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载机构、上下料装置及热弯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7278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载机构、上下料装置及热弯机,移载机构包括:主支承座,所述主支承座设置在热弯机的出口与入口之间;驱动缸,所述驱动缸设置在所述主支承座上,所述驱动缸包括能够在所述热弯机的出口与入口之间移动的滑动件;以及移载件,所述移载件设置在所述滑动件上,所述移载件用于与模具的端侧接触并在随所述滑动件移动的过程中将所述模具从所述热弯机的出口移动至所述热弯机的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上下料装置能够使模具始终处于高于室温的某一温度,减少能耗,移载机构能够辅助模具在高于室温的某一温度下完成上下料动作。

Loading mechanism, feeding and unloading device and hot bend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载机构、上下料装置及热弯机
本技术涉及曲面盖板玻璃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移载机构、上下料装置及热弯机。
技术介绍
目前,曲面盖板玻璃的生产加工都是把平板盖板玻璃在室温下放置在模具中(即上料),随后在热弯设备中经过加热(约700℃)、加压,再逐渐冷却到室温成型,最后再把成型的曲面盖板玻璃从模具中取下(即下料)。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每一组模具(含上模与下模)与每一片玻璃都要一起经历室温加热到高温,然后从高温冷却到室温的过程。加热模具需要消耗大量的热能,如此反复对模具进行加热、冷却,就会增加能耗,且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移载机构、上下料装置及热弯机,上下料装置能够使模具始终处于高于室温的某一温度,减少能耗,移载机构能够辅助模具在高于室温的某一温度下完成上下料动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移载机构,包括:主支承座,所述主支承座设置在热弯机的出口与入口之间;驱动缸,所述驱动缸设置在所述主支承座上,所述驱动缸包括能够在所述热弯机的出口与入口之间移动的滑动件;以及移载件,所述移载件设置在所述滑动件上,所述移载件用于与所述模具的端侧接触并在随所述滑动件移动的过程中将所述模具从所述热弯机的出口移动至所述热弯机的入口。优选地,所述驱动缸包括沿前驱动缸和后驱动缸,所述前驱动缸包括能够在所述热弯机的出口和第一位置之间移动的前滑块,所述后驱动缸包括能够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热弯机的入口之间移动的后滑块。优选地,所述移载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前滑块上的前移载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后滑块上的后移载件,所述前移载件能够随所述前滑块的移动将所述模具从所述热弯机的出口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后移载件能够随所述后滑块的移动将所述模具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热弯机的入口。优选地,所述前移载件以及所述后移载件均包括升降机构和通过所述升降机构升降的拨叉,所述拨叉设置为能够在升起状态下与所述模具的端侧接触并在降下状态下与所述模具间隔开。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拨叉气缸,所述拨叉与所述拨叉气缸连接。优选地,所述主支承座包括在所述热弯机的出口与入口之间依次设置的前支承座以及后支承座,所述前驱动缸和所述后驱动缸分别设置在所述前支承座以及所述后支承座上。优选地,所述前支承座以及所述后支承座相互平行且间隔地设置,所述前移载件和后移载件位于所述前支承座以及所述后支承座之间的间隔处。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上下料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具有保温通道;上述的移载机构,所述移载机构用于将模具沿着所述保温通道从热弯机的出口移动至所述热弯机的入口;吊模机构,所述吊模机构用于对所述移载机构上的所述模具执行开模与合模;清洁机构,所述清洁机构向所述模具的上模与下模提供高压气体以清洁所述上模与下模;以及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用于预热待热弯的玻璃和/或保温从所述模具中取下的半成品玻璃。优选地,所述机架包括盖板、底板以及侧板,所述盖板、所述底板以及所述侧板共同限定出所述保温通道;所述底板开设有长缺口,以使所述移载机构的移载件伸入所述保温通道中将所述模具从所述热弯机的出口移动至所述热弯机的入口。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热弯机,包括热弯机本体以及上述的上下料装置,所述上下料装置设置在所述热弯机本体的出口与入口之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下料装置借助于机架的保温通道,使得模具在移动、开模以及合模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在高于室温的第一温度,由于模具始终在第一温度下工作,没有经历从高温到室温再到高温的这种加热、冷却过程,从而降低了热能消耗,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降低了生产成本。