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前药共组装纳米靶向给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46870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肿瘤联合化疗的双前药共组装纳米靶向给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该双前药共组装纳米靶向给药系统是由具有CD44受体靶向的透明质酸‑顺铂(HA‑CDDP)前药和具有胶束自组装特性的聚苯乙烯‑二甲双胍(PMet)前药通过静电结合共组装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突破了传统的两药采用物理共包载以及采用一种聚合物前药自组装并物理包载另一种药物小分子的共递送模式,可实现联用药物以最佳比例精确、高效共载,肿瘤靶向共递药和胞内酶解同步释放顺铂和二甲双胍,提高两药联用的协同抗肿瘤功效。

A dual-prodrug co-assembly nano-targeted drug delivery system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ual-prodrug co-assembly nano-targeting drug delivery system for cancer combined chemotherapy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dual-prodrug co-assembly nano-targeting drug delivery system is composed of hyaluronic acid cisplatin (HA CDDP) prodrug with CD44 receptor targeting and polystyrene metformin (PMet) with micellar self-assembly characteristics. The prodrug is assembled by electrostatic combination. The invention breaks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co-delivery mode of two drugs using physical Co-loading and self-assembly of a polymer prodrug and physical co-delivery mode of another small drug molecule. It can realize co-delivery of drugs in the optimal proportion, accurately and efficiently, and simultaneously release cisplatin and metformin by tumor targeting co-delivery drugs and intracellular enzymatic hydrolysis. Synergistic anti-tumor effect of combination of dru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前药共组装纳米靶向给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及药物制剂新剂型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肿瘤联合化疗的双前药共组装纳米靶向给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肺癌的发病机制很复杂,其死亡率居于恶性肿瘤之首。顺铂(Cisplatin,CDDP)是临床治疗癌症的一线药物,其毒性及耐药性限制了有效治疗剂量的使用,从而进一步限制了药物疗效。因此,探索多效应协同的药物联用策略是CDDP临床联合治疗肺癌的有效手段。降糖药二甲双胍(Metformin,MET)可通过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抑制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凋亡进而发挥化疗效应。研究表明,二甲双胍可联合CDDP发挥协同抗肿瘤效应。但是在临床联合化疗中,CDDP和MET均是以药物小分子形式用药,由于它们具有不同的药动学特征,全身给药后会经历不同的药动学行为和分布过程,因此药物很难保持其联用比例蓄积于肿瘤组织并递送至肿瘤细胞,将很难获得理想的联用效果。纳米给药系统结合药物协同治疗可实现联用药物共携载,并使联用药物保持纳米给药系统的药动学特征,确保其从给药开始到进入肿瘤细胞都能维持联用比例,实现精确联合化疗。两药物理共包载是纳米给药系统最常用的共载药方式,但由于CDDP和MET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直接物理包载在实现联用药物同时高效负载、以及控制两药联用比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采用物理包载与化学键合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药物共载是目前聚合物胶束共载药的主要策略。