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模具成型装置和多模具热弯成型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60235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玻璃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成型模具成型装置和多模具热弯成型设备。成型模具成型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成型单元以及加热单元,其中,成型单元包括沿着推料方向间隔布置的多条成型工位,在与推料方向垂直的布料方向上,每条成型工位包括多个沿着布料方向间隔布置的成型模具定位位置,其中,多条成型工位的各个成型模具定位位置沿着推料方向依次相通,以使得上游的多个成型模具可以一次性推入到每条成型通道的各个成型模具定位位置处以进行相应的成型处理,这样,能够一次对多个成型模具进行处理,以提升生产效率和达到提高单台设备产能的目的。

Molding Mold Molding Device and Multi-Mold Hot Bending Mold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成型模具成型装置和多模具热弯成型设备
本技术涉及玻璃加工
,具体地涉及一种成型模具成型装置和一种多模具热弯成型设备。
技术介绍
由于OLED显示技术的发展,以及曲面玻璃的高颜值、对信号无屏蔽的优势,曲面玻璃将成为各显示领域的主流盖板产品。如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平板计算机、可穿戴式智能产品、仪表板等,已经明确引导3D曲面玻璃发展方向。3D曲面玻璃轻薄、透明洁净、抗指纹、防眩光、坚硬、耐刮伤、等优点,以及无线充电机能,解决天线布置空间不足及增强收讯功能,使产品更美观出色。比如,现有常用的手机3D曲面玻璃基板成型方法步骤为:①室温下,空气环境下,人工将2D平面玻璃基板放到成型模具内;②将装载玻璃的成型模具投入到密封的、充满氮气的隔离室内进行除氧;③成型室内分步通过预热、热弯、缓冷定形为3D曲面玻璃基板;④再然后冷却降温到室温;⑤室温下人工分模,取出成型的3D曲面玻璃基板,再进行下一个循环。但是,由于3D曲面玻璃加工难度大,工艺过程复杂,尤其是热弯成型工艺,是整体良品率的关键环节。而现有热弯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低、生产效率低、能源消耗高等方面的不足,使得曲面玻璃热弯设备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希望有一种设备能够克服或者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成型模具成型装置,该成型模具成型装置能够提升生产效率,以达到提高单台设备产能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成型模具成型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成型单元以及加热单元,其中,所述成型单元包括沿着推料方向间隔布置的多条成型工位,在与推料方向垂直的布料方向上,每条成型工位包括多个沿着布料方向间隔布置的成型模具定位位置,其中,多条成型工位的各个成型模具定位位置沿着推料方向依次相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壳体内设置有沿着推料方向间隔布置的多条成型工位,而在与推料方向垂直的布料方向上,每条成型工位包括多个沿着布料方向间隔布置的成型模具定位位置,其中,多条成型工位的各个成型模具定位位置沿着推料方向依次相通,以使得上游的多个成型模具可以一次性推入到每条成型通道的各个成型模具定位位置处以进行相应的成型处理,这样,能够一次对多个成型模具进行处理,以提升生产效率和达到提高单台设备产能的目的。进一步地,所述成型单元和所述加热单元为同一个单元。更进一步地,在每个成型模具定位位置处,同一个单元包括上加热成型板和下加热成型板,所述上加热成型板和所述下加热成型板中的至少一者能够升降,所述上加热成型板和所述下加热成型板之间形成成型模具容纳空间。更进一步地,每个成型模具定位位置处设置有成型驱动装置,其中,上加热成型板的连接杆伸缩地从壳体的顶壁穿出后与各自对应的成型驱动装置连接。更进一步地,每条成型工位中的多个所述上加热成型板和成型驱动装置在布料方向上分成数量相同的多组,每组的多个成型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之间依次设置有连接板。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包括在预定角度范围内相互铰接的交叉齿插接块,其中,一个交叉齿插接块与相邻的一个成型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另一个交叉齿插接块与相邻的另一个成型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另外,多组的成型驱动装置同步带动每条成型工位中全部的上加热成型板升降;其中,每条成型工位中,上部的加热管沿着布料方向从首位的上加热成型板穿入并依次穿过各个上加热成型板后从末尾的上加热成型板穿出;其中,每条成型工位中,下部的加热管沿着布料方向从首位的下加热成型板穿入并依次穿过各个下加热成型板后从末尾的下加热成型板穿出。另外,多条成型工位的各个成型模具定位位置沿着推料方向依次相通以形成推料槽。进一步地,在下加热成型板的朝向上加热成型板的板面上设置有两个在布料方向上间隔布置的引导条,多条成型工位中成型模具定位位置处的引导条沿着推料方向依次对齐以形成推料槽。最后,本技术提供一种多模具热弯成型设备,该多模具热弯成型设备包括以上任意所述的成型模具成型装置和在推料方向上位于下游的成型模具退火装置和位于上游的成型模具预热装置,其中,在推料方向上,成型模具预热装置的尾条的预热工位能够与成型模具成型装置的首条的成型工位相通,成型模具成型装置的尾条的成型工位与成型模具退火装置的首条的退火工位相通。这样,如上所述的,能够一次对多个成型模具进行预热处理、成型处理和退火处理,以提升生产效率和达到提高单台设备产能的目的。