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4095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散热装置,以在提高散热效果的基础上,提高防水防尘作用。散热装置,用于户外发热设备,散热装置包括:防护罩、风扇以及第一防尘网,其中:防护罩,固定于户外发热设备的一竖直表面,包括设置于侧壁的第一百叶窗,以及远离户外发热设备一侧的防尘网固定罩,防尘网固定罩设置有第二百叶窗;风扇,设置于防护罩与户外发热设备之间,且风扇的进风口与第二百叶窗相对设置;第一防尘网,设置于风扇与第二百叶窗之间,且与防护罩可拆卸连接,空气依次通过第二百叶窗、第一防尘网进入风扇。

A Heat Dissip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散热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户外设备通常都要面对较为严苛的使用环境,例如太阳辐射、雨水、沙尘等恶劣环境。有些户外设备是安装在户外机柜内,户外机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户外设备提供阻碍太阳辐射、雨水、沙尘等的屏障;而类似于通信设备的基站和户外LED组件,通常直接安装在与环境直接接触的场所。目前,对于户外大量设备如基站等通信产品及LED灯组等产品基本采用自然散热,散热效果较差,但其在结构上比较容易实现防水防尘的目的。而针对户外较大的设备,为了减小太阳辐射、雨水、沙尘等对设备的影响,其处理的方法比较单一,普遍采用简单隔离的方案,通过选择远离太阳照射的安装场景、安装塑料外壳、增加铁皮箱等简单隔离的方式来降低太阳辐射、雨水、沙尘等产生的影响,而这些方式有的隔离效果很差,有的隔离箱用金属板箱体等结构,占用较大的安装空间,不仅影响了设备的美观,而且通风不好严重影响了设备正常散热。特别是对于超大功耗的设备,自然散热已经无法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装置,以在提高散热效果的基础上,提高防水防尘作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用于户外发热设备,所述散热装置包括:防护罩、风扇以及第一防尘网,其中:所述防护罩,固定于所述户外发热设备的一竖直表面,包括设置于侧壁的第一百叶窗,以及远离所述户外发热设备一侧的防尘网固定罩,所述防尘网固定罩设置有第二百叶窗;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防护罩与所述户外发热设备之间,且所述风扇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二百叶窗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防尘网,设置于所述风扇与所述第二百叶窗之间,且与所述防护罩可拆卸连接,空气依次通过所述第二百叶窗、所述第一防尘网再进入所述风扇。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户外发热设备与所述风扇之间的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固定于所述户外发热设备。在本技术任一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防护罩具有与所述风扇的进风口相对设置的开孔,所述防尘网固定罩与所述防护罩紧固联接,所述第一防尘网设置于所述防尘网固定罩与所述开孔之间。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散热翅片与所述防护罩之间的第一密封圈,以及所述防尘网固定罩与所述防护罩之间的第二密封圈。在本技术任一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防尘网固定罩与所述防护罩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防尘网固定罩与所述防护罩形成容置腔,所述风扇固定于所述散热翅片,所述风扇以及所述第一防尘网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防护罩包括相对设置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第一百叶窗设置于所述上端面以及所述下端面,包括多个窗口,所述多个窗口交错设置。在本技术任一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散热翅片为条形散热翅片,或针状散热翅片。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防护罩包括相对设置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散热翅片由一组呈阵列排布的条状散热翅片,以及两组呈阵列排布的针状散热翅片组成,所述针状散热翅片设置于所述条状散热翅片靠近所述上端面的端部,以及靠近所述下端面的端部。在本技术任一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防护罩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竖直面和第二竖直面,所述第一百叶窗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竖直面的第一百叶窗部和第二百叶窗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竖直面的第三百叶窗部、第四百叶窗部,所述第一百叶窗部、所述第二百叶窗部、所述第三百叶窗部以及所述第四百叶窗部均与所述针状散热翅片相对设置。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选的,所述防护罩包括相对设置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以及与所述户外发热设备相对的第三竖直面,所述上端面与所述第三竖直面的夹角为钝角,所述下端面与所述第三竖直面的夹角为钝角。本技术方案的散热装置应用于户外发热设备时,环境温度的冷空气可依次经过第二百叶窗,第一防尘网,进入到风扇中。