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电站全范围模拟机配置系统,包括通过网络、IO接口连接的操纵员操作区、两台模型服务器、两台虚拟DCS服务器、教练员站和工程师站,还包括设有虚拟硬盘台的调试运行区,操纵员操作区包括操纵员工作站、值长工作站、安工工作站、BUP和ECP硬盘台,虚拟硬盘台通过网络和虚拟IO接口与模型服务器进行连接,以对操纵员操作区的BUP和ECP进行升级调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使用冗余的模型服务器和虚拟DCS服务器,在培训的同时进行全范围模拟机的升级调试,互不干扰,升级完成后也能够方便的进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同步,并且在单个模型服务器或者虚拟DCS服务器故障的情况下,可以快速的使用冗余服务器进行培训,减少了非计划停机对培训的影响,保证了操纵员培训工作的完成。(*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电站全范围模拟机配置系统
本技术涉及核电站安全培训系统,尤其是一种能够提高培训效率的核电站全范围模拟机配置系统。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核电站安全水平,防止人因问题对电站安全造成影响,必须使用全范围模拟机(Full Scope Simulator,主要用于核电站操纵员培训及应急演练)对核电站操纵员进行培训。由于需在操纵员对实际机组操作之前对其进行机组起停、故障处理等课程培训, 这就要求全范围模拟机必须要在装料前一年投运,而此时实际核电站并没有投产,还处于调试阶段,为了提高全范围模拟机的精度,必须要对全范围模拟机进行频繁升级,而操纵员培训的压力要求全范围模拟必须全天运转,不能停下来进行升级和调试。请参阅图1,目前的全范围模拟机配置系统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分别是操纵员操作区20、模型服务器22、虚拟DCS服务器M (使用计算机模拟出的数字化仪控系统,使数字化仪控系统的组态可以在计算机中运行的系统)、教练员站沈和工程师站观,各部分通过网络30或IO接口 32连接。操纵员操作区20由操纵员站、BUP (后备盘,在DCS故障的情况下,可以对核电站进行操作,保证核电站的安全停运)和ECP硬盘台(紧急停堆盘,在瞬态工况进行紧急停堆操作的盘台)组成,主要用于培训运行人员进行电站控制、运行及监视。操纵员站包括两台操纵员工作站200、一台值长工作站202和一台安工工作站204。模型服务器22主要运行电站工艺系统模型,通过网络30与虚拟DCS服务器对、教练员站沈和工程师站28相连,并通过IO接口 32与BUP和ECP硬盘台连接,具有仿真系统的运行、冻结、快时、慢时、回溯等功能。虚拟DCS服务器M主要运行电站控制组态文件、画面操作系统等,通过网络30与模型服务器22、教练员站沈、工程师站观及操纵员站内的操纵员工作站200、值长工作站 202和安工工作站204相连,具有仿真系统的运行、冻结、快时、慢时、回溯等功能。教练员站沈主要用于教练员控制全范围模拟机的运行状态,具有启动停止模拟机、运行、冻结、保存加载初始条件、快时慢时控制、回溯控制等功能。工程师站观主要用于模拟机维护工程师对全范围模拟机进行调试、更新升级等操作。但是,从上面的结构可以看出,目前全范围模拟机配置系统只有一套模型服务器 22和虚拟DCS服务器24,当进行模拟机升级调试时,全范围模拟机将不能使用。因此,要对全范围模拟机进行调试升级,必须提前与培训部门进行沟通,停止培训进行模拟机升级。但是,这样的操作对本来就紧张的培训进度造成很大影响,直接影响到核电站首次装料的进行,而且由于培训的进度压力,不能频繁的对全范围模拟机进行升级调试,也做不到针对实际电站的调试运行情况进行实时升级与调试。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培训不受升级调试干扰的核电站全范围模拟机配置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级调试与培训互不干扰的核电站全范围模拟机配置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核电站全范围模拟机配置系统,其包括通过网络、IO接口连接的操纵员操作区、模型服务器、虚拟DCS服务器、教练员站和工程师站,还包括设有虚拟硬盘台的调试运行区,操纵员操作区包括操纵员工作站、值长工作站、安工工作站、BUP和ECP硬盘台,所述模型服务器、虚拟DCS服务器分别为两台,调试运行区的虚拟硬盘台通过网络和虚拟IO接口与模型服务器进行连接,以对操纵员操作区的BUP 和ECP进行升级调试。