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肿瘤靶向的pH和氧化还原双重响应的大分子纳米前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152425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6 16: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CD44受体肿瘤靶向的pH和氧化还原双重响应的大分子纳米前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分子纳米前药的分子结构如通式(1)所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肿瘤靶向的pH和氧化还原双重响应的大分子纳米前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CD44受体肿瘤靶向的pH和氧化还原双重响应的大分子纳米前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化疗仍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但化疗的毒副作用常常导致化疗效果不尽如人意(AdvancedDrugDeliveryReviews.2011,63,136-151)。使用聚合物纳米递药系统将药物精准输送至肿瘤组织的给药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小化学药的毒副作用,进而改善化疗效果。要达到精准输药之目的,则可以在载药聚合物纳米粒的表面键合上肿瘤靶向分子,其就能以“主动靶向”的方式特异性地识别并渗透入肿瘤组织(ChemicalReviews.2018,118,6844-6892)。当这种“主动靶向”的载药聚合物纳米粒被肿瘤组织吸收后,纳米粒以内吞的方式进入肿瘤细胞,再进入溶酶体并释放药物至细胞质或细胞核。肿瘤细胞的生理条件参数低于正常的组织细胞,例如,肿瘤细胞的酸性高于正常细胞、细胞质内的还原性谷胱甘肽(GSH)的浓度高于正常细胞。因此,通过分子设计手段在“主动靶向”的聚合物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肿瘤靶向的pH和氧化还原双重响应的大分子纳米前药,其特征在于分子结构如通式(1)所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肿瘤靶向的pH和氧化还原双重响应的大分子纳米前药,其特征在于分子结构如通式(1)所示:其中,中的至少一种;通式(1)中,m和n分别为侧链肽链的聚合度,x为透明质酸的重复单元数;R1为苯基时,R2为乙酰基;R1为叔丁氧基时,R2为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靶向的pH和氧化还原双重响应的大分子纳米前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分子前药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纳米颗粒,具体过程如下:将所述大分子纳米前药溶于DMSO溶液,浓度为1.0-25.0mg/mL,装入透析袋,室温条件下在水中透析,得到自组装的纳米颗粒。3.一种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肿瘤靶向的pH和氧化还原双重响应的大分子纳米前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合成末端叠氮修饰的透明质酸;(2)合成侧链含呋喃环的谷氨酸酯;(3)制备步骤(2)中谷氨酸酯相应的N-羧基环内酸酐单体;(4)合成末端含有炔基和二硫键、侧链含有呋喃的疏水多肽;(5)合成“透明质酸-多肽”两亲性嵌段共聚物;(6)合成含酰腙结构的6-马来酰亚胺化前药分子;(7)使用Diels-Alder反应,将步骤(6)的前药分子接枝到多肽侧链,得到大分子前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肿瘤靶向的pH和氧化还原双重响应的大分子纳米前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为利用叠氮丙胺与透明质酸链端的醛基之间的还原胺反应得到;所用透明质酸与叠氮丙胺的摩尔比为1:40-1:80;反应时间为48-240h。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肿瘤靶向的pH和氧化还原双重响应的大分子纳米前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为谷氨酸、5-氯甲基2-呋喃甲酸乙酯在谷氨酸螯合铜、1,1,3,3-四甲基胍催化下反应得到;所用谷氨酸螯合铜、谷氨酸、5-氯甲-2-呋喃甲酸乙酯和1,1,3,3-四甲基胍的摩尔比为1:1.8:5:4-1:2.2:7:5。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玉刚刘厚赫叶国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