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高温双氧水、氢氧化钠介质的轧辊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辊筒
,特别是涉及一种耐高温双氧水、氢氧化钠介质的轧辊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轧辊又叫辊筒,是退煮漂联合设备作业线中极为关键的配件,由于纱线在纺织的过程中表面带有浆料、化学油剂(植物油和矿物油等)、杂质等,会影响织物后道染色的质量,因此要在织物染色前要对织物退浆和除油,主要是采用化学试剂漂洗(碱液、双氧水)或高温蒸煮(90~100℃)的方法,因此,织物在处理过程中进行轧干、烘干、整理收卷时表面带有一定的化学介质和温度。另外,由于生产的品种不同,纱线或织物上所带的浆料和化学油剂也不同,因此在处理过程采用的化学洗涤剂也不同(碱液、双氧水等),这就要求与介质接触的轧辊能够满足各种产品工艺的需求。由于化纤行业的产品品种越来越多,不同的品种染整处理的工艺都不一样,目前国内使用的进口退煮漂联合机组只能满足单一品种的纱线生产需求,工作效率低,配件的购买周期长且价格昂贵。而国内制作轧辊的公司普遍存在不耐化学油剂,不耐碱,不耐双氧水,不耐高温,适用寿命不长,无法满足生产各种品种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高温双氧水、氢氧化钠介质的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辊包括辊芯和包覆在所述辊芯上的橡胶层,所述橡胶层直接硫化结合在辊芯上,所述橡胶层的厚度为20~25mm,邵氏A硬度为80°±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双氧水、氢氧化钠介质的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辊包括辊芯和包覆在所述辊芯上的橡胶层,所述橡胶层直接硫化结合在辊芯上,所述橡胶层的厚度为20~25mm,邵氏A硬度为8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层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原料:氢化丁腈橡胶60~90份、三元乙丙橡胶10~20份,氯化聚乙烯15~25份、硫化剂3~9份、促进剂1~3份、石蜡4~8份、防老化剂RD0.5~1.5份、增塑剂8~16份、润滑剂2~6份、炭黑8~16份、硅微粉5~10份、阻燃补强剂5~1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层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原料:氢化丁腈橡胶70~80份、三元乙丙橡胶12~18份,氯化聚乙烯16~22份、硫化剂4~6份、促进剂1~3份、石蜡4~8份、防老化剂RD0.5~1.5份、增塑剂8~16份、润滑剂2~6份、炭黑8~16份、硅微粉5~10份、阻燃补强剂5~10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辊,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层按照重量份数计算,包括以下原料:氢化丁腈橡胶80份、三元乙丙橡胶12份,氯化聚乙烯16份、硫化剂4~6份、促进剂1~3份、石蜡4~8份、防老化剂RD0.5~1.5份、增塑剂8~16份、润滑剂2~6份、炭黑8~16份、硅微粉5~10份、阻燃补强剂5~10份。5.一种制造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轧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括:a、配料:按照配比称取氢化丁腈橡胶、氯化聚乙烯、硫化剂、促进剂、石蜡、防老化剂RD、增塑剂、润滑剂、炭黑、硅微粉、阻燃补强剂及填料备用;b、一次混炼:将氢化丁腈橡胶、三元乙丙橡胶、氯化聚乙烯、石蜡、防老化剂RD、润滑剂及增塑剂加入到密炼机中放下上顶栓,密炼温度为130~150℃,密炼时间2~4min,然后提起上顶栓,浮动10~20s后再次放下上顶栓,密炼1~3min,密炼结束排料,于下辅机22吋开炼机翻炼出片,挂片冷却停放8~12h,得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惊涛,郑军,靖腾飞,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二橡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