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路防撞安全水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2557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路防撞安全水囊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护栏柱上部的第二固定块以及固定连接在护栏柱下部的第一固定块,所述护栏柱上转动连接有设置在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之间的本体,所述本体的外壁设置有排列均匀的撞击颗粒,所述本体的内部外侧设置有沿其周向布置的第一液体腔,所述第二液体腔和撞击颗粒之间设置有沿本体周向布置的气囊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本体内部的液体腔分为两个区域,同时在其之间设有充入稀有气体的气囊圈,使得该种防撞安全水囊具有更好的抗撞击能力,同时缓冲力更好,在减小了车辆碰撞受损面的同时,使得伤害达到最小化,进一步的优化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路防撞安全水囊装置
本技术涉及高速行车安全
,具体为一种高速路防撞安全水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速,我国在体现大国姿态的同时也逐步发展其硬实力,高速公路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建设的重要指标,现如今我国高速事业发展迅猛,随着私家车的普及,高速路段的安全性也逐步进入到了人们的视野中来,现有的高速路段由于行车速度较快,当发生突发交通事故时,往往车辆会被撞击的破烂不堪,同时车体的损坏也直接影响到了乘车人员的安全,如何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并提供一种更为高效的护栏安装装置成了相关设计人员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路防撞安全水囊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速路防撞安全水囊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护栏柱上部的第二固定块以及固定连接在护栏柱下部的第一固定块,所述护栏柱上转动连接有设置在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之间的本体,所述本体的中心部位设置有用于增大与护栏柱之间摩擦力的橡胶圈,所述本体的外壁设置有排列均匀的撞击颗粒,所述本体的内部外侧设置有沿其周向布置的第一液体腔,所述本体的内部内侧设置有沿其周向布置的第二液体腔,所述第二液体腔和撞击颗粒之间设置有沿本体周向布置的气囊圈。所述第一液体腔与第二液体腔的高度相同,且第一液体腔的容积是第二液体腔的一倍。所述气囊圈内充有稀有气体。所述撞击颗粒为半圆球结构,且采用橡胶材质。所述本体为圆柱结构,其高度为70cm,直径为50cm。所述第一液体腔与第二液体腔内的液体为水。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通过将本体内部的液体腔分为两个区域,同时在其之间设有充入稀有气体的气囊圈,使得该种防撞安全水囊具有更好的抗撞击能力,同时缓冲力更好,在减小了车辆碰撞受损面的同时,使得伤害达到最小化,进一步的优化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侧面剖视图。图中:1本体、2第一液体腔、3第二液体腔、4第一固定块、5第二固定块、6护栏柱、7橡胶圈、8气囊圈、9撞击颗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高速路防撞安全水囊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护栏柱6上部的第二固定块5以及固定连接在护栏柱6下部的第一固定块4,所述护栏柱6上转动连接有设置在第一固定块4和第二固定块5之间的本体1,所述本体1的中心部位设置有用于增大与护栏柱6之间摩擦力的橡胶圈7,橡胶圈7可以有效的增加摩擦阻力,在车辆撞击该装置时,具有一定摩擦力的本体1可以使得车体将大部分冲撞力施加在其装置上;所述本体1的外壁设置有排列均匀的撞击颗粒9,所述本体1的内部外侧设置有沿其周向布置的第一液体腔2,所述本体1的内部内侧设置有沿其周向布置的第二液体腔3,所述第二液体腔3和撞击颗粒9之间设置有沿本体1周向布置的气囊圈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液体腔2与第二液体腔3的高度相同,且第一液体腔2的容积是第二液体腔3的一倍,第一液体腔2作为最先接受车体碰撞的部位,当腔体容积较大时可以有效的起到防撞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气囊圈8内充有稀有气体,该种稀有气体优选使用氮气,也可以为其他稀有气体,由于氮气价格成本低,同时可以有效的稳定本体1内部的压力,当本体1收到冲击时,内部注有水的第一液体腔2会首先承受冲击力,接着会由气囊圈承受接下来的冲击力,由于采用了惰性气体,这就使得在当第一液体腔2受冲击破裂后第二液体腔3会在气囊圈8的保护下稳定一部分冲击压力,当气囊圈8冲撞完毕后,最后会有第二液体腔3接受冲击,这时的冲击力已经达到最低,由于水的阻力较大,这就使得注入水的第一液体腔2和第二液体腔3能有效的提供安全防撞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撞击颗粒9为半圆球结构,且采用橡胶材质,均匀布置在本体1的表面,当车辆发生冲撞时,可以有效的增加撞击部位与本体1之间的摩檫力,减小了车辆侧滑的几率,同时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减小冲击力的作用。进一步的,所述本体1为圆柱结构,其高度为70cm,直径为50cm,可以适用于大部分车型的车体碰撞,适用范围更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液体腔2与第二液体腔3内的液体为水,阻力较大,同时已取得,成品使用更加方便。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路防撞安全水囊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护栏柱(6)上部的第二固定块(5)以及固定连接在护栏柱(6)下部的第一固定块(4),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柱(6)上转动连接有设置在第一固定块(4)和第二固定块(5)之间的本体(1),所述本体(1)的中心部位设置有用于增大与护栏柱(6)之间摩擦力的橡胶圈(7),所述本体(1)的外壁设置有排列均匀的撞击颗粒(9),所述本体(1)的内部外侧设置有沿其周向布置的第一液体腔(2),所述本体(1)的内部内侧设置有沿其周向布置的第二液体腔(3),所述第二液体腔(3)和撞击颗粒(9)之间设置有沿本体(1)周向布置的气囊圈(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路防撞安全水囊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护栏柱(6)上部的第二固定块(5)以及固定连接在护栏柱(6)下部的第一固定块(4),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柱(6)上转动连接有设置在第一固定块(4)和第二固定块(5)之间的本体(1),所述本体(1)的中心部位设置有用于增大与护栏柱(6)之间摩擦力的橡胶圈(7),所述本体(1)的外壁设置有排列均匀的撞击颗粒(9),所述本体(1)的内部外侧设置有沿其周向布置的第一液体腔(2),所述本体(1)的内部内侧设置有沿其周向布置的第二液体腔(3),所述第二液体腔(3)和撞击颗粒(9)之间设置有沿本体(1)周向布置的气囊圈(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艳峰钟小爱蔡灏秦体进伞洪亮马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皖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