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接式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56832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10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接式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包括汽车胎压检测无线发送模块、无线接收模块、控制器、电源模块、显示模块或/和报警模块;汽车胎压检测无线发送模块将检测获取的汽车胎压发送给无线接收模块,无线接收模块的数据端与控制器的无线数据端相连,控制器的显示输出端与显示模块的显示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报警输出端与报警模块的报警输入端相连,电源模块分别为控制器、无线接收模块、显示模块和报警模块供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时刻无线监测汽车轮胎,并在轮胎胎压及轮胎温度出现问题时发出报警,提示驾驶员注意轮胎状况。

A Direct 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 for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接式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轮胎监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直接式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汽车拥有量剧增,大量汽车涌上路面,加上车辆行驶路面复杂,导致交通事故频发,因此,有必要对车辆的胎压进行监控,防止车胎漏气或爆胎引发交通事故。与车胎运行性能相关的因素有车胎压力、胎内温度、车胎磨损程度、整车负荷、行驶路况等,其中车胎压力的影响最大,对胎压进行检测能很好地估测、预测车胎的性能,预防交通事故产生。现有技术中测量胎压是通过导线形式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器,这种方式的布线的繁琐,影响信号传递不稳定,易于造成信号的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直接式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直接式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包括汽车胎压检测无线发送模块、无线接收模块、控制器、电源模块、显示模块或/和报警模块;汽车胎压检测无线发送模块将检测获取的汽车胎压发送给无线接收模块,无线接收模块的数据端与控制器的无线数据端相连,控制器的显示输出端与显示模块的显示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报警输出端与报警模块的报警输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接式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车胎压检测无线发送模块、无线接收模块、控制器、电源模块、显示模块或/和报警模块;汽车胎压检测无线发送模块将检测获取的汽车胎压发送给无线接收模块,无线接收模块的数据端与控制器的无线数据端相连,控制器的显示输出端与显示模块的显示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报警输出端与报警模块的报警输入端相连,电源模块分别为控制器、无线接收模块、显示模块和报警模块供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接式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车胎压检测无线发送模块、无线接收模块、控制器、电源模块、显示模块或/和报警模块;汽车胎压检测无线发送模块将检测获取的汽车胎压发送给无线接收模块,无线接收模块的数据端与控制器的无线数据端相连,控制器的显示输出端与显示模块的显示输入端相连,控制器的报警输出端与报警模块的报警输入端相连,电源模块分别为控制器、无线接收模块、显示模块和报警模块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式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锂电池和电源第一输出模块,所述锂电池的正极与电源第一输出模块的正极相连,所述锂电池的负极与电源第一输出模块的负极相连;所述电源第一输出模块包括电压芯片U3,电压芯片U3的电压输入端VIN分别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电阻R5的第一端和锂电池的正极相连,锂电池的负极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5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7的第一端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相连,电阻R7的第二端与电压芯片U3的使能端EN相连,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6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6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压芯片U3的接地端GND与电源地相连,电压芯片U3的电压输出端OUT分别与电容C5的第一端和电容C6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5的第二端和电容C6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接式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锂电池充电管理模块,所述锂电池充电管理模块的正极端与锂电池的正极相连,所述锂电池充电管理模块的负极端与锂电池的负极相连;所述锂电池充电管理模块包括电压芯片U2,电压芯片U2的充电状态指示端CHRG与发光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与电阻R1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1的第一端、电容C2的第一端、电压芯片U2的电源电压端VCC和电源输入模块的电源输出端相连,电容C1的第二端和电容C2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电压芯片U2的充电电流输出端BAT与电阻R3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3的第二端与锂电子的正极相连,电压芯片U2的接地端GND与电源地相连,电压芯片U2的充电电流设定端PROG与电阻R4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4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接式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源输入模块包括USB接口USB1或/和太阳能模块;USB接口USB1的电源输出端与锂电池充电管理