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玻璃真空吸附及热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7278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玻璃真空吸附及热压装置,包括下座体、上座体、真空冷却部件及下压部件,下座体及上座体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于真空热压工位处;真空冷却部件设置于下座体的下部,真空冷却部件的一端与下座体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的真空发生装置及水冷却系统连接,治具的下模通过下座体与真空冷却部件连通,真空冷却部件在下模内部形成真空负压,以使玻璃片材被向下吸附;下压部件设置于上座体上方,且与上座体连接,并驱动上座体下压治具的上模,以完成对玻璃片材的真空热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真空热吸玻璃片,辅助热压提供向下的真空吸力,有效保证热压过程中玻璃片受力均匀性,提高热弯良品率,减少成型过程中玻璃表面模印,便于后续抛光。

A Vacuum Adsorption and Hot Pressing Device for 3D Gla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玻璃真空吸附及热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贴膜领域,特别指一种3D玻璃真空吸附及热压装置。
技术介绍
3D玻璃曲面屏手机是近年新兴手机,该种手机采用曲面屏作为显示结构,能够更加达到更加立体良好的显示效果,已逐步被市场及消费者认可;3D曲面屏除用于手机外,还可适用于智能穿戴、平板电脑、电池后盖等多种领域。目前主流的2.5D玻璃边缘的曲面是通过在2D玻璃上直接打磨抛光而成,3D曲面玻璃则需采用热弯工艺,抛光、丝印等工艺;需在弯曲后的玻璃上进行,这也造成了其施工难度高、良品率低及成本相对较高,这也是制约3D玻璃大规模的应用的原因,目前3D曲面玻璃的热压良率为80%左右。以三星S6Edge手机使用的3D玻璃成型技术为例,其将目前硬度较高的康宁第四代大猩猩玻璃放在弧形模具之间,加热到800摄氏度,再压进弧形模具让玻璃弯曲,然后再通过CNC加工、三面抛光、强化等步骤得到所需玻璃。在3D玻璃曲面屏生产过程中,热成型工艺是整个工线的技术关键点和难点,热成型过程中温度和精度难以控制,玻璃的不同部位容易产生受热不均。传统热压过程中是采用的弧面模体相互压合模体之间的平面玻璃片材,使其在高温环境下软化后热压成型;采用该种成型工艺,玻璃片材折弯成型过程中,模体对玻璃片材的折弯压力大,极易压坏玻璃片材,压力控制难度要求高,成型良品率低,且成型后的片材表面模印明显,对后续抛光要求高,影响抛光效率及抛光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真空热吸玻璃片,辅助热压提供向下的真空吸力,有效地保证热压过程中玻璃片受力均匀性,提高热弯良品率,减少成型过程中玻璃表面模印,便于后续抛光的3D玻璃真空吸附及热压装置。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3D玻璃真空吸附及热压装置,设置于3D玻璃真空热压装置的真空热压工位处,用于将夹持玻璃片材的治具真空热压,以使治具内部的玻璃片材热弯成型,包括下座体、上座体、真空冷却部件及下压部件,其中,下座体及上座体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于真空热压工位处,下座体及上座体分别为加热座体,待热压的治具位于下座体及上座体之间的间隙中;上述真空冷却部件设置于下座体的下部,真空冷却部件的一端与下座体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的真空发生装置及水冷却系统连接,治具的下模通过下座体与真空冷却部件连通,真空冷却部件在下模内部形成真空负压,以使玻璃片材被向下吸附;上述下压部件设置于上座体上方,且与上座体连接,并驱动上座体下压治具的上模,以完成对玻璃片材的真空热压。优选地,所述的真空冷却部件包括第一真空冷却座、第二真空冷却座及真空管,其中,上述第一真空冷却座及第二真空冷却座相互贴合设置,第一真空冷却座及第二真空冷却座内部设有至少二条管路,管路从第一真空冷却座或第二真空冷却座内穿过。优选地,所述的管路的一端与外设的真空发生装置及水冷循环系统连接,管路的另一端与设置于第一真空冷却座及第二真空冷却座上的真空管连通。优选地,所述的真空管的上端竖直向上延伸,连接于下座体上,并与下座体上设置的真空孔连通;治具移动至真空热压工位处时,治具的下模内部的腔体通过真空孔与管路连通;以使下模内部产生真空负压,将下模上放置的玻璃片向下吸附。优选地,所述的下压部件包括下压支架、下压气缸及下压杆,其中,上述下压支架为回型支撑框体结构,下压支架设置于热压腔体的顶壁上。优选地,所述的下压气缸设置于下压支架的顶部,且输出端朝下设置;上述下压杆竖直连接于下压气缸的输出端上,且其下端穿过下压支架的下支板连接于上座体上;真空热弯时,治具下模内部腔体的热空气进入管路冷却后被真空发生装置抽出,使下模内部形成真空环境,下压气缸驱动上座体下压治具,治具在真空加热环境下对其内部的玻璃片热压折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自主研发设计了一种采用真空热吸玻璃片,辅助热压提供向下的真空吸力,有效地保证热压过程中玻璃片受力均匀性,提高热弯良品率,减少成型过程中玻璃表面模印,便于后续抛光的3D玻璃真空吸附及热压装置。