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的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8696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3 13:17
本文公开了一种智能化的烹饪器具,包括内胆和上盖组件,所述上盖组件盖设在所述内胆上,烹饪器具包括相连接的摄像装置和主控装置,所述摄像装置设置在所述上盖组件下端,用以采集所述内胆内的图像数据;所述主控装置用以根据所述图像数据确定食材质量数据。本文涉及厨房家电领域,提供了一种智能化的烹饪器具,可避免设置有称重模块的储米仓的加米困难问题,即可准确控制各种食材的烹饪量,又可简化设备结构。

An Intelligent Cooking Utens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化的烹饪器具
本文涉及厨房家电领域,尤指一种智能化的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烹饪器具,为了便于用户烹饪,其可根据烹饪需求控制食材用量。例如,市场上的自动智能饭煲,其一般带有储米仓,可以按用户需要按量下米,而为了确保按量下米的精确度,该储米仓增加了称重模块。其中,储米仓置于称重模块上,且储米仓内只能装大米,同时为了防止称重受其他因素影响,储米仓只能和称重模块相接触,不能同其他结构接触,其结构设计较为复杂。而且,储米仓为防止大米漏出,需要做盖子封闭,同时储米仓为内置在上盖组件中,为了饭煲整体造型外观,需要在储米仓上方的上盖上做另一个盖子。由此,双层盖子的结构过于复杂,且双盖之间不能接触,会造成双盖之间存在缝隙,消费者在加米时需要分别打开两个盖子,操作复杂;同时,如加米不小心,米粒容易落入双盖之间的缝隙里,很难清理。另外,双层盖子会造成内部空间被压缩,使储米仓的储存空间减少。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化的烹饪器具,可避免设置有称重模块的储米仓的加米困难问题,既可准确控制各种食材的烹饪量,又可简化设备结构。为了达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化的烹饪器具,包括内胆和上盖组件,所述上盖组件盖设在所述内胆上,烹饪器具包括相连接的摄像装置和主控装置,所述摄像装置设置在所述上盖组件下端,用以采集所述内胆内的图像数据;所述主控装置用以根据所述图像数据确定食材质量数据。该烹饪器具省去了用于称重的称重模块,其结构更加简单,用户加米方便,且适用于多种食材烹饪。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内胆的内侧设置有标识线,所述摄像装置还识别所述标识线,所述主控装置用以根据内胆中食材位置与标识线的相对位置确定食材的体积数据。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标识线包括设置在内胆底部的底部标识线和设置在内胆侧壁的侧壁标识线,所述摄像装置根据底部标识线判断食材所占内胆底面的面积,根据侧壁标识线判断食材的高度。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上盖组件的上端设置有可拆卸的米仓,所述米仓的下端设置有米仓口并伸入所述上盖组件内,所述上盖组件的下端设置有进米口,所述进米口用以使所述米仓口掉落下的食材引入所述内胆内一种可能的设计,烹饪器具包括加水装置,所述加水装置与主控装置连接并连通至所述内胆,所述主控装置用以根据所述食材质量数据控制所述加水装置向内胆的供水量,保证不同食材采用合适用量的烹饪用水。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米仓口设置有封堵其的米仓盖,所述米仓盖与主控装置连接,所述主控装置用以控制所述米仓盖的打开与关闭,严格控制食材投入,使烹饪器具更加智能。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上盖组件内设置有引米腔,所述上盖组件的上端开设有连通至所述引米腔的进米通道,所述引米腔的底部开设有所述进米口,所述米仓的下端插入所述进米通道内,所述米仓口设置在所述引米腔内。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进米口设置在所述内胆的中心轴线上,使得由进米口投放下的食材堆积在内胆中心,便于主控装置判断出食材的体积。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摄像装置设置所述上盖组件的中心,使其拍摄位置在内胆中央,且与标识线配合,便于其得到食材质量数据。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摄像装置设置有夜视灯或照明灯,便于摄像装置得到清晰的图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烹饪器具省去了用于称重的称重模块,其结构更加简单,用户加米方便,且适用于多种食材烹饪。进一步地,本技术的上盖组件的上端设置有可拆卸的米仓,其方便加米,且该米仓的米仓盖可控制开闭,控制食材投入。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内胆设置有标识线,进米口和摄像装置都设置在内胆的中央,使得由进米口投放下的食材堆积在内胆中心,图像信息中食材居中设置在图像上,使得主控装置更易判断出食材的体积。进一步地,本技术的摄像装置设置有夜视灯或照明灯,便于摄像装置得到清晰的图像。