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波形梁护栏吸能防撞端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91312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波形梁护栏吸能防撞端头结构,包括吸能端头、护栏端部,所述吸能端头包括吸能压缩槽、导向框架、防撞板、托架,所述护栏端部包括立柱、护栏板、端部锚固装置,所述吸能压缩槽与导向框架焊接,所述防撞板下部与吸能压缩槽焊接,所述防撞板侧面与导向框架焊接,所述立柱与导向框架通过托架和螺栓连接,所述护栏板压缩的一端穿入吸能压缩槽开口较大的一端,从吸能压缩槽开口较小的一端穿出,通过端部锚固装置与路面锚固,所述护栏板未压缩的一端穿过导向框架并与立柱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改进了原有波形梁护栏端头易插入车体和易侧翻的缺陷;波形梁护栏端头兼具防撞、导向、缓冲性能;安装方便,且减少工程造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波形梁护栏吸能防撞端头结构
本技术涉及公路交通安全设施领域波形梁护栏端部防撞端头缓冲设施,特别涉及一种波形梁护栏吸能防撞端头。
技术介绍
波形梁护栏端头是安装在波形梁护栏起点的一种防护结构,主要作用是降低由于车辆撞击护栏端部可能给乘员造成的伤害程度。目前我国高速公路上普遍采用的波形梁护栏端头有两种形式,一种为圆头式,一种为地锚式。这两种端头处理方式简单,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对于圆头式端头来说,事故车辆碰撞端头时,主要隐患在于护栏板可能穿刺车体,直接威胁乘员生命;对于正碰地锚式端头来说,车辆会沿斜置的波形梁爬升,虽然避免护栏板穿透车厢,但车辆极易发生侧翻甚至翻滚,同样给乘员带来危险。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波形梁护栏吸能防撞端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波形梁护栏吸能防撞端头,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一种波形梁护栏吸能防撞端头,包括吸能端头、护栏端部,所述吸能端头包括吸能压缩槽、导向框架1、防撞板、托架,所述护栏端部包括立柱、护栏板、端部锚固装置,所述吸能压缩槽与导向框架1焊接,所述防撞板下部与吸能压缩槽焊接,所述防撞板侧面与导向框架1焊接,所述立柱与导向框架1通过托架和螺栓连接,所述护栏板为局部经过压缩变形制成,所述护栏板压缩的一端穿入吸能压缩槽开口较大的一端,从吸能压缩槽开口较小的一端穿出,通过端部锚固装置与路面锚固,所述护栏板未压缩的一端穿过导向框架1并与立柱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吸能压缩槽是四面封闭的折线形变截面管状结构,所述吸能压缩槽上部为上压缩板,下部为下压缩板,所述上压缩板、下压缩板通过限位板连接,所述上压缩板上方、下压缩板下压缩板下方与导向框架1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框架1由上固定型钢、下固定型钢、连接板焊接组成,所述上固定型钢、下固定型钢为槽钢或角钢中的一种且开口方向背对行车道,所述上固定型钢、下固定型钢通过连接板焊接连接,所述上固定型钢下方、下固定型钢上方与压缩槽焊接。进一步的,所述护栏端部包括至少两个以上立柱结构,所述立柱为可倒伏立柱、塑料结构、木质结构、可断裂结构中的一种。进一步的,所述可倒伏立柱包括立柱基础段、立柱倒伏段、旋转构件,所述立柱基础段和立柱倒伏段通过旋转构件进行转向连接,所述可倒伏立柱为设计的槽钢、矩形管、工字钢中的一种,所述旋转构件为螺栓或柱形钢构件。进一步的,所述护栏板经过压缩的一段为压缩引导段,所述压缩引导段形状与压缩槽的截面变化相匹配,所述压缩引导段的板面上有至少一个引导槽。进一步的,所述端部锚固装置由连接件、锚固件、端部锚固基础组成,所述连接件与立柱连接,所述锚固件与压缩引导段连接,所述端部锚固基础与路面锚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通过合理设计,改进了原有波形梁护栏端头易插入车体和易侧翻的缺陷;(2)使波形梁护栏端头兼具防撞、导向、缓冲性能;(3)使波形梁护栏端头安装方便,且减少工程造价。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所述实施例1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吸能端头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吸能压缩槽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压缩引导板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可倒伏立柱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端部锚固装置示意图。