作为本技术核电站全范围模拟机配置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BUP和ECP硬盘台通过IO接口与两台模型服务器分别连接,并通过工程师站在两台模型服务器之间切换。作为本技术核电站全范围模拟机配置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操纵员工作站的各台工作站通过网络与两台虚拟DCS服务器分别连接,并通过工程师站在两台虚拟DCS服务器之间切换。作为本技术核电站全范围模拟机配置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工程师站通过网络与其他各部分进行连接,并选择使用BUP、ECP和虚拟硬盘台的输入。作为本技术核电站全范围模拟机配置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两台虚拟DCS服务器中的数据可以在工程师站的控制下,通过网络进行互相更新。作为本技术核电站全范围模拟机配置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两台模型服务器之间通过网络相连,二者运行相同的支撑软件,各自的数据在工程师站的控制下,通过网络进行互相更新。作为本技术核电站全范围模拟机配置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教练员站中有两套分别对两台模型服务器和虚拟DCS服务器进行控制的独立系统。作为本技术核电站全范围模拟机配置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调试运行区还包括一台与操纵员操作区中的操纵员工作站一致的操纵员工作站,其通过网络与虚拟DCS服务器连接。作为本技术核电站全范围模拟机配置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两台虚拟DCS服务器分别通过网络与模型服务器、教练员站、工程师站及调试运行区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使用冗余的模型服务器和虚拟DCS服务器,在培训的同时进行全范围模拟机的升级调试,互不干扰,升级完成后也能够方便的进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同步,并且在单个模型服务器或者虚拟DCS服务器故障的情况下,可以快速的使用冗余服务器进行培训,减少了非计划停机对培训的影响,保证了操纵员培训工作的完成。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核电站全范围模拟机配置系统及其有益技术效果进行详细说明。图1为现有核电站全范围模拟机配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核电站全范围模拟机配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本技术核电站全范围模拟机配置系统主要由六部分组成,分别是操纵员操作区60、两台模型服务器62、两台虚拟DCS服务器64、教练员站66、工程师站68 和调试运行区70,各部分通过网络72、IO接口 74和虚拟IO接口 76进行连接。操纵员操作区60主要模拟主控室内的环境和设备,通过操纵员工作站600、值长工作站602、安工工作站604、BUP和ECP硬盘台,一比一模拟主控室中的对应设备,保证操纵员感受到的和实际主控室中的完全一致,各台工作站通过网络72与虚拟DCS服务器64 连接,并且可通过工程师站68的设置选择连接两台虚拟DCS服务器64中的任意一台;BUP 和ECP硬盘台通过IO接口 74与两台模型服务器62分别连接,也可以通过工程师站68在两台模型服务器62之间切换。调试运行区70主要由一台操纵员工作站700和虚拟硬盘台702组成,操纵员工作站700与操纵员操作区60中的操纵员工作站600 —致,主要用于调试过程中的测试,也可以对操纵员进行简单的预培训。虚拟硬盘台702通过网络72和虚拟IO接口 76与模型服务器62进行连接,用于对BUP和ECP进行升级调试。两台模型服务器62之间通过网络72相连,运行相同的支撑软件,并分别通过IO 接口 74与BUP和ECP进行连接,用于培训中的操作。两台模型服务器62能够通过工程师站68方便的进行切换,当其中一台模型服务器62故障时,可以通过工程师站68手动切换到另一台模型服务器62,保证培训的正常进行。两台模型服务器62中的数据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地互相更新,并能通过工程师站68进行控制。两台虚拟DCS服务器64分别通过网络72与模型服务器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岩峰,苏朝葵,张焕欣,罗文飞,田颖,廖惜民,虞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