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结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3757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烧结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炉体,所述冷却炉体内设置有多个冷却管,冷却管为无缝管材,所述冷却管两端分别穿过对应的冷却炉体的内壁至外部设置,所述冷却管一端与进水总管连接,另一端与出水总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并且在装置内部不存在漏点,便于维修维护。

A Sintering Coo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烧结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烧结炉
,具体涉及一种烧结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烧结炉是指使粉末压坯通过烧结获得所需的物理、力学性能以及微观结构的专用设备。烧结炉用于烘干硅片上的浆料、去除浆料中的有机成分、完成铝背场及栅线烧结;为了保证粉末压坯在烧结过程中的脱蜡(润滑剂或成形剂)、还原、合金化、组织转变等顺利进行,烧结时需要对烧结温度、保护气氛、压坯传送方式、加热和冷却速度等进行精确的控制。其中快速冷却装置,可将烧结零件快速冷却到出炉温度而不会氧化,由于烧结的零件有元器件或者粉料,因此都是无法直接接触冷却液体的,一般都采用冷却盘管11,如图1所示,内部通有循环冷却水,外部与冷却段内通过热交换达到降温目的,烧结零件温度极高,因此换热时,冷却水温度也会急剧升高,在不断的热交换中,热应力也极大,常常导致内部冷却盘管接头处或者焊接处出现渗漏问题,一般使用寿命在半年左右即存在问题,半年的检修维护极大影响生产效率,行业内还没有解决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烧结冷却装置,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并且在装置内部不存在漏点,便于维修维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烧结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炉体,所述冷却炉体内设置有多个冷却管,冷却管为无缝管材,所述冷却管两端分别穿过对应的冷却炉体的内壁至外部设置,所述冷却管一端与进水总管连接,另一端与出水总管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管位于冷却炉体内部的表面上设置有散热片。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管与进水总管之间以及冷却管与出水总管之间均设置有流量阀门。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炉体位于冷却管轴向的两侧外部设置有隔热挡板。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炉体内设置有输送辊道,所述输送辊道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冷却管。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炉体内设置有输送辊道,所述冷却管设置在输送辊道的上方,所述输送辊道的下方设置有气体分布器,所述气体分布器与空气管道连接,所述冷却炉体顶部设置有多个降温抽气罩,多个降温抽气罩均匀通过抽气管道与抽气风机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均设置在冷却炉体顶部,所述进水总管与冷却管之间以及出水总管与冷却管之间均通过弯头连接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弯头连接段上罩设固定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底部设置有透明观察窗,多个弯头连接段上的密封套之间通过热回收管道贯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无缝管材作为冷却管的材料,在冷却炉体内能够很好的保证在热应力下也不会开裂,而冷却管的两端是设置在冷却炉体外部,因此冷却管两端的热量稳定,热应力小,不易产生金属疲劳,也不存在开裂问题,因此对于接头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有效提高使用寿命。通过多个冷却管均单独与进水总管和出水总管连接,进水总管内的冷却液能够快速的从一个冷却管即可直接到达出水总管内,有效降低流动阻力,并且能够快速的将热量带出冷却炉体内,加速降温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部分结构俯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密封套部分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冷却炉体;2、冷却管;3、进水总管;4、出水总管;5、散热片;6、流量阀门;7、隔热挡板;8、输送辊道;9、气体分布器;10、空气管道;11、降温抽气罩;12、抽气管道;13、抽气风机;14、弯头连接段;15、密封套;16、透明观察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参照图2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烧结冷却装置的一实施例,包括冷却炉体1,冷却炉体1内设置有多个冷却管2,冷却管2为无缝管材,冷却管2两端分别穿过对应的冷却炉体1的内壁至外部设置,述无缝管一端与进水总管3连接,另一端与出水总管4连接。冷却管2位于冷却炉体1内部的表面上设置有散热片5,加速热交换。由进水总管3将冷却液引入无缝管内,由于每个冷却管2均单独与进水总管3连接,因此进水总管3能够同时为每个冷却管2供冷却液,冷却液在冷却管2内流动并进行热交换,最后直接汇聚到出水总管4内,由于每个冷却管2均单独与出水总管4连接,因此冷却液流动的距离为单个冷却管2的长度,在换热后,即可快速流出冷却炉体1内,大大提高降温效果,并且流动距离短,流动阻力小,对冷却管2的伤害小,也能够提高降温效果和效率。无缝管材的运用变了因机械疲劳而导致部分位置出现开裂的问题,有效提高使用寿命。冷却管2与进水总管3之间以及冷却管2与出水总管4之间均设置有流量阀门6,可以通过调节流量阀门6达到不同的冷却管2具有不同的流速,即通过流速控制热交换效率。根据使用需求可以快速调节,由于每个冷却管2均能够调节,因此增加了工艺改进的可能性。上述冷却炉体1内设置有输送辊道8,冷却管2设置在输送辊道8的上方,输送辊道8的下方设置有气体分布器9,气体分布器9与空气管道10连接,冷却炉体1顶部设置有多个降温抽气罩11,多个降温抽气罩11均匀通过抽气管道12与抽气风机13连接。空气管道10可以引入外部空气或者处理后的空气(可以为冷空气,也可以为热空气),当抽气风机13抽气时,能够将空气引入并从体分布器中均匀扩散到冷却炉体1内内,并且实现气体流动方向从输送辊道8下方朝向输送辊道8上方流动,能够将烧结产品的温度向上带动并加速散热,向上的温度气流与冷却管2接触实现降温,因此具有气流导向和加速降温的效果。进水总管3和出水总管4均设置在冷却炉体1顶部,进水总管3与冷却管2之间以及出水总管4与冷却管2之间均通过弯头连接段14连接,从而降低设备横向体积,并且换热后的高温处于冷却炉体1顶部,具有安全效果,其中弯头连接段14可以具有保温结构,避免大量热量在冷却炉体1侧边散出。并且在冷却炉体1位于冷却管2轴向的两侧外部设置有隔热挡板7,隔热挡板7阻挡工人靠近,提高安全性。在一实施例中,冷却炉体1内设置有输送辊道8,输送辊道8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冷却管2,双重降温,效果明显。参照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弯头连接段14上罩设固定有密封套15,密封套15底部设置有透明观察窗16,多个弯头连接段14上的密封套15之间通过热回收管道贯通连接;密封套15可以由多瓣结构组成,通过锁固固定,透明观察窗16能够观察到密封套15底部是否存在积液问题,当存在,表明接头处具有裂漏,方便观察;其中密封套15主要可以对弯头连接段14上的温度进行集中收集,通过热回收管道将从冷却炉体1内换热的温度从弯头连接段14上集中然后回收利用,温度回收后能够降低冷却液温度,因此对于高温的冷却液降温所用能耗可以降低,达到双重收益效果。上述的热回收可以采用现有技术手段,不作详述。以上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烧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炉体,所述冷却炉体内设置有多个冷却管,冷却管为无缝管材,所述冷却管两端分别穿过对应的冷却炉体的内壁至外部设置,所述冷却管一端与进水总管连接,另一端与出水总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烧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炉体,所述冷却炉体内设置有多个冷却管,冷却管为无缝管材,所述冷却管两端分别穿过对应的冷却炉体的内壁至外部设置,所述冷却管一端与进水总管连接,另一端与出水总管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位于冷却炉体内部的表面上设置有散热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与进水总管之间以及冷却管与出水总管之间均设置有流量阀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炉体位于冷却管轴向的两侧外部设置有隔热挡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烧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炉体内设置有输送辊道,所述输送辊道的上方和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俊戴青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汇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