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电站数字化主控室操纵员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因工程
,尤其指一种核电站数字化主控室操纵员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当前,核电站主控室逐步走向数字化,与传统的主控室相比,数字化主控室具有明显的优势,然而,在该新技术下,核电站主控室操纵员在认知过程、行为方式、失误机理上均发生了变化,随之出现了一些新的人因问题,如:(1)“巨量信息与有限显示”的矛盾;(2)许多信息在界面上都是不固定的,增加了操纵员读错参数信息的可能性;(3)由于巨量的信息不能在同一界面上同时显示,所以操纵员要想获取系统相关的信息,免不了频繁地调用相关界面等操作,大量增加了操纵员的操作次数使失误的可能性增加。(4)由于界面的覆盖,操纵员不能及时观测到正在发生变化的参数,操纵员也忙于各项指令的完成,不能及时检测到重要的警报信息,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这些变化,改变了核电站主控室操纵员所处的操作过程及任务类型,增加了人因失误。据相关研究表明,在复杂工业系统中,70%~90%的严重事故或故障都是由人的失误引发的,如,1979年的三哩岛事故,1986年的切尔若贝利事故。目前为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电站数字化主控室操纵员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确定在事故下核电站数字化主控室操纵员的动态认知过程包括监视、决策和执行三个认知阶段,以该三个认知阶段的失误率之和表示人因可靠性;P事故处理点(t,w)=P监视(t,w)+P决策(t,w)+P执行(t,w) (1)其中,P表示失误率;t表示时间;w表示影响因子权重;步骤二、采用指数结构定义各认知阶段的失误率关系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站数字化主控室操纵员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确定在事故下核电站数字化主控室操纵员的动态认知过程包括监视、决策和执行三个认知阶段,以该三个认知阶段的失误率之和表示人因可靠性;P事故处理点(t,w)=P监视(t,w)+P决策(t,w)+P执行(t,w)(1)其中,P表示失误率;t表示时间;w表示影响因子权重;步骤二、采用指数结构定义各认知阶段的失误率关系式;其中,i表示认知类别,i=1表示监视,i=2表示决策,i=3表示执行;ki表示不同认知阶段的修正系数;Wi,j表示第i个认知类别的第j个影响因子权重;Wi,j,v表示第i个认知类别的第j个影响因子处于第v个等级的权重;步骤三、确定步骤二中各认知阶段的影响因子以及影响因子处于不同等级下的权重;步骤四、确定步骤二中各认知阶段的修正系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数字化主控室操纵员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通过文献调研、访谈、前期研究的方法,并根据核电站数字化主控室的特征,确定监视、决策、执行三个认知阶段的影响因子;监视过程中的影响因子包括操纵员经验、人机界面、心理压力和疲劳;决策过程中的影响因子包括操纵员经验、任务复杂性、心理压力和班组协调性;执行过程中的影响因子包括操纵员培训水平、人机界面复杂性、紧张度和因素的干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站数字化主控室操纵员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各认知阶段影响因子及影响因子等级权重均采用层次分析法获得,所述层次分析法包括如下步骤:一、将问题的要素集分组化、层次化,以建立多级递阶结构模型;二、在多级递阶结构模型中,对属于同一父要素的要素集,根据判断尺度确定它们的相对重要度,并据此建立对比矩阵;三、通过计算确定各要素的相对重要度;四、对相对重要度进行归一化处理,所得数值集即为该要素集对父要素的权系数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电站数字化主控室操纵员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确定的监视过程中的影响因子及影响因子等级权重如下:操纵员经验的权重为40%,操纵员经验处于丰富、一般、较差不同等级下的权重分别为41%、34%、25%;人机界面的权重为18%,人机界面处于较好、一般、较差不同等级下的权重分别为47%、32%、21%;心理压力的权重为32%,心理压力处于较少、一般、较大不同等级下的权重分别为48%、32%、20%;疲劳的权重为10%,疲劳处于精力较充沛、一般、较疲劳不同等级下的权重分别为39%、32%、2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建军,胡鸿,廖远志,廖可兵,方小勇,吴文,李发权,江发明,贾慧侨,席廖姿,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