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填料装置及安装有该填料装置的煲仔饭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8720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填料装置,包括筒体与加水机构,筒体用于储存从下米筒中落出米粒,并将储存米粒移至放置在填料装置下方的碗具中,筒体设有连接管,连接管与加水机构连接,加水机构用于将水经连接管输送到筒体中,连接管用于将加水机构输送的水喷入筒体中,能够为筒体内米粒进行添水,避免米粒依附在筒体内壁,保证添米时,每个碗具中米粒分量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安装有上述填料装置的煲仔饭机,能够同步进行添米与添水工序,与现有煲仔饭机添米、添水工序分步进行相比,提高了生产速率。

A filling device and a cooker rice machine equipped with the fil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填料装置及安装有该填料装置的煲仔饭机
本技术涉及厨房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填料装置及安装有该填料装置的煲仔饭机。
技术介绍
煲仔饭也称瓦煲饭,是源于广东地区的特色美食,属于粤菜系。通常把淘好的米放入煲中,量好水量,加盖,把米饭煲至七成熟时加入配料,再转用慢火煲熟。传统技术中一般采用人工方式制造煲仔饭,这种方式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比较高,煲饭时间较长,可能会出现同样配料的煲仔饭之间风味不同的情况,在煲饭过程中由于时间掌握不当饭可能会烧焦,而且操作十分不方便,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人员研发了煲仔饭机,以解决煲饭过程中由于时间掌握不当饭可能会烧焦,操作十分不方便的问题。但是现有煲仔饭机添米、添水过程是分开的,需要在煲仔饭机上设置一个添水装置用于添水,一个添米装置用于添米,由于添加米粒为清洗后的大米,添米过程中米粒容易依附在筒体内壁上,造成每个碗具中米粒分量不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填料装置,能够为筒体内米粒进行添水,避免米粒依附在筒体内壁,保证添米时,每个碗具中米粒分量一致。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安装有上述填料装置的煲仔饭机。本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填料装置,包括筒体与加水机构,所述筒体用于储存从下米筒中落出米粒,并将储存米粒移至放置在所述填料装置下方的碗具中,所述筒体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加水机构连接,所述加水机构用于将水经所述连接管输送到筒体中,所述连接管用于将所述加水机构输送的水喷入所述筒体中。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用于将所述加水机构输送的水沿所述筒体内壁的切线方向喷入所述筒体中。进一步地,还包括排水机构,所述排水机构用于排出所述筒体中的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与排水机构连接,所述连接管仅与所述加水机构或所述排水机构中的一个连通,所述排水机构用于将所述筒体中的水抽出。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设置在所述筒体底端。进一步地,所述筒体上还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排水机构连接,所述排水管用于将筒体中的水引向所述排水机构。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设置在所述筒体顶端,所述排水管设置在所述筒体底端。进一步地,还包括隔断构件,所述隔断构件包括第一隔断组件与第二隔断组件,所述筒体顶端具有进米口,所述筒体底端设置有出米口,所述第一隔断组件用于封闭或打开所述进米口,所述第二隔断组件用于封闭或打开所述出米口。本技术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煲仔饭机,包括加热装置与上述填料装置,所述填料装置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上方,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上的碗具,所述填料装置用于向碗具中添加米粒与水。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加水机构设置在筒体上,能够同时进行添米与加水操作,也现有添米过程与加水过程分开相比,能够减少生产时间,此外,加水机构将水喷入筒体中,能够避免添米后,米粒依附在筒体内壁,造成添米时每个碗具内添米量不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填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填料装置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煲仔饭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筒体;11、连接管;20、隔断构件;21、第一隔断组件;22、第二隔断组件;12、进米口;13、出米口;211、第一下米铲;212、第一驱动结构;213、第一固定板;221、第二下米铲;222、第二驱动结构;223、第二固定板;30、加热装置;40、下米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填料装置,包括筒体10与加水机构,筒体10用于储存从下米筒40中落出米粒,并将储存米粒移至放置在填料装置下方的碗具中,筒体10设有连接管11,连接管11与加水机构连接,加水机构用于将水经连接管11输送到筒体10中,连接管11用于将加水机构输送的水喷入筒体10中。