该共载方式是将一种药物键合到聚合物上形成两亲性前药,另一种药物则包载在聚合物-药物形成的前药胶束中。但是,CDDP为脂水难溶性药物,MET为水溶性药物,两药理化性质差异大,采用一种聚合物前药自组装包载另一种药物小分子的共载药方式也不适合CDDP和MET的共载。因此,CDDP和MET两药的共包载及体内共递送为其纳米联合化疗带来了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能够实现CDDP和MET精确共载,从而实现药物在体内的靶向共递送,并在胞内酶解同步释放CDDP和MET,最终达到CDDP和MET高效协同抗肿瘤,并降低药物毒性和耐药性的双前药共组装纳米靶向给药系统。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双前药共组装纳米靶向给药系统。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前药共组装纳米靶向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双前药共组装纳米靶向给药系统是由具有CD44受体靶向的透明质酸-顺铂(HA-CDDP)前药和具有胶束自组装特性的聚苯乙烯-二甲双胍(PMet)前药通过静电结合共组装而成。所述顺铂占该纳米给药系统总重的2.5%~25%,二甲双胍占该纳米给药系统总重的30%~60%。所述透明质酸-顺铂前药的分子结构为:所述聚苯乙烯-聚二甲双胍前药的分子结构为:上述双前药共组装纳米靶向给药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步骤包括:1)合成透明质酸-顺铂前药:首先将顺铂与硝酸银溶于水中,在避光、磁力搅拌条件下反应,后离心分离、过滤得到顺铂中间体,然后加入透明质酸水溶液继续反应,所得反应液经透析、冷冻干燥即得透明质酸-顺铂冻干粉末;2)合成聚苯乙烯-聚二甲双胍前药:将二甲双胍与聚苯乙烯氯、N,N-二异丙基乙胺中共溶于二甲基亚砜中,在80~160℃油浴条件下搅拌反应,之后将反应液透析、冷冻干燥即得聚苯乙烯-聚二甲双胍前药粉末;3)双前药纳米靶向给药系统的制备:将上述过程2)所述的聚苯乙烯-聚二甲双胍前药通过薄膜分散法或透析法制备成聚苯乙烯-聚二甲双胍前药胶束,然后将其与透明质酸-顺铂前药在水性介质中静电复合,形成双前药共组装纳米靶向给药系统。过程1)中,所述顺铂与硝酸银的质量比为1:0.2~5,顺铂中间体与透明质酸的质量比为1:5~20,其中透明质酸的分子量为1×103~1×105Da,透明质酸-顺铂前药中顺铂的接枝含量为3%~30%。过程2)中,所述聚苯乙烯氯、二甲双胍和N,N-二异丙基乙胺的质量比为1:2~30。所述聚苯乙烯氯的制备过程为:将4-苯乙烯氯、4-氰基-4-(硫代苯甲酰)戊酸和偶氮二异丁腈置于装有少量无水四氢呋喃的反应瓶中,将反应瓶在液氮中反复冻融-抽真空-通氮气1-6次后,将反应液于70~120℃油浴、氮气保护下磁力搅拌反应8~40h,氮气吹干反应溶剂,加入石油醚纯化沉淀反应液1~5次,即得。所述4-苯乙烯氯、4-氰基-4-(硫代苯甲酰)戊酸和偶氮二异丁腈的质量比为1:0.005~0.05:0.0005~0.01。所述的聚苯乙烯-聚二甲双胍中苯乙烯氯的转化率为50~90%,聚合度为20~80个二甲双胍分子,二甲双胍的含量为25~65%。过程2)中,所述反应液透析是指先将反应液用10~200mmol/L盐酸溶液透析1~5天,再用蒸馏水透析1~5天。过程3)中,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聚苯乙烯-聚二聚甲双胍前药胶束,并静电复合透明质酸-顺铂前药,制备双前药共组装纳米靶向给药系统的步骤如下:1)将聚苯乙烯-聚二甲双胍前药溶于有机溶剂,之后经氮气吹干、真空干燥除去残余有机溶剂,形成聚合物薄膜,加入pH7.2~7.5、浓度为10~100mmol/L的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Hepes)缓冲溶液,使聚合物薄膜完全溶解并均匀分散,即得聚苯乙烯-聚二甲双胍前药胶束溶液;2)将透明质酸-顺铂前药溶于水中,加入步骤1)所得的聚苯乙烯-聚二甲双胍前药胶束溶液,用枪头轻轻吹打均匀,静置5~50min,即得双前药共组装纳米靶向给药系统。过程3)中,采用透析法制备聚苯乙烯-聚二甲双胍前药聚合物胶束,并静电复合透明质酸-顺铂聚合物前药,制备双前药共组装纳米靶向给药系统的步骤如下:1)将聚苯乙烯-聚二甲双胍前药溶于有机溶剂中,置于截留分子量为1000~7000Da的透析袋内,浸入pH7.2~7.5、浓度为10~100mmol/L的Hepes缓冲溶液中透析6~36h,除去有机溶剂,收集透析袋内溶液,即得聚苯乙烯-聚二甲双胍前药胶束溶液;2)将透明质酸-顺铂前药溶于水中,加入步骤1)所得的聚苯乙烯-聚二甲双胍前药胶束溶液,用枪头轻轻吹打均匀,静置5~50min,即得双前药共组装纳米靶向给药系统。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乙醇、二氯甲烷、二甲基亚砜、四氢呋喃和乙腈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聚苯乙烯-聚二甲双胍前药与透明质酸-顺铂前药按1:0.1~5的质量比复合。