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挂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9910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半挂车。它包括:底架和至少一组固定架;底架的两侧设置有凹槽,凹槽沿底架的长度方向延伸,凹槽内设置有多个定位装置,多个定位装置沿凹槽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每组固定架的两固定架相对设置且形成一能够容纳钢卷的凹型槽,各固定架沿底架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底架上,各固定架的支腿伸入底架的凹槽内且与凹槽内对应的定位装置相配实现固定,每组固定架的两固定架之间的距离根据固定架的支腿与不同位置的定位装置之间的配合实现调节。固定架放置在底架上,可根据钢卷的尺寸来将调整两个固定架之间的距离,固定强度高,结构稳定,适用范围广。

Semi Tra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挂车
本技术涉及运输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半挂车。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的半挂车中,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钢卷运输的方式一般采用卧式运输,而卧式运输的钢卷固定方式有多种,目前在国内外运输钢卷多数采用木质框架或三角形的挡块来掩挡钢卷、凹形草支垫来承托钢卷,或者钢制整体固定架来固定钢卷。但利用木质框架或三角形的挡块来掩挡钢卷的方式,易使钢卷发生松动,从而存在钢卷在运输途中发生位移的隐患。而凹形草支垫由草制成,草的硬度较小,因此凹形草支垫存在固定强度不足的缺陷。并且,凹形草支垫和钢制整体固定架均采用一体式结构,使用范围较窄。以钢制整体固定架为例,在装运钢卷的过程中,经常性地存在大外径的钢卷与钢制整体固定架之间产生悬空现象,就会产生安全隐患。而将小外径的钢卷放置在钢制整体固定架上时,就会产生来回滚动的现象,划伤钢卷表面,损害钢卷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半挂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半挂车难以适应不同规格尺寸的钢卷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半挂车,包括底架和至少一组固定架;底架的两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底架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多个定位装置,多个所述定位装置沿所述凹槽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每组固定架的两固定架相对设置且形成一能够容纳钢卷的凹型槽,各所述固定架沿所述底架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底架上,各所述固定架的支腿伸入所述底架的凹槽内且与所述凹槽内对应的定位装置相配实现固定,每组固定架的两固定架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固定架的支腿与不同位置的所述定位装置之间的配合实现调节。优选地,所述定位装置为定位销,所述定位销横向固定在所述凹槽中;所述固定架的支腿包括支腿部和垂直于所述支腿部的抓手;每组固定架与所述定位销配合时,每组所述固定架的其中一个固定架的支腿部位于其中一个定位销的前侧,另一个固定架的支腿部位于另一个定位销的后侧,且两所述固定架的抓手位于对应定位销的下方,使得所述固定架在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的移动受到限制。优选地,所述底架包括:贯穿梁、两边梁、两垫铁和底板;贯穿梁横向设置,所述贯穿梁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一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焊接有与所述安装槽形状相适配的折弯板;两边梁均设置在所述底架的长度方向上,且分别固定在所述贯穿梁的左右两端;两垫铁均设置在所述底架的长度方向上,且均固定在所述贯穿梁的顶面;两所述垫铁分别位于右端的所述安装槽的左侧和左端的所述安装槽的右侧;底板固定在两所述垫铁的顶面;所述折弯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边梁和所述垫铁,所述折弯板、所述垫铁和所述边梁围成所述凹槽。优选地,所述折弯板的横截面为L形;所述折弯板的横向部对位嵌合于所述安装槽,且连接于所述垫铁;所述折弯板的竖向部超出于所述安装槽以与所述边梁连接固定;所述定位销的两端分别连接固定于所述垫铁和所述折弯板的竖向部。优选地,所述边梁为第一槽钢;所述贯穿梁的端部插入所述第一槽钢的槽内并固定;所述折弯板的竖向部与所述第一槽钢的上翼板连接固定。优选地,所述第一槽钢的上翼板的下表面与所述折弯板的竖向部的顶面连接固定。优选地,所述定位销超出于所述折弯板的竖向部的顶面;所述定位销的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槽钢的上翼板。优选地,所述垫铁为第二槽钢;左端的所述第一槽钢和右端的所述第二槽钢的槽口相向,且右端的所述第一槽钢和左端的所述第二槽钢的槽口相向。优选地,每一所述固定架包括:支撑板、两斜杆、两斜撑、顶杆和多个支杆;支撑板与所述支腿部连接固定;两斜杆固定于支撑板的相对两端上,并沿所述底架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两斜撑一一对应地与两斜杆连接固定,并固定于所述支撑板上;顶杆固定于两斜杆的上端;多个支杆间隔固定于支撑板上,并与所述顶杆连接固定。优选地,所述半挂车还包括设于所述底架上的支撑腿,以及设于所述底架上的行走机构;所述支撑腿位于所述行走机构的前侧。