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充电功率等级的电动汽车充电方式优化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电力需求响应
,具体是一种基于充电功率等级的电动汽车充电方式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大约一半的石油资源消耗在交通领域,同时产生了巨量的温室气体。为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与资源问题,世界各国政府都在积极推广电动汽车(ElectricalVehicle,EV)。除了对其生产及销售采取一系列经济补贴政策之外,包括我国在内的诸多国家也将禁售燃油车时间表的制定提上了议程。电动汽车的应用领域,逐渐由于其节能、环保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被引用到电力系统中,电动汽车的能量主要来源于电网,其大规模发展离不开电力系统的支撑。然而电动汽车的无序充电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随机性、同时性,大量电动汽车的随机充电可能会对配电网的负荷、运行和规划造成影响。如电动汽车规模化入网、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类型的分配不合理以及其续航能力不足;电动汽车用户在电网负荷高峰期无序充电,导致电网容量不足等等。同时,电动汽车也可以作为移动储能,在削峰填谷、提供电力系统辅助服务、协同消纳新能源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电动汽车的充电行为特征量(充电开始时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充电功率等级的电动汽车充电方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某城市100辆电动汽车一周的充电记录,分析电动汽车充电行为:(1)、分析充电开始时刻,得到其概率密度函数为: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充电功率等级的电动汽车充电方式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某城市100辆电动汽车一周的充电记录,分析电动汽车充电行为:(1)、分析充电开始时刻,得到其概率密度函数为:其中,fs(t)代表充电开始时刻的概率密度函数,t代表车辆充电开始时刻,μs代表该概率密度函数的期望值,σs代表该概率密度函数的方差;(2)、分析充电连接时长,电动汽车充电连接时长的分布规律大体呈现泊松分布;(3)、分析充电电量,得到其概率密度函数为:其中,fc(x)代表充电电量的概率密度函数,x代表车辆充电开始时刻,x的取值范围为0到45kWh,μc代表该概率密度函数的期望值,σc代表该概率密度函数的方差;步骤二:分析电动汽车充电方式与充电功率等级的联系:现假设该充电站有交流1级、交流2级和直流充电三种充电方式;EV用户可以选择交流1级、交流2级和直流充电三种充放电方式,交流1级为慢充方式,交流2级为较快充方式,直流充电为高功率快充方式;直流充电的功率大成本高,交流充电成本低功率小;步骤三:建立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模型:将一天24小时分为96个时刻,每15分钟一个时刻;则第i个时间段总充电负荷为在此时充电的所有车辆负荷之和;i=1,2,...,96;假设用户充电不受电网的控制,进行无序充电,将充电时长线性化,视作开始时刻的充电负荷;根据100个数据的充电开始时刻,将其归纳到24小时各个时段;式中:m为各时刻的充电汽车数量;Xi为第i时刻的电动汽车数量;M为电动汽车总量;式中:为交流1级电动汽车的平均充电功率;式中:为交流2级电动汽车的平均充电功率;式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粟世玮,梁耀升,刘子琦,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