本专利技术将顺铂和二甲双胍合成具有CD44受体靶向的透明质酸-顺铂(HA-CDDP)前药和具有胶束自组装特性的聚苯乙烯-二甲双胍(PMet)前药,然后利用静电结合方式将两种不同电荷性质的前药分子共组装成纳米靶向给药系统,从而实现了CDDP和MET的共载。本专利技术突破了传统的两药采用物理共包载以及采用一种聚合物前药自组装并物理包载另一种药物小分子的共递送模式,可实现联用药物以最佳比例精确、高效共载,肿瘤靶向共递药和胞内酶解同步释放顺铂和二甲双胍,提高两药联用的协同抗肿瘤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PMet前药聚合物的1HNMR图谱;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HA-CDDP前药聚合物的1HNMR图谱;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HA-CDDP/PMet双前药共组装纳米靶向给药系统的PMet自组装及HA-CDDP静电复合共组装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的不同质量比(w/w)的H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前药共组装纳米靶向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双前药共组装纳米靶向给药系统是由具有CD44受体靶向的透明质酸‑顺铂(HA‑CDDP)前药和具有胶束自组装特性的聚苯乙烯‑二甲双胍(PMet)前药通过静电结合共组装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前药共组装纳米靶向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双前药共组装纳米靶向给药系统是由具有CD44受体靶向的透明质酸-顺铂(HA-CDDP)前药和具有胶束自组装特性的聚苯乙烯-二甲双胍(PMet)前药通过静电结合共组装而成。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前药共组装纳米靶向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顺铂占该纳米给药系统总重的2.5%~25%,二甲双胍占该纳米给药系统总重的30%~60%。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前药共组装纳米靶向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质酸-顺铂前药的分子结构为: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前药共组装纳米靶向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苯乙烯-聚二甲双胍前药的分子结构为:5.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双前药共组装纳米靶向给药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工艺步骤包括:1)合成透明质酸-顺铂前药:首先将顺铂与硝酸银溶于水中,在避光、磁力搅拌条件下反应,后离心分离、过滤得到顺铂中间体,然后加入透明质酸水溶液继续反应,所得反应液经透析、冷冻干燥即得透明质酸-顺铂冻干粉末;2)合成聚苯乙烯-聚二甲双胍前药:将二甲双胍与聚苯乙烯氯、N,N-二异丙基乙胺中共溶于二甲基亚砜中,在80~160℃油浴条件下搅拌反应,之后将反应液透析、冷冻干燥即得聚苯乙烯-聚二甲双胍前药粉末;3)双前药纳米靶向给药系统的制备:将上述过程2)所述的聚苯乙烯-聚二甲双胍前药通过薄膜分散法或透析法制备成聚苯乙烯-聚二甲双胍前药胶束,然后将其与透明质酸-顺铂前药在水性介质中静电复合,形成双前药共组装纳米靶向给药系统。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前药共组装纳米靶向给药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过程1)中,所述顺铂与硝酸银的质量比为1:0.2~5,顺铂中间体与透明质酸的质量比为1:5~20。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前药共组装纳米靶向给药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过程2)中,所述聚苯乙烯氯、二甲双胍和N,N-二异丙基乙胺的质量比为1:2~30。8.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前药共组装纳米靶向给药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苯乙烯氯的制备过程为:将4-苯乙烯氯、4-氰基-4-(硫代苯甲酰)戊酸和偶氮二异丁腈置于装有少量无水四氢呋喃的反应瓶中,将反应瓶在液氮中反复冻融-抽真空-通氮气1-6次后,将反应液于70~120℃油浴、氮气保护下磁力搅拌反应8~40h,氮气吹干反应溶剂,加入石油醚纯化沉淀反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华杨彤孙悦兰杨李莉李治芳朱溶月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