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51672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7-03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装置(10),其中,一对固定夹具(62)向基板(44)的插入方向侧延伸,并且,隔开比设置于插槽(38)设置的一对导轨(48)的第一间隔(d1)更长的第二间隔(d2)而配置于基板(44)的两面侧。一对夹具引导部(80)向基板(44)的拔出方向侧延伸,并且前端隔开比第二间隔(d2)与一对固定夹具(62)的前端的厚度相加的长度更长的第三间隔(d3)而配置于基板(44)的两面侧。

Electronic de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将基板插入向壳体的插槽而使基板侧的第一连接器与壳体内的第二连接器嵌合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在日本特开2002-246772号公报中公开有如下电子装置,具有:设置有插槽的壳体;插入于插槽的基板;设置于基板的插入方向侧的端部的第一连接器;设置于壳体内并且在基板插入插槽时与第一连接器嵌合的第二连接器;以及在壳体内向插入方向侧延伸并引导基板向插槽的插入的一对导轨。这样,以往通过使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嵌合而在插槽内固定基板。因此,在壳体或者基板产生了振动的情况下,会对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的嵌合部分(触点部分)、第二连接器和基板的焊接部分施加负荷。因此,若使用壳体以外的部件来固定插槽内的基板,则电子装置的部件件数、组装工时会增加,从而电子装置的成本提高。另一方面,在利用导轨固定插槽内的基板的情况下,基板的与导轨的接触部分会摩擦,从而使基板产生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固定插入于壳体的插槽的基板而确保耐振动性的电子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方式是具备壳体、基板、第一连接器、面板、第二连接器、一对导轨、一对固定夹具以及一对夹具引导部的电子装置。在上述壳体设置有插槽,上述基板插入于上述插槽。上述第一连接器设置于上述基板的插入方向侧的端部。上述面板设置于与上述插入方向相反的上述基板的拔出方向侧的端部,并且支撑上述基板。上述第二连接器设置于上述壳体内,并且在上述基板插入到上述插槽时与上述第一连接器嵌合。上述一对导轨设置于上述插槽,为了引导上述基板向上述插槽的插入,在与上述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上述基板的两端部侧分别向上述插入方向侧延伸,并且隔开第一间隔而配置于上述基板的两面侧。上述一对固定夹具设置于上述面板,为了将上述基板固定于上述插槽,在上述基板的上述两端部侧分别向上述插入方向侧延伸,并且隔开比上述第一间隔更长的第二间隔而配置于上述基板的两面侧。上述一对夹具引导部设置于上述一对导轨的上述拔出方向侧,为了在将上述基板插入于上述插槽时,使上述一对固定夹具弹性变形而固定上述基板,在上述基板的上述两端部侧分别向上述拔出方向侧延伸,并且前端隔开比上述第二间隔与上述一对固定夹具的前端的厚度相加的长度更长的第三间隔而配置于上述基板的两面侧。根据本专利技术,在将基板插入插槽时,经由面板与基板设置为一体的一对固定夹具插入于一对夹具引导部与基板之间。一对固定夹具因一对夹具引导部而向基板的两面侧弹性变形,因此基板被一对夹具引导部和一对固定夹具在基板的两面侧按压。其结果,能够可靠地固定插入于壳体的插槽的基板,确保耐振动性。通过参照附图说明的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上述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会容易理解。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图1的电子装置的局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简要地图示了基板向插槽的插入的立体图。图4是简要地图示了基板向插槽的插入的侧视图。图5是俯视上图示了基板向插槽的插入的概念图。具体实施方式列举适当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详细地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简要结构]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0例如应用于显示器12和用于控制未图示的工业机械(机床、机器人、注射成形机、线放电加工机等)的控制装置。显示器12是具有配置于前表面14的未图示的显示画面的液晶显示单元。显示器12也可以是其他种类的显示单元。图1图示了将电子装置10应用于CNC(计算机数值控制)的机床的数值控制装置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显示器12设置于机床的操作面板。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根据从正面观察显示器12的显示画面的方向,对上下、左右以及前后的方向进行说明。在显示器12的与前表面14相反的背面16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有电子装置10和能够与未图示的外部装置连接的用户接口单元18。在这种情况下,在显示器12的背面16的上侧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有电子装置10。另外,在显示器12的背面16的下侧的角部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有用户接口单元18。电子装置10具有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显示器12的背面16的箱型的壳体20。壳体20的底面22与显示器12的背面16对置。