进一步地,本技术的标识线包括底部标识线和侧壁标识线,底部标识线为食材的体积判断提供参考,侧壁标识线为注入水的体积测量提供参考。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图1为实施例一的烹饪器具截面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二的烹饪器具截面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二的内胆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截面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三的米仓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三的烹饪器具截面示意图;图7为图6的B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上盖组件、2-内胆、3-摄像装置、4-标识线、5-侧壁标识线、6-底部标识线、7-米粒、8-米仓、9-米仓口、10-米仓盖、11-敞口、12-进米口、13-引米腔、14-进米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的本技术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烹饪器具包括内胆2和上盖组件2,其中,上盖组件1盖设在内胆2上,两者之间形成供烹饪的空间,特别地,该烹饪器具还包括相连接的摄像装置3和主控装置,摄像装置3设置在上盖组件1下端,用以采集内胆2内的图像数据;而主控装置设置在上盖组件1内,用以根据由摄像装置3得到的图像数据确定食材质量数据。由此,该烹饪器具省去了用于称重的称重模块,其结构更加简单,且适用于多种食材烹饪。具体地,该烹饪器具还包括加水装置,加水装置与上述主控装置连接并连通至内胆2内,主控装置可根据食材质量数据控制加水装置向内胆的供水量,保证不同食材采用合适用量的烹饪用水。进一步地,该摄像装置3为摄像头,其设置有夜视灯,便于在黑暗环境下得到清晰的图像。另外,如图1所示,该摄像装置3设置上盖组件1的中心且在内胆2的中心轴线上,使其拍摄位置居中设置,便于将内胆2作为参考物来判断食材的体积。在使用该烹饪器具时,先将食材置于内胆2内,摄像装置3收集图像信息并传输至主控装置,主控装置用以根据图像数据确定食材体积数据,并根据图像数据确定食材种类信息,进而配对电脑数据库获得食材平均密度,由此,主控装置集成上述食材体积数据和食材平均密度而确定食材质量数据。随后,主控装置根据食材的重量和种类,计算出需求水量,并启动加水装置,使其向内胆2加水。而在加注水时,首先,主控装置控制加水装置大流量加注,通过水的冲力将米搅匀,防止部分米堆过高,而不能被水浸没。同时,摄像装置3识别水量,在当加注的水量接近需求水量时,主控装置控制加水装置改用小流量加注,保证最后的加注水量的准确性。实施例二请参阅图2至图4的本技术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二。本实施相对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内胆设置有标识线。具体地,如图2至图4所示,为了提升数据准确性,该内胆2的内侧设置有标识线4,其中,该标识线4由丝印、移印、模压、化学或物理腐蚀环形成,其包括设置在内胆2底部的底部标识线6和设置在内胆2侧壁的侧壁标识线5。在未加水前,米粒7堆放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化的烹饪器具,包括内胆和上盖组件,所述上盖组件盖设在所述内胆上,其特征在于,烹饪器具包括相连接的摄像装置和主控装置,所述摄像装置设置在所述上盖组件下端,用以采集所述内胆内的图像数据;所述主控装置用以根据所述图像数据确定食材质量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化的烹饪器具,包括内胆和上盖组件,所述上盖组件盖设在所述内胆上,其特征在于,烹饪器具包括相连接的摄像装置和主控装置,所述摄像装置设置在所述上盖组件下端,用以采集所述内胆内的图像数据;所述主控装置用以根据所述图像数据确定食材质量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化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的内侧设置有标识线,所述摄像装置还识别所述标识线,所述主控装置用以根据内胆中食材位置与标识线的相对位置确定食材的体积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化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线包括设置在内胆底部的底部标识线和设置在内胆侧壁的侧壁标识线,所述摄像装置根据底部标识线判断食材所占内胆底面的面积,根据侧壁标识线判断食材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智能化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组件的上端设置有可拆卸的米仓,所述米仓的下端设置有米仓口并伸入所述上盖组件内,所述上盖组件的下端设置有进米口,所述进米口用以使所述米仓口掉落下的食材引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王源王翔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