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式灭火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4904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6 0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式灭火机器人,包括与控制中心进行通信的控制器7以及灭火装置4,灭火装置与机器人主体1连接,包括探测火焰并将火焰的光谱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火焰传感器5,火焰传感器5下方设置有喷嘴6,机器人主体1上方安装有烟雾感应器2,灭火装置内部存储灭火剂,灭火装置通过万向联轴器3与机器人主体1连接,万向联轴器可控制灭火装置360°转动及倾斜,可定向灭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轨道上移动,可监控的范围大;能够检测火源位置,更智能化;灭火装置可以转动,可定向灭火,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式灭火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一种灭火机器人,尤其涉及一种轨道式灭火机器人,属于机器人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公路、铁路、地铁等交通建设的高速发展,隧道的数量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隧道给我们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隧道的防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交通工具上人员密集,隧道空间狭长,一旦发生火灾,扑救困难,必定造成大量伤亡。所以高效可靠的隧道救火装置对隧道建设来讲意义重大。当前大部分的做法是在隧道环境内在每隔几十米的位置安装悬挂式超细干粉灭火器,将这种灭火器与火灾报警控制器连接,发生火灾时启动消防电源给灭火装置打开阀门,释放超细干粉灭火剂灭火。但悬挂式超细干粉灭火器具有如下缺点:1、保护面积小,保护半径3m左右,且保护面积受安装位置限制;2、安装后位置固定,只能朝一个方向喷射灭火剂;3、无法自动识别火源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满足轨道式机器人多级联动的驱动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轨道式灭火机器人,包括与控制中心进行通信的控制器7以及灭火装置4,灭火装置与机器人主体1连接,包括探测火焰并将火焰的光谱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火焰传感器5,火焰传感器5下方设置有喷嘴6,机器人主体1上方安装有烟雾感应器2,灭火装置内部存储灭火剂,灭火装置通过万向联轴器3与机器人主体1连接,万向联轴器可控制灭火装置360°转动及倾斜,可定向灭火。控制器7与喷嘴6、烟雾感应器2、火焰传感器5以及万向联轴器3分别通信连接。控制器可接受烟雾感应器2和火焰传感器5的信号,驱动万向联轴器旋转,以及控制喷嘴的开关。进一步地,火焰传感器5将检测出的火焰位置转换成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器(7)。便于与控制器连接的控制中心判断起火位置以及失火程度。进一步地,烟雾感应器2将检测出的烟雾浓度以及烟雾位置转换成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器7。便于与控制器连接的控制中心判断冒烟位置以及冒烟浓度。进一步地,控制器7安装于机器人内部,与电机8驱动连接,便于控制器控制电机的开关。进一步地,电机8驱动位于机器人主体1上方的行驶轮9沿轨道10位移。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1、本技术可以在轨道上移动,可监控的范围大;2、能够检测火源位置,更智能化;3、灭火装置可以转动,可定向灭火,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视图。图中:1机器人主体,2烟雾感应器,3万向联轴器,4灭火装置,5火焰传感器,6喷嘴,7控制器,8电机,9行驶轮,10轨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具体的介绍。实施例1本技术提供一种轨道式灭火机器人,包括与控制中心进行通信的控制器7以及灭火装置4,灭火装置与机器人主体1连接,包括探测火焰并将火焰的光谱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火焰传感器5,火焰传感器5下方设置有喷嘴6,机器人主体1上方安装有烟雾感应器2,灭火装置内部存储灭火剂,灭火装置通过万向联轴器3与机器人主体1连接,万向联轴器可控制灭火装置360°转动及倾斜,可定向灭火。控制器7与喷嘴6、烟雾感应器2、火焰传感器5以及万向联轴器3分别通信连接。控制器可接受烟雾感应器2和火焰传感器5的信号,驱动万向联轴器旋转,以及控制喷嘴的开关。火焰传感器5将检测出的火焰位置转换成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器7。便于与控制器连接的控制中心判断起火位置以及失火程度。烟雾感应器2将检测出的烟雾浓度以及烟雾位置转换成电信号传递给控制器7。便于与控制器连接的控制中心判断冒烟位置以及冒烟浓度。控制器7安装于机器人内部,与电机8驱动连接,便于控制器控制电机的开关。电机8驱动位于机器人主体1上方的行驶轮9沿轨道10位移。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控制器7控制电机8正反方向转动,电机8带动行驶轮9旋转,行驶轮9带动机器人沿轨道10巡航。在巡航过程中,机器人上方的烟感应口2检测到烟雾信号后,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7,控制器7驱动万向联轴器3,旋转灭火装置4,灭火装置4前端的火焰传感器5寻找火源,寻找到火源后将火源的位置信号传递给控制器7,控制器7驱动万向联轴器3,调整灭火装置4的角度,使前端的喷嘴6对准火源,控制器7打开灭火装置4前端的喷嘴6,向火源喷射灭火剂,消灭一处火源后,火焰传感器5传递信号给控制器7,控制器7驱动机器人巡航,寻找下一处火源。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式灭火机器人,包括与控制中心进行通信的控制器(7)以及灭火装置(4),所述灭火装置与机器人主体(1)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探测火焰并将火焰的光谱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火焰传感器(5),所述火焰传感器(5)下方设置有喷嘴(6),所述机器人主体(1)上方安装有烟雾感应器(2),所述灭火装置内部存储灭火剂,所述灭火装置通过万向联轴器(3)与机器人主体(1)连接,所述控制器(7)与喷嘴(6)、烟雾感应器(2)、火焰传感器(5)以及万向联轴器(3)分别通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式灭火机器人,包括与控制中心进行通信的控制器(7)以及灭火装置(4),所述灭火装置与机器人主体(1)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探测火焰并将火焰的光谱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火焰传感器(5),所述火焰传感器(5)下方设置有喷嘴(6),所述机器人主体(1)上方安装有烟雾感应器(2),所述灭火装置内部存储灭火剂,所述灭火装置通过万向联轴器(3)与机器人主体(1)连接,所述控制器(7)与喷嘴(6)、烟雾感应器(2)、火焰传感器(5)以及万向联轴器(3)分别通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阳波雷凌刘爽闵济海刘宏钰姜红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天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