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多模具热弯成型设备的在推料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成型模具成型装置在布料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成型工位,3-上加热成型板,4-下加热成型板,5-成型模具容纳空间,6-连接板,7-成型驱动装置,8-侧保温板,9-上保温板,10-下保温板,11-固定板,12-隔热板,13-惰性气体进气管,14-成型模具成型装置,15-成型模具退火装置,16-成型模具预热装置,17-预热工位,18-加热管,19-退火工位,20-成型模具,21-位置检测仪。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参考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本技术提供的成型模具成型装置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内的成型单元以及加热单元,其中,成型单元包括沿着推料方向间隔布置的多条成型工位2,如图1所述的3条成型工位2,在与推料方向垂直的布料方向上,每条成型工位2包括多个沿着布料方向间隔布置的成型模具定位位置,比如图2中显示的6个成型模具定位位置,其中,多条成型工位2的各个成型模具定位位置沿着推料方向依次相通。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壳体1内设置有沿着推料方向间隔布置的多条成型工位2,而在与推料方向垂直的布料方向上,每条成型工位2包括多个沿着布料方向间隔布置的成型模具定位位置,其中,多条成型工位2的各个成型模具定位位置沿着推料方向依次相通,以使得上游的多个成型模具可以一次性推入到每条成型通道的各个成型模具定位位置处以进行相应的成型处理,比如,可以将上游预热完成后的多个成型模具20一次性推入到首条的成型工位2的各个成型模具定位位置上,并可以将上一条成型工位2上的各个成型模具一次性推入到下一条成型工位上,这样,能够一次对多个成型模具进行处理,以提升生产效率和达到提高单台设备产能的目的。当然,应当理解,本技术的成型模具成型装置中,成型单元和加热单元可以为不同的单元,加热单元可以将壳体1内的温度加热到对成型模具内的成型产品比如热弯玻璃片所需的适当温度,而成型单元则可以对成型模具施加压力以对内部的成型产品进行热弯成型。或者,为了进一步确保成型产品的成型,并简化结构,优选地,成型单元和加热单元为同一个单元。比如,成型单元除了具有成型作用外,还具有加热作用,这样,可以省略额外的加热单元。例如,成型单元内具有容纳腔,容纳腔内伸入有加热头,以对容纳腔内的成型模具进行加热。又或者,如图2所示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在每个成型模具定位位置处,同一个单元包括上加热成型板3和下加热成型板4,上加热成型板3和下加热成型板4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成型模具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成型单元以及加热单元,其中,所述成型单元包括沿着推料方向间隔布置的多条成型工位(2),在与推料方向垂直的布料方向上,每条成型工位(2)包括多个沿着布料方向间隔布置的成型模具定位位置,其中,多条成型工位(2)的各个成型模具定位位置沿着推料方向依次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型模具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成型单元以及加热单元,其中,所述成型单元包括沿着推料方向间隔布置的多条成型工位(2),在与推料方向垂直的布料方向上,每条成型工位(2)包括多个沿着布料方向间隔布置的成型模具定位位置,其中,多条成型工位(2)的各个成型模具定位位置沿着推料方向依次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模具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单元和所述加热单元为同一个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模具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成型模具定位位置处,同一个单元包括上加热成型板(3)和下加热成型板(4),所述上加热成型板(3)和所述下加热成型板(4)中的至少一者能够升降,所述上加热成型板(3)和所述下加热成型板(4)之间形成成型模具容纳空间(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型模具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成型模具定位位置处设置有成型驱动装置(7),其中,上加热成型板(3)的连接杆伸缩地从壳体(1)的顶壁穿出后与各自对应的成型驱动装置(7)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型模具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条成型工位(2)中的多个所述上加热成型板(3)和成型驱动装置(7)在布料方向上分成数量相同的多组,每组的多个成型驱动装置(7)的输出端之间依次设置有连接板(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型模具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6)包括在预定角度范围内相互铰接的交叉齿插接块,其中,一个交叉齿插接块与相邻的一个成型驱动装置(7)的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鹏张占永闫秀涛
申请(专利权)人: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