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的简易采光房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2636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钢结构的简易采光房顶由两个呈左右对称的房顶组件相配合组成“Λ”型,并且连接在房体的顶部,所述房顶组件包括第一支板、挡块、隔板、采光板、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的左面设有开口向左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一支板上面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支板右面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上方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隔板前面和后面设有滑条,所述隔板上面设有第五凹槽,第五凹槽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钢结构的简易采光房顶,具有以下几大优势:设有隔板在不需要采光时可防止阳光直射;设有出水口有利于雨水流下防止采光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的简易采光房顶
本技术涉及钢结构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结构的简易采光房顶。
技术介绍
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梁钢、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具有材料强度高,自身重量轻,钢材韧性,塑性好,材质均匀,结构可靠性高,钢结构制造安装机械化程度高,钢结构密封性能好,钢结构耐热不耐火,钢结构耐腐蚀性差,低碳、节能、绿色环保,可重复利用。因为钢结构的特性,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使用钢结构,目前市场上钢结构的采光房顶结构比较单一,只是单纯利用采光板和钢结构体紧固而成,在炎热的夏季屋内不需要采光时没有遮挡装置,下雨时积水不能及时流下导致采光板受损。为此,设计一种钢结构的简易采光房顶,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钢结构的简易采光房顶由两个呈左右对称的房顶组件相配合组成“Λ”型,并且连接在房体的顶部;所述房顶组件包括第一支板、挡块、隔板、采光板、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的左面设有开口向左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二凹槽下方,所述第二凹槽内的前面和后面分别设有开口向后和开口向前并且相对应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一支板上面设有上下方向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凹槽相通,所述第二支板右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应的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上方设有左右贯穿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支板与所述第一支架通过所述采光板连接,所述采光板为长方体状并且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四凹槽相适配;所述隔板为长方体状,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二凹槽相适配,所述隔板前面和后面设有两个相对应的滑条,所述滑条与所述第三凹槽相适配,所述隔板和所述滑条分别可收纳在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三凹槽内,所述隔板上面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五凹槽,所述隔板收进所述第二凹槽内时,第五凹槽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五凹槽用于安放可移出的所述挡块,所述挡块用于卡住隔板,使隔板收入所述第二凹槽内,保持收缩状态,所述隔板伸出时,所述隔板左面贯穿进入所述第二通孔内部,所述滑条左面与所述第二支板右面连接,起阻挡隔板继续伸出的作用;进一步,所述挡块为长方体状;进一步,所述采光板为FRP型采光板;进一步,所述隔板上面设有把手;进一步,所述把手上设有防滑橡胶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钢结构的简易采光房顶,具有以下几大优势:1)设有隔板在不需要采光时可防止阳光直射;2)设有出水口有利于雨水流下防止采光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钢结构的简易采光房顶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钢结构的简易采光房顶结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第一支板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第二支板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隔板结构俯视图;其中:1-房体;2-第一支板;201第一凹槽;202-第二凹槽;203-第三凹槽;204第一通孔;3-挡块;4-隔板;401-滑条;402-把手;403-第五凹槽;5-采光板;6-第二支板;601-第二通孔;602-第四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