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主减速器壳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63527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7 1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后主减速器壳体结构,包括主壳体和后盖,所述主壳体和后盖之间通过密封圈、定位销和螺栓连接,所述后盖沿着宽度方向的两端延伸设置有第一悬置固定角,相邻悬置固定角之间对称设置有加强筋单元,所述后盖的周向贯穿设置有若干第一连接孔,所述主壳体上设置有螺栓安装座和第二连接孔,所述主壳体另一端设置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外侧逐步延伸设置有若干个过渡台阶,所述过渡台阶和螺栓安装座之间设置有相互对立的连接通孔,任一连接通孔的一侧设置有通气孔,所述安装口的一侧延伸设置有第二悬置固定角。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更为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布置,有效改善应力集中问题,同时达到同等甚至更高的刚度水平。

A shell structure of automobile rear main reduc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后主减速器壳体结构
本技术涉及减速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后主减速器壳体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主减速器作为汽车驱动桥中重要的传力部件,是汽车关键的部件之一,它承担着在汽车传动系统中减小转速、增大扭矩的作用,同时在动力向左右驱动轮分流的差速器之前设置一个主减速器,可以使主减速器前面的传动部件,如变速箱、分动器、万向传动装置等传递的扭矩减小,同时也减小了变速箱的尺寸和质量,而且操控灵敏省力。授权公告号为“CN202883966U”的技术专利公布了一种汽车前主减速器壳体结构,包括主减速器壳体,在主减速器壳体的上端通过螺栓连接主减速器壳盖,此种主减速器壳体设计成一体结构,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但是此种结构设计相对比较简单,壳体局部轮廓倒角设计不太合理,存在应力集中的风险;同时,局部受力较大的区域,没有特定加强结构,使用寿命难以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后主减速器壳体结构,具有更为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布置,有效改善应力集中问题,同时能够达到同等甚至更高的刚度水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后主减速器壳体结构,包括主壳体和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后主减速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体(1)和后盖(2),所述主壳体(1)和后盖(2)之间通过密封圈(3)、定位销(4)和螺栓(5)连接,所述后盖(2)沿着宽度方向的两端延伸设置有第一悬置固定角(6),相邻所述第一悬置固定角(6)之间对称设置有加强筋单元,所述后盖(2)的周向贯穿设置有若干第一连接孔(7),所述主壳体(1)朝向所述后盖(2)的一端设置有螺栓安装座(8),所述螺栓安装座(8)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7)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9),所述主壳体(1)远离所述螺栓安装座(8)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口(10),所述安装口(10)外侧逐步延伸设置有若干个过渡台阶(11),所述过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主减速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壳体(1)和后盖(2),所述主壳体(1)和后盖(2)之间通过密封圈(3)、定位销(4)和螺栓(5)连接,所述后盖(2)沿着宽度方向的两端延伸设置有第一悬置固定角(6),相邻所述第一悬置固定角(6)之间对称设置有加强筋单元,所述后盖(2)的周向贯穿设置有若干第一连接孔(7),所述主壳体(1)朝向所述后盖(2)的一端设置有螺栓安装座(8),所述螺栓安装座(8)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7)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9),所述主壳体(1)远离所述螺栓安装座(8)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口(10),所述安装口(10)外侧逐步延伸设置有若干个过渡台阶(11),所述过渡台阶(11)和所述螺栓安装座(8)之间设置有相互对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曙光杨柳林志鸿王长钓杨翠翠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美桥汽车传动系统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