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结构防水的太阳能屋顶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2503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1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结构防水的太阳能屋顶构造,所述构造包括横向支撑件和位于所述支撑件上的防水构件;所述横向支撑件由相互平行的横向檩条组成;所述防水构件位于所述檩条和光伏组件之间;所述防水构件设有分别连接所述檩条的下连接组件和连接所述光伏组件的上连接组件,所述上连接组件和下连接组件竖直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太阳能建筑屋顶的漏水问题,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不用一滴胶的严密防水结构,提高了建筑与光伏相结合的安全可靠度,同时也具备安装简便,施工速度快,耐腐蚀、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结构防水的太阳能屋顶构造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结构防水解决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结构防水的太阳能屋顶构造。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建筑光伏已经从试点示范发展至应用推广阶段,随着建筑光伏的产业化进程,建筑光伏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具备防水结构的的建筑光伏不仅可以提供更加清洁的电力能源,更使得混凝土屋顶免于更换防水、彩钢屋顶无需维护和更换。但是,由于建筑光伏涉及到的专业多,应用环境复杂多样,建筑光伏在一体化程度上没有很明显的提升。建筑光伏并非是建筑与光伏组件的简单“堆砌”,而是建筑特性和光伏特性在建筑光伏中的有机结合。一体化发电技术通过主水槽和副水槽在屋顶上与电池板组件的固定,将电池组件拼接缝隙中的水全部导出,以实现建筑光伏的结构防水。目前市场在推行的一体化结构防水基本都是靠钉和胶固定,钉孔渗水和毛细反水的问题普遍存在,实际上并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滴水不漏。气候具有不可预测性和撕裂屋顶的破坏性,因此不仅需要提供一种防水的太阳能屋顶构造,更需要一种结构更加坚固,耐腐蚀、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的太阳能屋顶构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结构防水的太阳能屋顶构造。该组件具有结构合理、安装简便,施工速度快、安全可靠、耐腐蚀、使用寿命长的特点。所述解决方案位于太阳能建筑屋顶上,主要功能是结构防水,所述方案为:一种基于结构防水的太阳能屋顶构造,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构造包括横向支撑件和位于所述支撑件上的防水构件;所述横向支撑件由相互平行的横向檩条(7)组成;所述防水构件位于所述檩条(7)和光伏组件(1)之间;所述防水构件设有分别连接所述檩条(7)的下连接组件和连接所述光伏组件(1)的上连接组件,所述上连接组件和下连接组件竖直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防水构件包括檩条(7)上方彼此垂直设置的主导水槽(2)和副导水槽(3),所述副导水槽(3)搭接在主导水槽(2)上侧光伏组件下侧;所述主导水槽(2)外形为端头处带弯弧翼缘的无下底的倒置梯形。优选的,所述下连接件为中间部分位于主导水槽(2)内的,两边位于主导水槽(2)横向外侧的“巨”形连接件(4);所述“巨”形连接件(4)上侧中间部位设有竖向放置固定件的沉槽,所述沉槽两侧设置固定光伏组件的限位挡板;所述“巨”形连接件(4)下侧居中位置设有中空腔体;优选的,所述“巨”形连接件(4)的两侧下翼缘中部设有与檩条(7)对应设置的固定孔,所述“巨”形连接件(4)上侧翼缘的造型为两端高中间低;所述“巨”形连接件(4)下侧中空腔体与主导水槽接触压紧。优选的,所述上连接件为下端固定于所述沉槽内,上端穿过压块(5)或边压块(6)固定所述光伏组件的固定柱。所述光伏组件(1)短边相邻的两块之间不留间隙;所述光伏组件(1)长边相邻两块之间的间隙为’巨’形连接件上侧中间两个限位挡板的距离。所述“巨”形连接件(4)的支腿的端部位于横向檩条(7)上侧的所述主导水槽(2)的槽底,实现水槽槽底的内外两侧分别与腿的端部和横向檩条(7)的直接压接固定。优选的,所述结构檩条(7)采用C型、Z型、U型或者其他截面的型材;所述“巨”型连接件(1)采用合金材料。所述合金材料由重量百分比计下述成分制成:Zn8.0%,Cu1.0%,Li1.4%,Mg3.5%,Mn1.30%,以及Zr0.25%,Sc0.35%,Ag0.8%,Er0.25%,Si≤0.15%,Fe≤0.15%,Ti≤0.10%,其它杂质单个≤0.05%,总量≤0.15%,余量为Al;所述合金材料制造方法为:将合金热轧、快速冷却、二次轧制、固溶淬火、预拉伸和人工时效处理。与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结构的主导水槽通过搭接的形式,可以有效的解决主导水槽拼接处的漏水问题。(2)本专利技术结构的主导水槽和固定光伏组件的构件相对独立,使主导水槽的防水效果得以保证。(3)本专利技术结构的防水方式为结构导水,不用一滴胶即可实现屋顶的水密性,具有持久的可靠性。(4)本专利技术结构安装简便,施工速度快。