一种钢结构的简易采光房顶由两个呈左右对称的房顶组件相配合组成“Λ”型,并且连接在房体1的顶部;所述房顶组件包括第一支板2、挡块3、隔板4、采光板5、第二支板6;所述第一支板2的左面设有开口向左的第一凹槽201和第二凹槽202,所述第一凹槽201在所述第二凹槽202下方,所述第二凹槽202内的前面和后面分别设有开口向后和开口向前并且相对应的第三凹槽203,所述第一支板2上面设有上下方向的第一通孔204,所述第一通孔204与所述第二凹槽202相通,所述第二支板6右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201相对应的第四凹槽602,所述第四凹槽602上方设有左右贯穿的第二通孔601,所述第二支板6与所述第一支架2通过所述采光板5连接,所述采光板5为长方体状并且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201和所述第四凹槽602相适配;所述隔板4为长方体状,所述隔板4与所述第二凹槽202相适配,所述隔板4前面和后面设有两个相对应的滑条401,所述滑条401与所述第三凹槽203相适配,所述隔板4和所述滑条401分别可收纳在所述第二凹槽202和所述第三凹槽203内,所述隔板4上面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五凹槽403,所述隔板4收进所述第二凹槽202内时,第五凹槽403与所述第一通孔204相对应,所述第一通孔204和所述第五凹槽403用于安放可移出的所述挡块3,所述挡块3用于卡住隔板4,使隔板4收入所述第二凹槽202内,保持收缩状态,所述隔板4伸出时,所述隔板4左面贯穿进入所述第二通孔601内部,所述滑条401左面与所述第二支板6右面连接,起阻挡隔板4继续伸出的作用;进一步,所述挡块3为长方体状;进一步,所述采光板5为FRP型采光板5;进一步,所述隔板4上面设有把手402;进一步,所述把手402上设有防滑橡胶套。使用方法:需要采光时,通过把手402拉动隔板4使隔板4收进所述第二凹槽202内,将挡块3插入第一通孔204和第五凹槽403内部,保持隔板4收入所述第二凹槽202内,让阳光照射采光板5,进行采光。不需要采光时,可将挡块3从第一通孔204和第五凹槽403内部拿出,使隔板4伸出所述第二凹槽202外,当滑条401与第二支板6相接触,使隔板4不能继续伸出此时隔板4会遮挡采光板5,不能进行采光。下雨时,雨水可通过斜面下流,然后从第二通孔601流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坐标中的“X”、“Y”、“Z”指的是其在空间内的相互位置或方位关系,仅为了便于对本技术的运动或位置关系的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是对其作出的限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结构的简易采光房顶,其特征在于,一种钢结构的简易采光房顶由两个呈左右对称的房顶组件相配合组成“Λ”型,并且连接在房体(1)的顶部;所述房顶组件包括第一支板(2)、挡块(3)、隔板(4)、采光板(5)、第二支板(6);所述第一支板(2)的左面设有开口向左的第一凹槽(201)和第二凹槽(202),所述第一凹槽(201)在所述第二凹槽(202)下方,所述第二凹槽(202)内的前面和后面分别设有开口向后和开口向前并且相对应的第三凹槽(203),所述第一支板(2)上面设有上下方向的第一通孔(204),所述第一通孔(204)与所述第二凹槽(202)相通,所述第二支板(6)右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201)相对应的第四凹槽(602),所述第四凹槽(602)上方设有左右贯穿的第二通孔(601),所述第二支板(6)与所述第一支板(2)通过所述采光板(5)连接,所述采光板(5)为长方体状并且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201)和所述第四凹槽(602)相适配;所述隔板(4)为长方体状,所述隔板(4)与所述第二凹槽(202)相适配,所述隔板(4)前面和后面设有两个相对应的滑条(401),所述滑条(401)与所述第三凹槽(203)相适配,所述隔板(4)和所述滑条(401)分别可收纳在所述第二凹槽(202)和所述第三凹槽(203)内,所述隔板(4)上面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五凹槽(403),所述隔板(4)收进所述第二凹槽(202)内时,第五凹槽(403)与所述第一通孔(204)相对应,所述隔板(4)伸出时,所述隔板(4) 左面贯穿进入所述第二通孔(601)内部,所述滑条(401)左面与所述第二支板(6)右面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的简易采光房顶,其特征在于,一种钢结构的简易采光房顶由两个呈左右对称的房顶组件相配合组成“Λ”型,并且连接在房体(1)的顶部;所述房顶组件包括第一支板(2)、挡块(3)、隔板(4)、采光板(5)、第二支板(6);所述第一支板(2)的左面设有开口向左的第一凹槽(201)和第二凹槽(202),所述第一凹槽(201)在所述第二凹槽(202)下方,所述第二凹槽(202)内的前面和后面分别设有开口向后和开口向前并且相对应的第三凹槽(203),所述第一支板(2)上面设有上下方向的第一通孔(204),所述第一通孔(204)与所述第二凹槽(202)相通,所述第二支板(6)右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201)相对应的第四凹槽(602),所述第四凹槽(602)上方设有左右贯穿的第二通孔(601),所述第二支板(6)与所述第一支板(2)通过所述采光板(5)连接,所述采光板(5)为长方体状并且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201)和所述第四凹槽(602)相适配;所述隔板(4)为长方体状,所述隔板(4)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玉林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万纳源荣钢结构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