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可靠顺序伸缩的油缸、多油缸顺序伸缩机构及工程机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4296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可靠顺序伸缩的油缸、多油缸顺序伸缩机构及工程机械,属于流体压力执行机构技术领域,其在第一活塞杆上开设第六油口和第七油口,第六油口和第七油口均连通第一活塞杆的外壁,第一活塞和第一活塞杆中开设第八油口,第一活塞杆中开设内腔,内腔中设有第一过油管和第二过油管,第一过油管连通第八油口和第三油口,第二过油管连通第七油口和第四油口,第五油口和第六油口均连通内腔;第一活塞杆上设置行程控制阀,行程控制阀控制第八油口的通断,行程控制阀在第一有杆腔中处于关闭状态、在导向套处处于开启状态,第一导向套的内壁上开设环形沟槽。实现可靠地顺序伸缩的同时,各油缸处于自由工作状态,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

A Reliable Sequential Expansion Mechanism for Cylinders, Multi-Cylinders and Engineering Machin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可靠顺序伸缩的油缸、多油缸顺序伸缩机构及工程机械
本专利技术属于流体压力执行机构
,具体涉及一种能可靠顺序伸缩的油缸、多油缸顺序伸缩机构及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起重臂作为随车起重机最主要的执行机构,其作用是支撑载荷,并通过伸缩机构改变伸缩臂架的长度,以获得需要的作业幅度和起升高度。由于油缸具有稳定的驱动能力,通常被用作起重臂的伸缩机构。一般三节、四节伸缩臂架多采用双缸结构,五节及其以上的起重臂大多采用多级伸缩油缸形式。为了提高整个起重臂的吊载性能,人们开始研究顺序伸缩机构,目的是只有缸一完全伸出后才能够伸出缸二,待缸二完全缩回后才能够缩回缸一。中国专利技术专利201610143635.6公开了一种多油缸顺序伸缩机构及工程机械,其在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上均设置有导油管路,其中,所述导油管路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的M端与活塞杆相连,所述内管的N端与缸筒相连。通过内管上的通油口位置实现下一油缸中无杆腔油路的通断,也就是只有上油缸的活塞杆完全伸出后,内管上的通油口脱离外管的封堵进入无杆腔中,从而使得无杆腔中的油液能够进入下一油缸的无杆腔,使得下一油缸的缸筒伸出。但是此种伸缩结构中所有油缸的有杆腔是相通的,在回缩时,两油缸的有杆腔会同时注油,容易造成收缩乱序,致使所有油缸都无法正常缩回,可靠性较差。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201711092879.7公布了一种顺序伸缩油缸及起重机,其在第一活塞杆的内腔中设置焊接心管,焊接心管的两端连通、并与所述第一活塞杆密封,焊接心管与第一活塞杆的内壁间围成环形空间,环形空间的一端与外界连通,在导向套中开设导油腔,在第一活塞杆的筒壁上开设过两排油孔,油孔能位于导油腔内,导向套上开设导油通道,导油通道连通导油腔,第二活塞杆与第一缸套固定连接,第二油缸的无杆腔与第一油缸的无杆腔相互连通,第二油缸的有杆腔与导油通道连通,导油通道与第一油缸的有杆腔间设置行程阀,行程阀处于上工位时导油通道与第一油缸有杆腔间相阻断,下工位时导油通道和第一油缸的有杆腔相互连通。依次伸出时,油液从焊接心管一端进入,流入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的无杆腔,第一油缸的有杆腔经过油孔回油,由于行程阀位于上工位,第二油缸的有杆腔则被行程阀截止,第一油缸完全伸出,过油孔进入导油腔后,第二油缸的有杆腔才能回油,从而实现双缸顺序伸出。双缸依次缩回时,油液从外界进入焊接心管与第一活塞杆之间的腔体中,通过过油孔流入导向套的导油通道和第二油缸的有杆腔,行程阀处于上工位,压力油而无法进入第一油缸的有杆腔,第一油缸无法缩回。只有行程阀回复到下工位时,导向套内导油通道的压力油才能通过行程阀下工位进入第一油缸的有杆腔,双缸顺序缩回。但在上述过程中,油液同时进入到所有油缸的无杆腔,只是通过行程阀来阻断下一级油缸有杆腔的油液回流来保证下一级油缸的不运动。此种结构由于油缸的无杆腔和有杆腔存在面积差,当无杆腔压力较高时,未运动的有杆腔的压力会更高,容易出现缸筒变形、密封圈损坏漏油等问题,严重影响油缸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可靠顺序伸缩的油缸、多油缸顺序伸缩机构及工程机械,能够通过控制有杆腔和无杆腔的油路来实现可靠伸缩。