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方向盘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51672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9:47
一种汽车方向盘开关,包括壳体及置于其中的电路板组件,在壳体的上表面布置有数个功能按钮,壳体的上表面还布置有活动的小面板,小面板下部的两边设有两个腰形通孔,在相应位置处的壳体中设有两个细转轴,各腰形通孔套接在对应的细转轴上活动配合,构成双向跷板式小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合理,跷板式小面板在左右方向跷动时分别以两个细转轴为转动支点,按压轻巧灵敏,操作速度快,小面板不易摇摆更稳定。并且,细转轴不在中间,小面板的中心区域面积还可以再布置其它功能按钮,开关整体布局更紧凑,面积利用更充分。

Automotive steering wheel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方向盘开关
:本技术涉及一种开关装置,特别是汽车方向盘上使用的功能控制开关。
技术介绍
:不少的汽车方向盘上安装有功能控制开关,使驾驶者双手不离开方向盘就可操作实现各种控制功能,使用更方便。由于方向盘开关上一般集成布置有多个功能按钮,采用的按钮较多是直按式和跷板式两种。普通的跷板式结构是中间连接转轴、左右两边可以翘动。但是,这种跷动方式需要按压的力度较大,行程较长,左右两边还容易摇摆。由于方向盘开关上布置的按钮较多,表面布局紧凑,跷板式结构占用的面积较大,转轴位于中间使得中心区域面积闲置,不能够再布置按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汽车方向盘开关。本技术包括壳体及置于其中的电路板组件,在壳体的上表面布置有数个功能按钮,壳体的上表面还布置有活动的小面板,小面板下部的两边设有两个腰形通孔,在相应位置处的壳体中设有两个细转轴,各腰形通孔套接在对应的细转轴上活动配合,构成双向跷板式小面板。本技术的结构合理,跷板式小面板在左右方向跷动时分别以两个细转轴为转动支点,按压轻巧灵敏,操作速度快,小面板不易摇摆更稳定。并且,细转轴不在中间,小面板的中心区域面积还可以再布置其它功能按钮,开关整体布局更紧凑,面积利用更充分。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主示意图。图2是小面板的底向立体示意图。图3是壳体的主示意图。图4是图1的A-A剖面放大示意图。图5是图4的一端下按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壳体1中布置有电路板组件2,在壳体1的上表面布置有数个功能按钮3,壳体1的上表面还布置有活动的小面板4,小面板4下部的两边设有两个腰形通孔5,在相应位置处的壳体1中设有两个细转轴6,各腰形通孔5套接在对应的细转轴6上活动配合,构成双向跷板式小面板。由于方向盘一般是双手操作,本实施例的壳体1、电路板组件2、小面板4和各功能按钮3组成的开关装置有独立的左右二套,并通过线束9互相电路连接,这样安装到方向盘上双手可以分别控制不同功能,更加方便。通常左右二套开关装置的形状左右对称,这样安装使用时更加美观,布局也合理。壳体1表面上的各功能按钮3一般采用直按式,在操作时垂直按压即可触发电路板组件2的相应控制功能。由于小面板4的中心下方没有转轴等构造,本实施例在小面板4的中心区域设有通透的安装位7,独立的拨钮8布置在安装位7中,拨钮8同样和电路板组件2的相应控制功能关联。需要跷动小面板4时,如图5所示,对小面板4一端施加垂直操作力,该端处的腰形通孔5沿着相应的细转轴6下移并关联触发电路功能,另一端的腰形通孔5和细转轴6则作为转动支点固定,形成跷板。同样,对小面板4另一端按压时,跷动过程类似,也是按动的一端下移,另一端为转动支点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方向盘开关,包括壳体及置于其中的电路板组件,在壳体的上表面布置有数个功能按钮,其特征为:壳体(1)的上表面还布置有活动的小面板(4),小面板(4)下部的两边设有两个腰形通孔(5),在相应位置处的壳体(1)中设有两个细转轴(6),各腰形通孔(5)套接在对应的细转轴(6)上活动配合,构成双向跷板式小面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方向盘开关,包括壳体及置于其中的电路板组件,在壳体的上表面布置有数个功能按钮,其特征为:壳体(1)的上表面还布置有活动的小面板(4),小面板(4)下部的两边设有两个腰形通孔(5),在相应位置处的壳体(1)中设有两个细转轴(6),各腰形通孔(5)套接在对应的细转轴(6)上活动配合,构成双向跷板式小面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昌文朱启锋刘鹏聂光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泰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