移载机构用于将所述模具从所述热弯机的出口移动至所述热弯机的入口,并且辅助模具在高于室温的某一温度下完成上下料动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上下料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仰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机架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后视图;图5是图3的仰视图;图6是本技术的吊模机构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移载机构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仰视图;图9是本技术的清洁机构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加热机构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剖视图;图12是本技术的送料件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左视立体图;图13是图12的前视立体图;图14是图12的俯视图;图15是下加热盘的立体图;图16是上加热盘的立体图;图17是转盘的立体图;图18是加热机构的若干工位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移载机构300包括主支承座、驱动缸以及移载件;主支承座设置在热弯机的出口与入口之间;驱动缸设置在主支承座上,驱动缸包括能够在热弯机的出口与入口之间移动的滑动件;移载件设置在滑动件上,移载件用于与模具的端侧接触并在随滑动件移动的过程中将模具从热弯机的出口移动至热弯机的入口。移载机构300用于将模具沿着保温通道从热弯机的出口移动至热弯机的入口,以使模具在移动、开模以及合模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在高于室温的第一温度。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下料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上下料装置包括机架100以及移载机构300;机架100具有保温通道;移载机构300用于将模具沿着保温通道从热弯机的出口移动至热弯机的入口,以使模具在移动、开模以及合模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在高于室温的第一温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借助于机架100的具有第一温度的保温通道,移载机构300在移载模具时,使模具的移动、开模以及合模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保温通道内,即,使模具始终保持在高于室温的第一温度。由于模具始终在第一温度下工作,没有经历从高温到室温再到高温的这种加热、冷却过程,从而降低了热能消耗,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降低了生产成本。应当理解的是,为了使模具在保温通道中完成开模、合模动作,以及为了使已经被热弯的半成品玻璃或是待热弯的玻璃从模具中取出或是载入,优选地,上下料装置还可以设置有用于开合模的吊模机构200、用于清洁模具的工作表面的清洁机构400、用于实现保温冷却或加热功能的加热机构500。将玻璃从模具中取下或是将玻璃放入模具中的拿取装置可以是外部设备,也可以设置在上下料装置中。基于上述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的上下料装置包括机架100、吊模机构200、移载机构300、清洁机构400以及加热机构500。机架100具有保温通道。吊模机构200用于对位于第一位置的模具执行开模与合模。移载机构300用于将模具沿着保温通道从热弯机的出口移动至热弯机的入口,以使模具在移动、开模以及合模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在高于室温的第一温度。清洁机构400对位于第一位置的开模后的模具的上模和/或下模的待清洁表面进行清洁。加热机构500用于将待热弯的玻璃或者从模具中取下的半成品玻璃保持在高于室温且低于第一温度的温度。工作时,从热弯机的出口出来的模具中装载着已经被热弯过的半成品玻璃,载有半成品玻璃的模具进入机架100的保温通道中,由移载机构300将模具由热弯机的出口移动至第一位置,这时,吊模机构200将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承座,所述主支承座设置在热弯机的出口与入口之间;驱动缸,所述驱动缸设置在所述主支承座上,所述驱动缸包括能够在所述热弯机的出口与入口之间移动的滑动件;以及移载件,所述移载件设置在所述滑动件上,所述移载件用于与模具的端侧接触并在随所述滑动件移动的过程中将所述模具从所述热弯机的出口移动至所述热弯机的入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承座,所述主支承座设置在热弯机的出口与入口之间;驱动缸,所述驱动缸设置在所述主支承座上,所述驱动缸包括能够在所述热弯机的出口与入口之间移动的滑动件;以及移载件,所述移载件设置在所述滑动件上,所述移载件用于与模具的端侧接触并在随所述滑动件移动的过程中将所述模具从所述热弯机的出口移动至所述热弯机的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缸包括沿前驱动缸和后驱动缸,所述前驱动缸包括能够在所述热弯机的出口和第一位置之间移动的前滑块,所述后驱动缸包括能够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热弯机的入口之间移动的后滑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载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前滑块上的前移载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后滑块上的后移载件,所述前移载件能够随所述前滑块的移动将所述模具从所述热弯机的出口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后移载件能够随所述后滑块的移动将所述模具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热弯机的入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移载件以及所述后移载件均包括升降机构和通过所述升降机构升降的拨叉,所述拨叉设置为能够在升起状态下与所述模具的端侧接触并在降下状态下与所述模具间隔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拨叉气缸,所述拨叉与所述拨叉气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承座包括在所述热弯机的出口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民安任书明李学锋张旭张占永曹海勇宫汝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东旭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