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能可靠顺序伸缩的油缸,包括第一缸筒,第一缸筒的筒口上配装第一导向套,第一缸筒内配装第一活塞,第一活塞上设有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具有从第一导向套中伸出的伸出段,第一活塞将第一缸筒的内腔分割成第一有杆腔和第一无杆腔,第一缸筒上开设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第一油口与第一无杆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段上设置端盖,端盖上开设贯通端盖的第三油口、第四油口和第五油口;第一活塞杆上开设第六油口和第七油口,第六油口和第七油口均连通第一活塞杆的外壁,第一活塞和第一活塞杆中开设第八油口,第一活塞杆中开设空腔,空腔中设有第一过油管和第二过油管,第一过油管连通第八油口和第三油口,第二过油管连通第七油口和第四油口,第五油口和第六油口均连通空腔;第一活塞杆上设置行程控制阀,行程控制阀控制第八油口的通断,行程控制阀在第一有杆腔中处于关闭状态、在导向套处处于开启状态;第一导向套的内壁上开设环形沟槽,第一导向套上开设连通第一导向套外壁的第九油口,第九油口与环形沟槽相连通,第一活塞与第一导向套相接时,第一活塞能完全封堵住第二油口;第二油口被封堵时,第七油口能与环形沟槽相连通,第六油口仍能连通第一有杆腔;第四油口和第五油口之间设置行程阀,行程阀的阀杆处于自然伸出状态时,第四油口和第五油口相隔断;行程阀的阀杆被推回时,第四油口和第五油口相连通。优选的,第六油口靠近第一活塞设置。优选的,第一导向套上配装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位于第九油口和第一有杆腔之间。优选的,第一活塞上设置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能位于第二油口和第一导向套之间。优选的,所述行程控制阀包括阀座,阀座上设有阀杆,阀杆的端部能从第一活塞杆的侧壁中伸入第一有杆腔中,阀杆上开设有过油孔,过油孔控制第八油口的通断;第一活塞杆中开设阀腔,阀座配装在阀腔中,阀座的后端通过弹性体连接在第一活塞杆上。优选的,阀座的前端呈锥面结构。优选的,第八油口还连通阀座后端的阀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多油缸顺序伸缩机构,包括前侧油缸和后端油缸,后端油缸包括第二缸筒,第二缸筒的筒口上配装第二导向套,第二缸筒内配装第二活塞,第二活塞上设有第二活塞杆,第二活塞杆从第二导向套中伸出,第二活塞将第二缸筒的内腔分割成第二有杆腔和第二无杆腔,第二缸筒上开设第十油口和第十一油口,第十油口与无杆腔相连通,第十一油口与有杆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油缸为上述能可靠顺序伸缩的油缸,端盖与第二缸筒相固定连接,第二活塞杆上设有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能碰触行程阀的阀杆,第三油口与第十油口相连通,第四油口与第十一油口相连通。优选的,所述前侧油缸由两台以上的油缸级联而成,前级油缸的端盖与后级油缸的第一缸筒相固定连接,后级油缸的端盖上设置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能碰触前级油缸中行程阀的阀杆,前级油缸的第三油口与后级油缸的第一油口相连通,前级油缸的第四油口与后级油缸的第二油口和第九油口相连通;后端油缸连接在前侧油缸中的最后级油缸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包括多油缸顺序伸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油缸顺序伸缩机构为上述多油缸顺序伸缩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第一活塞杆上设置了行程控制阀,而行程控制阀在第一有杆腔中处于关闭状态、在导向套处处于开启状态,从而可以通过行程控制阀的位置来自动控制第八油口的通断,确保第一活塞杆完全伸出后,第八油口才能为下一油缸的无杆腔供油;并通过行程阀实现有杆腔油路的切换,使得下一油缸的活塞杆完全缩回后才接通上一油缸的有杆腔,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所有杆腔同时被接通或者所有无杆腔同时被接通的现象,从而在实现可靠地顺序伸缩的同时,各油缸处于自由工作状态,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2、由于第六油口靠近第一活塞设置,能够在第二油口被封堵后为有杆腔提供回油通路,使得第一活塞杆完全伸出,并且也能在有杆腔极小的情况下,仍能为其注油,保证其顺利回缩。