户外发热设备的热量被风扇吹出的空气带走形成热空气,热空气经过第一百叶窗进入到环境中,实现户外发热设备的强制对流换热。散热装置的防护罩在防护风扇的同时,也起到了整流风道的作用,可以提升散热能力。并且,通过在风扇的进风口与第二百叶窗之间设置第一防尘网,可以有效的减少进入防护罩内部的灰尘,又由于风扇是朝向防护罩外吹风,因此,外部环境中的灰尘也不会通过第一百叶窗进入防护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的散热装置能够在提高散热效果的基础上,起到对户外发热设备的防水防尘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D向视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剖视图;图8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剖视图;图11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空气流向示意图。附图标记:1-户外发热设备;2-防护罩;201-第一百叶窗;2011-窗口;2012-第一百叶窗部;2013-第二百叶窗部;2014-第一百叶窗部;2015-第二百叶窗部;202-防尘网固定罩;203-第二百叶窗;204-开孔;205-上端面;206-下端面;207-第一竖直面;208-第二竖直面;209-第三竖直面;3-风扇;4-第一防尘网;5-散热翅片;501-条形散热翅片;502-针状散热翅片;6-第一密封圈;7-第二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为在提高散热效果的基础上,提高防水防尘作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当本申请提及“第一”、“第二”、“第三”或者“第四”等序数词时,除非根据上下文其确实表达顺序之意,否则应当理解为仅仅是起区分之用。如图1至图1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用于户外发热设备1,散热装置包括:防护罩2、风扇3以及第一防尘网4,其中:防护罩2,固定于户外发热设备1的一竖直表面,包括设置于侧壁的第一百叶窗201,以及远离户外发热设备1一侧的防尘网固定罩202,防尘网固定罩202设置有第二百叶窗203;风扇3,设置于防护罩2与户外发热设备1之间,且风扇3的进风口与第二百叶窗203相对设置;第一防尘网4,设置于风扇3与第二百叶窗203之间,且与防护罩2可拆卸连接,空气依次通过第二百叶窗203、第一防尘网4进入风扇3。在本技术方案各实施例中,为了能够进一步增强散热装置的防水防尘效果,可将风扇3选择为防水防尘效果较好的风扇类型。本技术方案的散热装置应用于户外发热设备1时,如图3、图7和图10所示,环境温度的冷空气可依次经过第二百叶窗203,第一防尘网4,进入到风扇3中。户外发热设备1的热量被风扇3吹出的空气带走形成热空气,热空气经过第一百叶窗201进入到环境中,实现户外发热设备1的强制对流换热。散热装置的防护罩2在防护风扇3的同时,也起到了整流风道的作用,可以提升散热能力。并且,通过在风扇3的进风口与第二百叶窗203之间设置第一防尘网4,可以有效的减少进入防护罩2内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装置,用于户外发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防护罩、风扇以及第一防尘网,其中:所述防护罩,固定于所述户外发热设备的一竖直表面,包括设置于侧壁的第一百叶窗,以及远离所述户外发热设备的一侧的防尘网固定罩,所述防尘网固定罩设置有第二百叶窗;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防护罩与所述户外发热设备之间,且所述风扇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二百叶窗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防尘网,设置于所述风扇与所述第二百叶窗之间,且与所述防护罩可拆卸连接,空气依次通过所述第二百叶窗、所述第一防尘网进入所述风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装置,用于户外发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防护罩、风扇以及第一防尘网,其中:所述防护罩,固定于所述户外发热设备的一竖直表面,包括设置于侧壁的第一百叶窗,以及远离所述户外发热设备的一侧的防尘网固定罩,所述防尘网固定罩设置有第二百叶窗;所述风扇,设置于所述防护罩与所述户外发热设备之间,且所述风扇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二百叶窗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防尘网,设置于所述风扇与所述第二百叶窗之间,且与所述防护罩可拆卸连接,空气依次通过所述第二百叶窗、所述第一防尘网进入所述风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户外发热设备与所述风扇之间的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固定于所述户外发热设备。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具有与所述风扇的进风口相对设置的开孔,所述防尘网固定罩与所述防护罩紧固联接,所述第一防尘网设置于所述防尘网固定罩与所述开孔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散热翅片与所述防护罩之间的第一密封圈,以及所述防尘网固定罩与所述防护罩之间的第二密封圈。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网固定罩与所述防护罩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防尘网固定罩与所述防护罩形成容置腔,所述风扇固定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衍哲张孟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