工作时,加水机构将水输送到筒体10中,为筒体10中米粒进行添水,然后,将筒体10中的米与水放入放置在填料装置下方的碗具中,将添水步骤与添米步骤合并为一步一次性完成,有利于降低煲仔饭生产时的生产时间,此外,为避免米粒落出筒体10时部分米粒依附在筒体10上,加水机构仍需工作一段时间,将依附在筒体10内壁上的米粒冲入碗具中,避免出现添米时每个碗具添米量不同的问题。具体地,连接管11用于将加水机构输送的水沿筒体10内壁的切线方向喷入筒体10中。将水沿筒体10内壁的切线方向喷入筒体10中,使得水流能够沿筒体10内壁进行运动,将依附在筒体10内壁上的米粒冲下。此外,填料装置还包括排水机构,排水机构用于排出筒体10中的水。当水从连接管11灌入筒体10中,筒体10中米粒在水流的作用下开始运动,运动过程中米粒将发生相互碰撞,在碰撞过程中米粒表面依附的脏物将被除去,清洗完成后,加水机构停止工作,排水机构将清洗后的污水抽出,为保证排水机构的排污效果,可通过反复启动加水机构与排水机构重复多次对筒体10中米粒进行清洗,以提高清洗效果。更具体地,连接管11与排水机构连接,连接管11仅与加水机构或排水机构中的一个连通,排水机构用于将筒体10中的水抽出。连接管11将排水机构与加水机构连接,在加水时,连接管11仅与加水机构连接以将水通入筒体10中,对筒体10中米粒进行清理或者为筒体10内米粒进行加水,在排水时,连接管11仅与排水机构连接以将筒体10中污水抽出,通过更换连接管11所连接的构件,以实现筒体10加水与排水的交换,方便使用者进行调节。此外为保证排水机构的排水效果,可以将连接管11设置在筒体10底端,以保证筒体10中废水能够被完全抽出。本实施例中排水机构和加水机构可采用水泵或离心泵,将水泵通过连接管道与连接管11连接。此外,连接管11可以采用三通管进行替代,将三通管其中两个端口分别与排水机构、加水机构连接,然后在三通管与排水机构的连接端以及在三通管与加水机构的连接端增加阀门用于控制排水机构或加水机构与连接管11连通。此外,也可在筒体10设置排水管,将排水管与排水机构连接,以实现排水机构与筒体10的连接,此外为保证对筒体10内米粒的清洗效果,可以将连接管11设置在筒体10顶端,排水管设置在筒体10底端,使得水流可以从上往下对筒体10内米粒进行清理,在此过程中排水机构与加水机构可以同时工作,也可单个工作。更具体地,填料机构还包括隔断构件20,隔断构件20包括第一隔断组件21与第二隔断组件22,筒体10顶端具有进米口12,筒体10底端设置有出米口13,第一隔断组件21用于封闭或打开进米口12,第二隔断组件22用于封闭或打开出米口13。第一隔断组件21将进米口12打开,第二隔断组件22将出米口13关闭,避免米粒直接从筒体10落到放置在填料装置下端的饭碗内,米粒从进米口12落入筒体10中,当筒体10即将装满时,第一隔断组件21将进米口12关闭,避免筒体10中米粒过多而导致米粒溢出,加水机构将液体输送到筒体10内,排水机构启动将清洗后的废液从连接管11抽出,然后加水机构向筒体10中输送水,为筒体10中米粒添水,第二隔断组件22打开出米口13,将筒体10中的米水混合物导入碗具中,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填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与加水机构,所述筒体用于储存从下米筒中落出米粒,并将储存米粒移至放置在填料装置下方的碗具中,所述筒体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加水机构连接,所述加水机构用于将水经所述连接管输送到所述筒体中,所述连接管用于将所述加水机构输送的水喷入所述筒体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填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与加水机构,所述筒体用于储存从下米筒中落出米粒,并将储存米粒移至放置在填料装置下方的碗具中,所述筒体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加水机构连接,所述加水机构用于将水经所述连接管输送到所述筒体中,所述连接管用于将所述加水机构输送的水喷入所述筒体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用于将所述加水机构输送的水沿所述筒体内壁的切线方向喷入所述筒体中。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机构,所述排水机构用于排出所述筒体中的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填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排水机构连接,所述连接管仅与所述加水机构或所述排水机构中的一个连通,所述排水机构用于将所述筒体中的水抽出。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填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建宏赵坚强梁振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圣托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