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底架上设有沿底架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固定于底架的凹槽中;两个固定架相对布置,而形成一能够容纳钢卷的凹型槽;固定架放置在底架上,可根据钢卷的尺寸来将两个固定架一一对应地与合适距离的两个定位装置进行连接,进而调整两个固定架之间的距离,固定强度高,结构稳定,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半挂车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半挂车的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固定架的支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的固定架的正视图;图5为本技术半挂车的凹槽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半挂车的定位销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底架;11、凹槽;12、贯穿梁;121、安装槽;13、边梁;14、垫铁;15、底板;16、折弯板;2、定位装置;21、定位销;3、固定架;31、支撑板;32、支腿;321、支腿部;322、抓手;33、斜杆;34、斜撑;35、顶杆;36、支杆;4、支撑腿;5、行走机构;6、钢卷。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提供一种挂车,用于适应不同规格尺寸的钢卷。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半挂车包括底架1、设于底架1上的定位装置2、可拆卸连接于底架1和定位装置2的固定架3、设于底架1的前端上的支撑腿4,以及设于底架1上的行走机构5。需说明的是,在此将底架1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定义为前端和后端,底架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定义为左侧和右侧,具体地,半挂车用于连接车头的部位为前方,半挂车的尾部为后方。请参阅图4和图5,底架1,其两侧设置有凹槽11,凹槽11沿底架1的长度方向延伸。两凹槽11的形状相同,且平行间隔布置在底架1上。底架1包括贯穿梁12、底板15、折弯板16、两边梁13和两垫铁14。其中,贯穿梁12横向设置,即贯穿梁12沿左右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挂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其两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底架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多个定位装置,多个所述定位装置沿所述凹槽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设置;至少一组固定架,每组固定架的两固定架相对设置且形成一能够容纳钢卷的凹型槽,各所述固定架沿所述底架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底架上,各所述固定架的支腿伸入所述底架的凹槽内且与所述凹槽内对应的定位装置相配实现固定,每组固定架的两固定架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固定架的支腿与不同位置的所述定位装置之间的配合实现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挂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其两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底架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多个定位装置,多个所述定位装置沿所述凹槽的长度延伸方向间隔设置;至少一组固定架,每组固定架的两固定架相对设置且形成一能够容纳钢卷的凹型槽,各所述固定架沿所述底架的宽度方向延伸且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底架上,各所述固定架的支腿伸入所述底架的凹槽内且与所述凹槽内对应的定位装置相配实现固定,每组固定架的两固定架之间的距离根据所述固定架的支腿与不同位置的所述定位装置之间的配合实现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为定位销,所述定位销横向固定在所述凹槽中;所述固定架的支腿包括支腿部和垂直于所述支腿部的抓手;每组固定架与所述定位销配合时,每组所述固定架的其中一个固定架的支腿部位于其中一个定位销的前侧,另一个固定架的支腿部位于另一个定位销的后侧,且两所述固定架的抓手位于对应定位销的下方,使得所述固定架在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的移动受到限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包括:贯穿梁,其横向设置,所述贯穿梁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一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焊接有与所述安装槽形状相适配的折弯板;两边梁,均设置在所述底架的长度方向上,且分别固定在所述贯穿梁的左右两端;两垫铁,均设置在所述底架的长度方向上,且均固定在所述贯穿梁的顶面;两所述垫铁分别位于右端的所述安装槽的左侧和左端的所述安装槽的右侧;底板,固定在两所述垫铁的顶面;所述折弯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边梁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照阳李华田徐文新刘春霞张辰光王永静
申请(专利权)人: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