本技术针对玻璃片热压成型过程中的关键质量参数难以提升的问题进行工艺创新,传统热压过程中是采用的弧面模体相互压合模体之间的平面玻璃片材,使其在高温环境下软化后热压成型;采用该种成型工艺,玻璃片材折弯成型过程中,模体对玻璃片材的折弯压力大,极易压坏玻璃片材,压力控制难度要求高,成型良品率低,且成型后的片材表面模印明显,对后续抛光要求高,影响抛光效率及抛光成本;针对上述难点,本技术采用真空热压成型工艺完成玻璃片材折弯成型,即通过在治具的下模下部设置真空冷却部件,真空冷却部件上部与下模通过设置于下座体上的真空孔连通,真空冷却部件的下部连接外部的真空发生装置,在治具热压成型玻璃片材过程中通过真空冷却部件将治具下模内的空气向下抽出,下模腔内产生真空负压,热压过程中通过下模对玻璃片产生的向下的吸力将玻璃片材下吸,达到辅助热压的效果,可降低热压过程中上模对玻璃片的压力大小,减少热压后玻璃片表面模印,且这种空气产生的吸力相比于上模压力,其下吸力作用更加均匀,可有效减少热压过程中因受力不均导致的不良品或费料,有效地提高了成型的良品率;由于热压时治具处于加热环境下,下模内被抽出的空气为高温热空气,直接导入真空发生装置会对影响真空发生装置的正常使用及使用寿命,结合该情况本技术的真空冷却部件采用内部布设有多条管路的真空冷却座作为中转载体,真空冷却座内的部分管路接入真空发生装置的回路中,另一部分管路则连接水冷循环系统,热空气在管路内时被其他管路内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后再导入真空发生装置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技术下成型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下成型件的透视图。图5为本技术真空冷却座的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3D玻璃真空吸附及热压装置,设置于3D玻璃真空热压装置的真空热压工位处,用于将夹持玻璃片材的治具真空热压,以使治具内部的玻璃片材热弯成型,包括下座体14、上座体15、真空冷却部件16及下压部件17,其中,下座体14及上座体15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于真空热压工位处,下座体14及上座体15分别为加热座体,待热压的治具位于下座体14及上座体15之间的间隙中;上述真空冷却部件16设置于下座体14的下部,真空冷却部件16的一端与下座体14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的真空发生装置及水冷却系统连接,治具的下模通过下座体14与真空冷却部件16连通,真空冷却部件16在下模内部形成真空负压,以使玻璃片材被向下吸附;上述下压部件17设置于上座体15上方,且与上座体15连接,并驱动上座体15下压治具的上模,以完成对玻璃片材的真空热压。真空冷却部件16包括第一真空冷却座161、第二真空冷却座162及真空管163,其中,上述第一真空冷却座161及第二真空冷却座162相互贴合设置,第一真空冷却座161及第二真空冷却座162内部设有至少二条管路165,管路165从第一真空冷却座161或第二真空冷却座162内穿过。管路165的一端与外设的真空发生装置及水冷循环系统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3D玻璃真空吸附及热压装置,设置于3D玻璃真空热压装置的真空热压工位处,用于将夹持玻璃片材的治具真空热压,以使治具内部的玻璃片材热弯成型,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座体(14)、上座体(15)、真空冷却部件(16)及下压部件(17),其中,下座体(14)及上座体(15)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于真空热压工位处,下座体(14)及上座体(15)分别为加热座体,待热压的治具位于下座体(14)及上座体(15)之间的间隙中;上述真空冷却部件(16)设置于下座体(14)的下部,真空冷却部件(16)的一端与下座体(14)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的真空发生装置及水冷却系统连接,治具的下模通过下座体(14)与真空冷却部件(16)连通,真空冷却部件(16)在下模内部形成真空负压,以使玻璃片材被向下吸附;上述下压部件(17)设置于上座体(15)上方,且与上座体(15)连接,并驱动上座体(15)下压治具的上模,以完成对玻璃片材的真空热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玻璃真空吸附及热压装置,设置于3D玻璃真空热压装置的真空热压工位处,用于将夹持玻璃片材的治具真空热压,以使治具内部的玻璃片材热弯成型,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座体(14)、上座体(15)、真空冷却部件(16)及下压部件(17),其中,下座体(14)及上座体(15)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于真空热压工位处,下座体(14)及上座体(15)分别为加热座体,待热压的治具位于下座体(14)及上座体(15)之间的间隙中;上述真空冷却部件(16)设置于下座体(14)的下部,真空冷却部件(16)的一端与下座体(14)连接,另一端与外部的真空发生装置及水冷却系统连接,治具的下模通过下座体(14)与真空冷却部件(16)连通,真空冷却部件(16)在下模内部形成真空负压,以使玻璃片材被向下吸附;上述下压部件(17)设置于上座体(15)上方,且与上座体(15)连接,并驱动上座体(15)下压治具的上模,以完成对玻璃片材的真空热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玻璃真空吸附及热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真空冷却部件(16)包括第一真空冷却座(161)、第二真空冷却座(162)及真空管(163),其中,上述第一真空冷却座(161)及第二真空冷却座(162)相互贴合设置,第一真空冷却座(161)及第二真空冷却座(162)内部设有至少二条管路(165),管路(165)从第一真空冷却座(161)或第二真空冷却座(162)内穿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3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立峰邬兴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诺峰光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