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相连,太阳能模块的电源输出端与锂电池充电管理模块的电源输入端相连;USB接口USB1的正极VBUS与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USB接口USB1的负极GND与电源地相连,二极管D2的负极与温控开关Switch1的第一端相连,温控开关Switch1的第二端与电压芯片U3的电源电压端VCC相连;太阳能模块包括太阳能电池板SOL1的正极分别与电容C4的第一端和二极管D3的正极相连,太阳能电池板SOL1的负极和电容C4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二极管D3的负极与温控开关Switch1的第一端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接式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口转换模块,接口转换模块的电源输入端与USB接口的电源输出端相连,接口转换模块的USB信号端与USB接口的数据端相连,接口转换模块的数据端与控制器的接口数据端相连;接口转换模块包括接口芯片U7,接口芯片U7的USB正信号端UD+与电阻R23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23的第二端与USB接口的正信号端D+相连,接口芯片U7的USB负信号端UD-与电阻R25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25的第二端与USB接口的负信号端D-相连;接口芯片U7的电源输入耦合端V3和接口芯片U7的电源输入端VCC分别与二极管D6的负极、电容C26的第一端和电容C27的第一端相连,二极管D6的正极与二极管D5的负极相连,二极管D5的正极与USB接口的正极VBUS相连,电容C26的第一端、电容C27的第一端和接口芯片U7的接地端GND分别与电源地相连;接口芯片U7的工作指示端TNOW与电阻R26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26的第二端与发光二极管D7的正极相连,发光二极管D7的负极与电源地相连,接口芯片U7的数据接收端RXD与电阻R22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22的第二端与控制器的接口数据发送端相连,接口芯片U7的数据发送端TXD与电阻R24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24的第二端与控制器的接口数据接收端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接式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LF低频模块,LF低频模块的电源输入端与锂电池的正极相连,LF低频模块的电源输入控制端与控制器的电源输出控制端12V_SW相连,LF低频模块的频率信号输入端与控制器的低频信号输出端ASK_125KHZ相连;所述LF低频模块包括电压芯片U6,电压芯片U6的电源输入端VIN和电压芯片U6的使能端EN分别与电感L1的第一端、电容C12的第一端和三极管Q7的集电极相连,电容C12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三极管Q7的发射极与锂电池的正极相连,三极管Q7的基极与电阻R47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47的第二端与控制器的电源输出控制端12V_SW相连,电感L1的第二端分别与二极管D4的正极和电压芯片U6的开关端SW相连,二极管D4的负极分别与电阻RF1的第一端、电阻R9的第一端、电容C11的第一端和电容C19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F1的第二端和电容C1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F2的第一端和电压芯片U6的反馈端FB相连,电容C19的第二端、电阻RF2的第二端和电压芯片U6的接地端GND分别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9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17的第一端、电容C18的第一端和频率芯片U5的电源输入端VDD相连,电容C17的第二端和电容C18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频率芯片U5的信号输入端IN与控制器的低频信号输出端ASK_125KHZ相连,频率芯片U5的接地端GND与电源地相连,频率芯片U5的信号输出端OUT与电容C13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13的第二端与电感L2的第一端相连,电感L2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或还包括电阻R10,电阻R10的第一端与频率芯片U5的电源输入端VDD相连,电阻R10的第二端与USB接口的正极VBUS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接式汽车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无线接收模块包括无线芯片U8,无线芯片U8的信号端RF_IN1_B分别与电容C43的第一端和电感L4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43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感L4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37的第一端和电容C44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44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容C37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38的第一端、电阻R36的第一端和三极管Q5的集电极相连,电容C38的第二端与电阻R39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39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37的第一端、电容C39的第一端和三极管Q5的基极相连,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37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32的第一端、电阻R36的第二端、电容C35的第一端和电容C36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35的第二端和电容C36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32的第二端与电感L3的第一端相连,电感L3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28的第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限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栋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