在壳体20的与底面22邻接的侧面中的靠近用户接口单元18的上下方向的侧面24,收纳用于对壳体20内进行冷却的两个风扇26的风扇单元28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壳体20。此外,在风扇单元28至少收纳一个风扇26即可。如图1~图5所示,电子装置10具有:壳体20;收纳于壳体20内并控制显示器12和工业机械的控制部30;以及收纳于壳体20内并连接于控制部30的背板32。在壳体20中,在与底面22邻接的侧面中的与供风扇单元28安装的侧面24邻接的下侧的侧面(下表面34)形成有形状或者大小不同的多个开口36。在壳体20内形成有从各个开口36沿着与供风扇单元28安装的侧面24平行的上下方向延伸的多个插槽38。即,在壳体20内,多个分隔板42从与显示器12的背面16相反的顶板40朝向底面22延伸。由此,壳体20内被分割成多个空间。被分割的多个空间分别形成为插槽38,各个插槽38的下表面34侧形成为开口36。因此,所有的插槽38设置于壳体20的下表面34。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进一步设置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多个分隔板,在前后方向上分割壳体20内的空间,由此形成多个插槽38。如图1、图2、图4以及图5所示,背板32是与构成控制部30的多个基板44连接的连接基板。背板32在壳体20内的上方向(基板44的插入方向)的里侧,即在多个插槽38的上方向的里侧,与壳体20的上侧的侧面(上表面46)平行,并且与底面22垂直配置。背板32经由未图示的连接器与显示器12连接。如图1~图5所示,控制部30具有多个基板44,该多个基板44以能够插拔的方式分别收纳于多个插槽38。多个基板44能够搭载未图示的电子部件。此外,多个插槽38(开口36)的形状或者大小互不相同,因此多个基板44分别以能够插入相应的插槽38的方式,具有与开口36的形状或者大小对应的形状或者大小。在图1~图5中,作为一个例子,图示了相对于一个插槽38插拔相应的基板44的情况。另外,在图3~图5中,为了便于说明,省略图示一部分的结构。在壳体20内,在各个插槽38的左右两侧(沿着与插入方向交叉的左右方向的基板44的两端部侧)分别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一对导轨48。一对导轨48在分隔板42和形成壳体20的侧面的内壁中,在壳体20的前后方向(基板44的两面侧)隔开第一间隔d1进行设置。由此,一对导轨48能够在插入于插槽38的基板44的两端部嵌入一对导轨48之间的槽的状态下,将基板44沿着插入方向引导至背板32。另外,由于使用一对导轨48,因此不需要将基板44插入插槽38时的基板44的向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的定位。在基板44的背板32侧的端部(基板44的插入方向侧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器50。另外,在背板32设置有基板44分别插入于多个插槽38时与第一连接器50嵌合的多个第二连接器52。由此,收纳于插槽38的基板44能够经由嵌合状态的第一连接器50和第二连接器52以及背板32来控制显示器12。此外,在图1中,针对一个插槽38的部分,利用虚线等图示了插拔基板44的情况下的插槽38内的结构。另外,在与插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其设置有插槽;基板,其插入于所述插槽;第一连接器,其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插入方向侧的端部;面板,其设置于与所述插入方向相反的所述基板的拔出方向侧的端部,并支撑所述基板;第二连接器,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且在所述基板插入于所述插槽时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嵌合;一对导轨,其设置于所述插槽,为了引导所述基板向所述插槽的插入,在与所述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的所述基板的两端部侧分别向所述插入方向侧延伸,并且隔开第一间隔而配置于所述基板的两面侧;一对固定夹具,其设置于所述面板,为了将所述基板固定于所述插槽,在所述基板的所述两端部侧分别向所述插入方向侧延伸,并且隔开比所述第一间隔更长的第二间隔而配置于所述基板的两面侧;以及一对夹具引导部,其设置于所述一对导轨的所述拔出方向侧,为了在将所述基板插入所述插槽时,使所述一对固定夹具弹性变形而固定所述基板,在所述基板的所述两端部侧分别向所述拔出方向侧延伸,并且前端隔开比所述第二间隔与所述一对固定夹具的前端的厚度相加的长度更长的第三间隔而配置于所述基板的两面侧。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2.25 JP 2017-247799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其设置有插槽;基板,其插入于所述插槽;第一连接器,其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插入方向侧的端部;面板,其设置于与所述插入方向相反的所述基板的拔出方向侧的端部,并支撑所述基板;第二连接器,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且在所述基板插入于所述插槽时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嵌合;一对导轨,其设置于所述插槽,为了引导所述基板向所述插槽的插入,在与所述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的所述基板的两端部侧分别向所述插入方向侧延伸,并且隔开第一间隔而配置于所述基板的两面侧;一对固定夹具,其设置于所述面板,为了将所述基板固定于所述插槽,在所述基板的所述两端部侧分别向所述插入方向侧延伸,并且隔开比所述第一间隔更长的第二间隔而配置于所述基板的两面侧;以及一对夹具引导部,其设置于所述一对导轨的所述拔出方向侧,为了在将所述基板插入所述插槽时,使所述一对固定夹具弹性变形而固定所述基板,在所述基板的所述两端部侧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浦大介
申请(专利权)人:发那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