图中:1、导向框架;2、端部锚固装置;3、立柱;4、护栏板;5、压缩引导段;6、上固定型钢;7、防撞板;8、托架;9、连接板;10、吸能压缩槽;11、上压缩板;12、下压缩板;13、限位板;14、立柱倒伏段;15、立柱基础段;16、旋转构件;17、路面;18、连接件;19、锚固件;20、端部锚固基础;21、引导槽;22、下固定型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1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1仅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波形梁护栏吸能防撞端头,包括吸能端头、护栏端部,所述护栏端部包括立柱3、护栏板4、端部锚固装置2,所述吸能端头包括吸能压缩槽10、导向框架1、防撞板7、托架8。如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吸能端头包括吸能压缩槽10、导向框架1、防撞板7、托架8。图3为吸能压缩槽10结构图,是四面封闭的折线形变截面管状结构,一端开口大,一端开口小。所述吸能压缩槽10由两块限位板13、上压缩板11、下压缩板12组成。所述防撞板7为槽钢形状,下部与吸能压缩槽10焊接,侧面与导向框架1焊接。所述托架8为角钢形状,所述托架8分别与立柱3螺栓连接和与导向框架1焊接。所述导向框架1由上固定型钢6、下固定型钢22、连接板9焊接组成,所述上固定型钢6、下固定型钢22为槽钢或角钢中的一种且开口方向背对行车道,所述上固定型钢6、下固定型钢22通过连接板9焊接连接,所述上固定型钢6、下固定型钢22分别与上压缩板11、下压缩板12焊接。图4为护栏板4结构图,为双波形梁板局部经过压缩变形制成,经过压缩的一段为压缩引导段5,压缩引导段5形状与压缩槽10的截面变化相匹配,并设置三个引导槽21。压缩引导段5从吸能压缩槽10开口较大的一端穿入,从开口较小的一端穿出,并如图1所示,通过端部锚固装置2与路面17锚固,护栏板4未压缩的一端穿过导向框架1并与立柱3连接。如图6为端部锚固装置2,包括连接件18、锚固件19、端部锚固基础20,所述连接件18为钢板且与立柱3焊接连接,所述锚固件19为预埋螺栓用来锚固压缩引导板5的一端与路面17固定连接,所述端部锚固基础20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且一部分锚固在路面17以下,所述锚固件19预埋在端部锚固基础20钢筋混凝土结构内。立柱3应布置两个及以,如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立柱所采用的可倒伏立柱。所述可倒伏立柱包括立柱基础段15、立柱倒伏段14、旋转构件16,所述立柱基础段15和立柱倒伏段14通过旋转构件16进行转向连接,所述可倒伏立柱为设计的槽钢结构,所述旋转构件16为螺栓构件。车辆碰撞可倒伏立柱后,立柱基础段15位置不动,立柱倒伏段14通过旋转构件16向车辆行驶方向倒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波形梁护栏吸能防撞端头,包括吸能端头、护栏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端头包括吸能压缩槽(10)、导向框架(1)、防撞板(7)、托架(8),所述护栏端部包括立柱(3)、护栏板(4)、端部锚固装置(2),所述吸能压缩槽(10)与导向框架(1)焊接,所述防撞板(7)下部与吸能压缩槽(10)焊接,所述防撞板(7)侧面与导向框架(1)焊接,所述立柱(3)与导向框架(1)通过托架(8)和螺栓连接,所述护栏板(4)为局部经过压缩变形制成,所述护栏板(4)压缩的一端穿入吸能压缩槽(10)开口较大的一端,从吸能压缩槽(10)开口较小的一端穿出,通过端部锚固装置(2)与路面(17)锚固,所述护栏板(4)未压缩的一端穿过导向框架(1)并与立柱(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波形梁护栏吸能防撞端头,包括吸能端头、护栏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端头包括吸能压缩槽(10)、导向框架(1)、防撞板(7)、托架(8),所述护栏端部包括立柱(3)、护栏板(4)、端部锚固装置(2),所述吸能压缩槽(10)与导向框架(1)焊接,所述防撞板(7)下部与吸能压缩槽(10)焊接,所述防撞板(7)侧面与导向框架(1)焊接,所述立柱(3)与导向框架(1)通过托架(8)和螺栓连接,所述护栏板(4)为局部经过压缩变形制成,所述护栏板(4)压缩的一端穿入吸能压缩槽(10)开口较大的一端,从吸能压缩槽(10)开口较小的一端穿出,通过端部锚固装置(2)与路面(17)锚固,所述护栏板(4)未压缩的一端穿过导向框架(1)并与立柱(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波形梁护栏吸能防撞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压缩槽(10)是四面封闭的折线形变截面管状结构,所述吸能压缩槽(10)上部为上压缩板(11),下部为下压缩板(12),所述上压缩板(11)、下压缩板(12)通过限位板(13)连接,所述上压缩板(11)上方、下压缩板(12)下压缩板下方与导向框架(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波形梁护栏吸能防撞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框架(1)由上固定型钢(6)、下固定型钢(22)、连接板(9)焊接组成,所述上固定型钢(6)、下固定型钢(22)为槽钢或角钢中的一种且开口方向背对行车道,所述上固定型钢(6)、下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德忠邓宝杨福宇刘航龚帅郭洪亢寒晶闫书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路安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