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483164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6: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冷却装置。该电池冷却装置包括:底板;盖板,其设置于底板上;冷却流道,其设置于底板和盖板之间,在冷却流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固定机构,其设置于底板的中部且环设于底板的四周,底板和盖板之间通过固定机构相连接。该电池冷却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降低生产成本,且固定机构设置于底板的中部且环设于底板的四周,固定机构遍及整个底板,提高固定连接强度,由于在底板的中部和盖板的中部进行固定连接,稳定性和可靠性较强,即使底板的尺寸很大,在中间位置也不容易出现鼓包现象,避免因鼓包减少与电池包的接触面积,保证对电池包的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冷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力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現有电池模组在使用的过程中将会产生热量,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散出,将会严重影响电池的性能及寿命。电池模组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增加额外的散热装置才能使热量散出,散热装置一般分为风冷和水冷两种,风冷的冷却效果容易根据环境而改变,且运行工作噪声较大。目前现有的水冷方式,大多是通过两块铝板钎焊而成的电池模组冷却板结构,每个单体电池表面需要和冷却板相接触,通过在冷却流道内盛装循环冷却液,以将电池内的热量带走。为了固定连接强度,需要在各个连接处都进行焊接处理,制作成本较高,且在冷却板的尺寸较大时,缺乏在冷却板中部位置的固定机构,容易出现鼓包,影响连接强度,稳定性较差,从而影响电池的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冷却装置,用于提高固定连接稳定性,制造成本低廉,电池冷却效果好。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冷却装置,包括:底板;盖板,其设置于所述底板上;冷却流道,其设置于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之间,在所述冷却流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固定机构,其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中部且环设于所述底板的四周,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之间通过所述固定机构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冷却流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中至少一个设置有所述进液管及所述出液管。作为优选,所述盖板、所述冷却流道、所述进液管及所述出液管为一体成型结构。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件,多个所述固定件均匀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流道和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流道围成的空间内,且所述固定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底板之间及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之间。作为优选,在所述冷却流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卡圈,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均穿设于所述固定卡圈并粘接于所述冷却流道上,且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均夹设于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之间。作为优选,每个所述第一流道包括多个相互连通的第一子流道,每个所述第二流道包括多个相互连通的第二子流道,且所述第一子流道连通于所述第二子流道。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加强件,所述加强件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子流道之间,且多个所述加强件环设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子流道和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子流道围成的空间内。作为优选,所述冷却流道的内壁、所述底板的外壁、所述盖板的外壁涂覆有防腐涂层,或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均采用覆膜板。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外侧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板,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盖板上。作为优选,在所述底板和所述盖板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冷却装置,通过在底板和盖板之间设置冷却流道,使得冷却液依次经过进液管、冷却流道及出液管进行冷却液的循环,以带走与其相接触的电池包的热量,实现电池包散热、冷却。同时,将底板和盖板之间通过固定机构相连接,与现有技术采用钎焊的方式相比,无需在各个连接处都进行焊接处理,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降低生产成本,且固定机构设置于底板的中部且环设于底板的四周,固定机构遍及整个底板,提高固定连接强度,由于在底板的中部和盖板的中部进行固定连接,稳定性和可靠性较强,即使底板的尺寸很大,在中间位置也不容易出现鼓包现象,避免因鼓包减少与电池包的接触面积,保证对电池包的冷却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池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池冷却装置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池冷却装置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电池冷却装置的剖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池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池冷却装置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池冷却装置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电池冷却装置的剖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电池冷却装置的剖视图。图中:1、底板;2、盖板;3、冷却流道;4、进液管;5、出液管;6、固定机构;7、防腐涂层;8、密封结构;31、第一流道;32、第二流道;33、固定卡圈;311、第一子流道;321、第二子流道;61、固定件;62、加强件;63、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冷却装置,其与电池包的表面相接触,用于电池包的冷却。如图1所示,该电池冷却装置包括:底板1、盖板2、冷却流道3及固定机构6,底板1的横截面和盖板2的横截面均为矩形结构,底板1为整个结构的基板,起到固定和支撑的作用,盖板2设置于底板1上,盖板2和底板1合拢形成基础结构。冷却流道3设置于底板1和盖板2之间,在冷却流道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液管4和出液管5,使得从进液管4进入的冷却液流经冷却流道3,之后从出液管5排出并带走电池包产生的热量,起到了对电池包冷却降温的目的。底板1和盖板2之间通过固定机构6相连接,固定机构6设置于底板1的中部且环设于底板1的四周,保证整体结构的固定连接强度。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冷却装置,通过在底板1和盖板2之间设置冷却流道3,使得冷却液依次经过进液管4、冷却流道3及出液管5进行冷却液的循环,以带走与其相接触的电池包的热量,实现电池包散热、冷却。同时,将底板1和盖板2之间通过固定机构6相连接,与现有技术采用钎焊的方式相比,无需在各个连接处都进行焊接处理,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降低生产成本,且固定机构6设置于底板1的中部且环设于底板1的四周,固定机构6遍及整个底板1,提高固定连接强度,由于在底板1的中部和盖板2的中部进行固定连接,稳定性和可靠性较强,即使底板1的尺寸很大,在中间位置也不容易出现鼓包现象,避免因鼓包减少与电池包的接触面积,保证对电池包的冷却效果。由于每个单体电池包表面需要和冷却流道3相接触,通过在冷却流道3内承装冷却液,以将电池内的热量带走,但是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盖板(2),其设置于所述底板(1)上;冷却流道(3),其设置于所述底板(1)和所述盖板(2)之间,在所述冷却流道(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液管(4)和出液管(5);固定机构(6),其设置于所述底板(1)的中部且环设于所述底板(1)的四周,所述底板(1)和所述盖板(2)之间通过所述固定机构(6)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盖板(2),其设置于所述底板(1)上;冷却流道(3),其设置于所述底板(1)和所述盖板(2)之间,在所述冷却流道(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液管(4)和出液管(5);固定机构(6),其设置于所述底板(1)的中部且环设于所述底板(1)的四周,所述底板(1)和所述盖板(2)之间通过所述固定机构(6)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道(3)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流道(31)和第二流道(32),所述第一流道(31)和所述第二流道(32)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流道(31)和所述第二流道(32)中至少一个设置有所述进液管(4)及所述出液管(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2)、所述冷却流道(3)、所述进液管(4)及所述出液管(5)为一体成型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6)包括固定件(61),多个所述固定件(61)均匀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流道(31)和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流道(32)围成的空间内,且所述固定件(61)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流道(31)和所述底板(1)之间及所述底板(1)和所述盖板(2)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却流道(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固定卡圈(33),所述进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章磊钱彬
申请(专利权)人:爱美达上海热能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