(5)采用新型的铝合金材料具有耐腐蚀、断裂韧度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防水方法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沿坡面方向的细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垂直坡面方向的细部结构示意图;其中,1-光伏组件;2-主导水槽;3-副导水槽;4-“巨”形连接件;5-中压块;6-边压块;7-结构檩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解决方案位于太阳能建筑屋顶上,主要功能是结构防水。本实施提供一种基于结构防水的太阳能屋顶构造,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构造包括横向支撑件和位于所述支撑件上的防水构件;所述横向支撑件由相互平行的横向檩条(7)组成;所述防水构件位于所述檩条(7)和光伏组件(1)之间;所述防水构件设有分别连接所述檩条(7)的下连接组件和连接所述光伏组件(1)的上连接组件,所述上连接组件和下连接组件竖直固定连接。所述防水构件包括檩条(7)上方彼此垂直设置的主导水槽(2)和副导水槽(3),所述主导水槽(2)根据光伏组件(1)的模数,放置在结构檩条(7)上方,垂直布置,不做连接;所述副导水槽(3)搭接在主导水槽(2)侧边上并且固定在光伏组件(1)铝边框的短边位置;副导水槽(3)一侧的翼缘与光伏组件(1)铝边框短边的下翼缘固定;所述主导水槽(2)外形为无下底的倒置梯形,并且端头处带弯弧翼缘。所述下连接件为中间的支腿位于主导水槽(2)内,两边位于主导水槽(2)外的“巨”形连接件(4);所述“巨”形连接件(4)上侧中间部位设有竖向放置固定件的沉槽,所述沉槽两侧设置固定光伏组件的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用于光伏组件(1)在安装时的限位和对齐;所述“巨”形连接件(4)下侧中间位置设有中空腔体,所述主导水槽安装在所述中空腔体下方,并通过所述两侧支腿固定后产生的压力固定。所述“巨”形连接件(4)的两侧下翼缘中部设有与檩条(7)对应设置的固定孔并用螺栓紧固,实现对主导水槽(2)的压接固定。所述“巨”形连接件(4)上侧翼缘的造型为两端高中间低;所述“巨”形连接件(4)下侧两端支腿与主导水槽接触压紧,中部为三角开口结构,不限于三角形,也可以是矩形、圆形、弧形等。所述上连接件为下端固定于所述沉槽内,上端穿过中压块(5)或边压块(6)固定所述光伏组件的固定柱。所述光伏组件(1)短边相邻的两块之间不留间隙;所述光伏组件(1)长边相邻两块之间的间隙为’巨’形连接件上侧中间两个限位挡板的距离。每个所述光伏组件(1)匹配的连接组件有4个,分布在光伏组件(1)长边的腰部,每条长边上各有2个。所述中压块(5)用于相邻两块光伏组件的固定,下部设有限位挡板,用于中间区域的光伏组件(1)在安装时的限位和对齐;所述边压块(6)用于最边缘光伏组件外侧的固定,下部设有限位挡板,用于边缘区域的光伏组件(1)在安装时的限位和对齐;所述“巨”形连接件(4)中空腔体的底部位于横向檩条(7)上侧的所述主导水槽(2)的槽底,两侧在主导水槽(2)外实现水槽槽底的内外两侧分别与腿的端部和横向檩条(7)的直接压接固定。所述结构檩条(7)采用C型、Z型、U型或者其他截面的型材;所述“巨”型连接件(1)采用合金材料。所述合金材料由重量百分比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结构防水的太阳能屋顶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构造包括横向支撑件和位于所述支撑件上的防水构件;所述横向支撑件由相互平行的横向檩条(7)组成;所述防水构件位于所述檩条(7)和光伏组件(1)之间;所述防水构件设有分别连接所述檩条(7)的下连接组件和连接所述光伏组件(1)的上连接组件,所述上连接组件和下连接组件竖直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结构防水的太阳能屋顶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构造包括横向支撑件和位于所述支撑件上的防水构件;所述横向支撑件由相互平行的横向檩条(7)组成;所述防水构件位于所述檩条(7)和光伏组件(1)之间;所述防水构件设有分别连接所述檩条(7)的下连接组件和连接所述光伏组件(1)的上连接组件,所述上连接组件和下连接组件竖直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结构防水的太阳能屋顶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构件包括檩条(7)上方彼此垂直设置的主导水槽(2)和副导水槽(3),所述副导水槽(3)搭接在主导水槽(2)上侧光伏组件下侧;所述主导水槽(2)外形为端头处带弯弧翼缘的无下底的倒置梯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结构防水的太阳能屋顶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组件为中间部分位于主导水槽(2)内的,两边位于主导水槽(2)横向外侧的“巨”形连接件(4);所述“巨”形连接件(4)上侧中间部位设有沉槽,所述沉槽两侧设有固定光伏组件的限位挡板;所述“巨”形连接件(4)下侧居中位置设有中空腔体;所述“巨”形连接件(4)的两侧下翼缘中部设有与檩条(7)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韬梁振闫德利姚冰冰范瑞杰
申请(专利权)人:腾达电投北京能源有限公司腾达电投海南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