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舱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7081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9 0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身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舱结构及车辆,包括纵梁总成、防火墙总成、支撑框架总成及风窗横梁,纵梁总成包括底框以及分别相对地设置在底框上的左、右纵梁上的侧翼,风窗横梁设置在两个侧翼之间,并位于侧翼顶部的前端,风窗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翼固定连接;防火墙总成设置在两个侧翼之间,防火墙总成的顶部分别与风窗横梁的两端固定连接,底部与底框的左、右纵梁的后部固定连接;支撑框架总成设在纵梁总成的后端,支撑框架总成两端与底框的左、右纵梁的后端固定连接,中部与防火墙总成下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发动机舱结构力的传递路径及载荷传递路径的布局合理,发动机舱的轻量化设计效果明显。

Engine compartment structure and vehicl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body structure design, in particular to an engine compartment structure and a vehicle, including a longitudinal beam assembly, a firewall assembly, a support frame assembly and a wind window cross beam, a longitudinal beam assembly including a bottom frame and the left and right side beams respectively set relatively on the bottom frame, and a wind window cross beam arranged on two sides. Between, and located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top of the wing, the two ends of the cross beam of the windshield are fixed with the two sides; the firewall assembly is set between the two sides, the top part of the firewall assembly is fixed with the two ends of the cross beam of the windshield, and the bottom is fixed with the rear part of the left and right longitudinal beams of the bottom frame; the supporting frame assembly is fixed with the longitudinal beam. At the back end of the assembly, the two ends of the supporting frame assembly are fixed connected with the back end of the left and right longitudinal beams of the bottom frame, and the middle part is fixed connected with the middle part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firewall assembly. The layout of the structural force transmission path and the load transmission path of the engine compartment is reasonable, and the lightweight design effect of the engine compartment is obvio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舱结构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车身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舱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碰撞安全性和轻量化设计是目前车身设计的重要课题,也是未来的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若想提高车身的碰撞安全性能,则必然会使得车身结构过于笨重,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矛盾,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发动机舱结构主要根据底盘、发动机、各种电器件的结构及布局来设计结构和布置空间,很少能够兼顾到发动机舱的力的传递路径和载荷传递的合理性,重点区域划分也不明确,为了达到比较好的碰撞效果,很多发动机舱的结构设计过于冗余,轻量化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力的传递路径和载荷传递布局合理、重点区域划分明确且结构轻量化较好的发动机舱结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舱结构,包括纵梁总成、防火墙总成、支撑框架总成及风窗横梁,其中,所述纵梁总成包括底框以及分别相对地设置在所述底框上的左、右纵梁上的侧翼,所述风窗横梁设置在两个侧翼之间,并位于所述侧翼的顶部的前端,所述风窗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翼固定连接;所述防火墙总成设置在两个侧翼之间,所述防火墙总成的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纵梁总成、防火墙总成、支撑框架总成及风窗横梁,其中,所述纵梁总成包括底框以及分别相对地设置在所述底框上的左、右纵梁上的侧翼,所述风窗横梁设置在两个侧翼之间,并位于所述侧翼的顶部的前端,所述风窗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翼固定连接;所述防火墙总成设置在两个侧翼之间,所述防火墙总成的顶部分别与所述风窗横梁的两端固定连接,底部分别与所述底框的左、右纵梁的后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架总成设置在所述纵梁总成的后端,所述支撑框架总成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框的左、右纵梁的后端固定连接,中部与所述防火墙总成的下端的中部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纵梁总成、防火墙总成、支撑框架总成及风窗横梁,其中,所述纵梁总成包括底框以及分别相对地设置在所述底框上的左、右纵梁上的侧翼,所述风窗横梁设置在两个侧翼之间,并位于所述侧翼的顶部的前端,所述风窗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翼固定连接;所述防火墙总成设置在两个侧翼之间,所述防火墙总成的顶部分别与所述风窗横梁的两端固定连接,底部分别与所述底框的左、右纵梁的后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架总成设置在所述纵梁总成的后端,所述支撑框架总成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框的左、右纵梁的后端固定连接,中部与所述防火墙总成的下端的中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包括防撞横梁,所述左、右纵梁分别通过缓冲段固定连接在所述防撞横梁的两端,所述缓冲段向外倾斜设置,所述左、右纵梁均包括从前往后依次连接的主纵梁前段、主纵梁中一段、主纵梁中二段及主纵梁后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包括前上边梁、前上边梁连接梁上前段、前上边梁连接梁上后段、纵梁后支撑梁上段及纵梁后支撑梁下段;所述前上边梁、前上边梁连接梁上前段、前上边梁连接梁上后段、纵梁后支撑梁上段、纵梁后支撑梁下段、主纵梁中一段、主纵梁中二段及主纵梁后段首尾依次固定连接构成一个形状大致为三角形的框架结构;其中,所述主纵梁中一段、主纵梁中二段及主纵梁后段构成三角形的框架结构的底边,前上边梁、前上边梁连接梁上前段、前上边梁连接梁上后段构成三角形的框架结构的一个腰边,纵梁后支撑梁上段及纵梁后支撑梁下段构成三角形的框架结构的另一个腰边。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窗横梁包括两条横臂,两条所述横臂交叉设置构成X型结构的所述风窗横梁。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翼还包括后上边梁、前上边梁连接梁下前段、前上边梁连接梁下后段、后上边梁连接梁上段及后上边梁连接梁下段;所述前上边梁连接梁下前段及前上边梁连接梁下后段相邻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前上边梁连接梁下前段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梁上前段的中部,所述前上边梁连接梁下后段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纵梁后支撑梁上段与纵梁后支撑梁下段的连接处;所述后上边梁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前上边梁连接梁下前段及前上边梁连接梁下后段的连接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主纵梁中一段与主纵梁中二段的连接处;所述后上边梁连接梁前段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前上边梁上前段与前上边梁连接梁上后段的连接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前上边梁连接梁下前段及前上边梁连接梁下后段的连接处;所述后上边梁连接梁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前上边梁连接梁下前段及前上边梁连接梁下后段的连接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主纵梁中二段与主纵梁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琪袁焕泉陈东刘向征涂小春李晓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