3、由于第一导向套上配装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位于第九油口和第一有杆腔之间,一方面能够防断第九油口与有杆腔间的油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可靠顺序伸缩的油缸,包括第一缸筒,第一缸筒的筒口上配装第一导向套,第一缸筒内配装第一活塞,第一活塞上设有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具有从第一导向套中伸出的伸出段,第一活塞将第一缸筒的内腔分割成第一有杆腔和第一无杆腔,第一缸筒上开设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第一油口与第一无杆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段上设置端盖,端盖上开设贯通端盖的第三油口、第四油口和第五油口;第一活塞杆上开设第六油口和第七油口,第六油口和第七油口均连通第一活塞杆的外壁,第一活塞和第一活塞杆中开设第八油口,第一活塞杆中开设空腔,空腔中设有第一过油管和第二过油管,第一过油管连通第八油口和第三油口,第二过油管连通第七油口和第四油口,第五油口和第六油口均连通空腔;第一活塞杆上设置行程控制阀,行程控制阀控制第八油口的通断,行程控制阀在第一有杆腔中处于关闭状态、在导向套处处于开启状态;第一导向套的内壁上开设环形沟槽,第一导向套上开设连通第一导向套外壁的第九油口,第九油口与环形沟槽相连通,第一活塞与第一导向套相接时,第一活塞能完全封堵住第二油口;第二油口被封堵时,第七油口能与环形沟槽相连通,第六油口仍能连通第一有杆腔;第四油口和第五油口之间设置行程阀,行程阀的阀杆处于自然伸出状态时,第四油口和第五油口相隔断;行程阀的阀杆被推回时,第四油口和第五油口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可靠顺序伸缩的油缸,包括第一缸筒,第一缸筒的筒口上配装第一导向套,第一缸筒内配装第一活塞,第一活塞上设有第一活塞杆,第一活塞杆具有从第一导向套中伸出的伸出段,第一活塞将第一缸筒的内腔分割成第一有杆腔和第一无杆腔,第一缸筒上开设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第一油口与第一无杆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段上设置端盖,端盖上开设贯通端盖的第三油口、第四油口和第五油口;第一活塞杆上开设第六油口和第七油口,第六油口和第七油口均连通第一活塞杆的外壁,第一活塞和第一活塞杆中开设第八油口,第一活塞杆中开设空腔,空腔中设有第一过油管和第二过油管,第一过油管连通第八油口和第三油口,第二过油管连通第七油口和第四油口,第五油口和第六油口均连通空腔;第一活塞杆上设置行程控制阀,行程控制阀控制第八油口的通断,行程控制阀在第一有杆腔中处于关闭状态、在导向套处处于开启状态;第一导向套的内壁上开设环形沟槽,第一导向套上开设连通第一导向套外壁的第九油口,第九油口与环形沟槽相连通,第一活塞与第一导向套相接时,第一活塞能完全封堵住第二油口;第二油口被封堵时,第七油口能与环形沟槽相连通,第六油口仍能连通第一有杆腔;第四油口和第五油口之间设置行程阀,行程阀的阀杆处于自然伸出状态时,第四油口和第五油口相隔断;行程阀的阀杆被推回时,第四油口和第五油口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可靠顺序伸缩的油缸,其特征在于:第六油口靠近第一活塞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可靠顺序伸缩的油缸,其特征在于:第一导向套上配装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位于第九油口和第一有杆腔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可靠顺序伸缩的油缸,其特征在于:第一活塞上设置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能位于第二油口和第一导向套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飞刘望球蔡汉春杨啸涛李兴华陈泽鹏董武垣
申请(专利权)人:韶关市起重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