缩—喷射制冷循环可以利用低品位废热驱动喷射器作为二级膨胀装置来回收部分节流阀的膨胀功。同时,其关键部件喷射器具有结构简单,其中没有运动部件,运行和维护的成本很低的优点。
[0004]但标准压缩—喷射制冷循环也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为了提高压缩—喷射制冷循环的性能,学者们提出了很多改良压缩—喷射制冷循环,非共沸压缩—喷射制冷循环是其中的一种。它利用相变过程中非共沸混合工质温度滑移的特点来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液冷凝压缩—喷射制冷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余热回收循环系统和制冷循环系统;所述余热回收循环系统包括喷射器(10)、高温冷凝器(20)、气液分离器(30)、低温冷凝器(40)、工质泵(50)、蒸汽发生器(60);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包括喷射器(10)、高温冷凝器(20)、气液分离器(30)、节流阀(70)、制冷蒸发器(80)、压缩机(90);所述高温冷凝器(20)、低温冷凝器(40)、蒸汽发生器(60)、制冷蒸发器(80)均是换热单元;所述喷射器(10)包括喷射器的被热源加热后的气体输入端(11)、喷射器的输送引射气体的输入端(12)和喷射器的工质输出端(13);所述高温冷凝器(20)包括相连通的高温冷凝器的热源输入端(23)、高温冷凝器的热源输出端(24)、高温冷凝器的工质输入端(21)和高温冷凝器的工质输出端(22);所述低温冷凝器(40)包括相连通的低温冷凝器的热源输入端(43)、低温冷凝器的热源输出端(44)、低温冷凝器的工质输入端(41)、低温冷凝器的工质输出端(42);所述蒸汽发生器(60)包括蒸汽发生器的热源输入端(63)、蒸汽发生器的热源输出端(64)、蒸汽发生器的工质输入端(61)、蒸汽发生器的工质输出端(62);所述制冷蒸发器(80)包括制冷蒸发器的冷媒输入端(83)、制冷蒸发器的冷媒输出端(84)、制冷蒸发器的工质输入端(81)、制冷蒸发器的工质输出端(82);所述气液分离器(30)包括气液分离器工质输入端(31)、气液分离器的液态工质输出端(33)、气液分离器的气态工质输出端(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兴洋,杨乐,付佳伟,沈安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