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9411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1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冷却设备技术领域,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冷却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冷却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冷却装置包括壳体、喷水机构和风冷机构。壳体包括内壳体以及固定连接在内壳体外的外壳体,内壳体具备冷却腔,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被冷却液的容纳腔,容纳腔环绕在冷却腔外。喷水机构包括相互连通的供水管和喷水管,供水管与喷水管可转动地连接,供水管位于壳体外,喷水管设置在冷却腔内。风冷机构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位于壳体外,出风口位于冷却腔内。由于喷水管与供水管可转动地连接,在工作过程中,喷水管发生转动,使冷却水更均匀地喷射到内壳体上,提高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冷却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冷却装置的冷却原理主要有三种:1.风冷,通过设置散热片增大散热面积或设置风机加快空气流速实现;2.水冷,通过与水进行热交换实现冷却;3.蒸发冷却,利用水蒸发吸热的原理实现冷却。但现有的冷却装置采用风冷达到冷却目的时,制冷量较低,有时甚至达不到冷却的效果;采用水冷时,存在耗水量多的问题;采用蒸发冷却时,通常是向被冷却管道上面喷洒水,通过自然蒸发吸热或采用机械通风进行辅助蒸发冷却,但存在冷却不均匀及通风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冷却装置,以改善现有技术中的冷却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冷却装置,其包括壳体、喷水机构和风冷机构;壳体包括内壳体和与内壳体固定连接的外壳体;内壳体具备冷却腔;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被冷却液的容纳腔;容纳腔环绕冷却腔设置;喷水机构包括供水管和喷水管;供水管位于壳体外;喷水管设置在冷却腔内;供水管与喷水管可转动地连接;风冷机构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位于壳体外;出风口位于冷却腔内。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喷水管上沿喷水管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喷水孔。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喷水管包括直管部和绕设在直管部外的螺旋部,直管部与螺旋部连通;沿螺旋部的螺旋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喷水孔。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壳体的下端连接有储水箱,储水箱与冷却腔连通。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储水箱与供水管连通,用于为供水管供水;供水管上设置有水泵。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储水箱与壳体可拆卸地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喷水管与出风口分别位于冷却腔的两端。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出气口与冷却腔连通。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出气口处设置有密封盖,密封盖与出气口螺纹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喷水管与壳体之间设置有轴承。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冷却装置,其包括壳体、喷水机构和风冷机构。壳体包括内壳体以及固定连接在内壳体外的外壳体,内壳体具备冷却腔,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被冷却液的容纳腔,容纳腔环绕在冷却腔外。喷水机构包括相互连通的供水管和喷水管,供水管与喷水管可转动地连接,供水管位于壳体外,喷水管设置在冷却腔内。风冷机构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位于壳体外,出风口位于冷却腔内。由于喷水管与供水管可转动地连接,在工作过程中,喷水管发生转动,使冷却水更均匀地喷射到内壳体上,提高冷却效果。风冷装置提供的高速流动的空气则可以加速冷却水蒸发,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冷却装置在第一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冷却装置在第二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冷却装置中喷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Ⅳ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1中Ⅴ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标:010-冷却装置;100-壳体;110-内壳体;111-出气口;112-第二环形槽;113-密封盖;120-外壳体;121-冷却入口;122-冷却出口;130-冷却腔;140-容纳腔;150-连接部;200-喷水机构;210-供水管;220-喷水管;221-直管部;222-螺旋部;223-喷水口;230-水泵;240-旋转接头;300-风冷机构;310-空压机;320-通风管;330-进风口;340-出风口;400-储水箱;510-轴承;520-轴承盖;521-第一环形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实施例1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冷却装置010在第一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冷却装置010在第二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冷却装置010,其包括壳体100、喷水机构200和风冷机构300。壳体100包括内壳体110以及固定连接在内壳体110外的外壳体120,内壳体110具备冷却腔130,内壳体110与外壳体120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被冷却液的容纳腔140,容纳腔140环绕设置在冷却腔130外。喷水机构200包括相互连通的供水管210和喷水管220,供水管210与喷水管220可转动地连接,供水管210位于壳体100外,喷水管220设置在冷却腔130内。风冷机构300具有进风口330和出风口340,进风口330位于壳体100外,出风口340位于冷却腔130内。喷水管220喷出的冷却水在接触到内壳体110的内壁面时,部分冷却水蒸发吸走容纳腔140中被冷却液的热量,使得被冷却液的温度快速降低。同时,风冷机构300的出风口340设置在冷却腔130中,辅助蒸发,提高了通风蒸发效率。由于喷水管220与供水管210可转动地连接,在工作过程中,喷水管220会发生转动,使冷却水更加均匀地喷射到内壳体110上,提高冷却效果。下面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冷却装置010进行进一步说明: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内壳体110与外壳体120为同轴设置的圆柱状壳体100类工件。内壳体110围设形成圆柱状的冷却腔130。外壳体120固定套设在内壳体110外,与内壳体110之间形成柱环状容纳腔140。外壳体120上还设置有用于连通容纳腔140与外界的冷却出口122和冷却入口121,冷却出口122和冷却入口121的轴线均垂直容纳腔140的轴线设置。被冷却液通过冷却入口121进入容纳腔140,被冷却后通过冷却出口122离开冷却装置010。需要说明的,在本实施例中,内壳体110与外壳体120构成了圆柱形的壳体100,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将壳体100设置为其他形状,例如方形。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冷却出口122设置在壳体100的上端,冷却入口121设置在壳体100的下端。被冷却液由冷却入口121进入容纳腔140后,需要在容纳腔140中停留足够的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喷水机构和风冷机构;所述壳体包括内壳体和与所述内壳体固定连接的外壳体;所述内壳体具备冷却腔;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被冷却液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环绕所述冷却腔设置;所述喷水机构包括供水管和喷水管;所述供水管位于所述壳体外;所述喷水管设置在所述冷却腔内;所述供水管与所述喷水管可转动地连接;所述风冷机构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壳体外;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冷却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喷水机构和风冷机构;所述壳体包括内壳体和与所述内壳体固定连接的外壳体;所述内壳体具备冷却腔;所述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形成用于容纳被冷却液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环绕所述冷却腔设置;所述喷水机构包括供水管和喷水管;所述供水管位于所述壳体外;所述喷水管设置在所述冷却腔内;所述供水管与所述喷水管可转动地连接;所述风冷机构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位于所述壳体外;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冷却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管上沿所述喷水管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喷水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管包括直管部和绕设在所述直管部外的螺旋部,所述直管部与所述螺旋部连通;沿所述螺旋部的螺旋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霞程世红刘纯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