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冲击高耐压汽车车架后横梁铝型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42060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冲击高耐压汽车车架后横梁铝型材,它包括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所述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之间通过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一框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上斜段、第一下斜段和第一底边,所述第一框体和连接段形成第一受压腔;所述第二框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上斜段、第二下斜段和第二底边,所述第二框体和连接段形成第二受压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最大程度上同时满足汽车后横梁的抗冲击和高耐压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冲击高耐压汽车车架后横梁铝型材
本技术涉及一种抗冲击高耐压汽车车架后横梁铝型材,属于铝型材

技术介绍
车架一般由纵梁和横梁组成,其形式主要有边梁式和中梁式两种,横梁用来保证车架的扭转刚度和承受纵向载荷,还可以支撑汽车上的主要部件。汽车后横梁的耐压性能受到较大重视。汽车防撞功能主要由车身部分来完成,因此对汽车车架后横梁的抗冲击性能要求较高。目前汽车车架后横梁铝型材的设计抗冲击性和耐压性较差,达不到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抗冲击高耐压汽车车架后横梁铝型材。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抗冲击高耐压汽车车架后横梁铝型材,它包括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所述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之间通过连接段连接;所述第一框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上斜段、第一下斜段和第一底边,所述第一框体和连接段形成第一受压腔,所述第一上斜段和第一下斜段之间形成的夹角为90°;所述第二框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上斜段、第二下斜段和第二底边,所述第二框体和连接段形成第二受压腔,所述第二上斜段和第二下斜段之间形成的夹角为46°,所述第二下斜段为第二框体的最长边。一种抗冲击高耐压汽车车架后横梁铝型材,所述第一上斜段和连接段之间形成的夹角为62°,所述第一下斜段与第一底边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17°。一种抗冲击高耐压汽车车架后横梁铝型材,所述第二上斜段和连接段之间形成的夹角为58°,所述第二下斜段与第二底边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67°。一种抗冲击高耐压汽车车架后横梁铝型材,所述第一受压腔的四个内角均为圆弧状,所述第二受压腔的四个内角均为圆弧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抗冲击高耐压汽车车架后横梁铝型材,第一框体的第一上斜段与第一下斜段之间形成90度的夹角,使得第一上斜段受压时,第一下斜段不易弯曲变形,从而第一受压腔的承重能力增强;第二框体的第二上斜段最长,且呈压倒状,使冲击能量最大限度均匀地被吸能支架所吸收,并将碰撞力均匀地传递到其他吸能部位;因此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的组合兼容使得本技术最大程度上同时满足汽车后横梁的抗冲击和高耐压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抗冲击高耐压汽车车架后横梁铝型材的示意图。图中:第一框体1,第一上斜段1.1,第二下斜段1.2,第二底边1.3,第二框体2,第二上斜段2.1,第二下斜段2.2,第二底边2.3,连接段3,第一受压腔4,第二受压腔5。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涉及一种抗冲击高耐压汽车车架后横梁铝型材,包括第一框体1和第二框体2。所述第一框体1和第二框体2之间通过连接段3连接。所述第一框体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上斜段1.1、第一下斜段1.2和第一底边1.3,所述第一框体1和连接段3形成第一受压腔4,所述第一受压腔4的四个内角均为圆弧状,所述第一上斜段1.1和连接段3之间形成的夹角为62°,所述第一上斜段1.1和第一下斜段1.2之间形成的夹角为90°,所述第一下斜段1.2与第一底边1.3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17°。所述第二框体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上斜段2.1、第二下斜段2.2和第二底边2.3,所述第二框体2和连接段3形成第二受压腔5,所述第二受压腔5的四个内角均为圆弧状,所述第二上斜段2.1和连接段3之间形成的夹角为58°,所述第二上斜段2.1和第二下斜段2.2之间形成的夹角为46°,所述第二下斜段2.2与第二底边2.3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67°,因此第二下斜段2.2为第二框体2的最长边。工作原理:第一框体1的第一上斜段1.1与第一下斜段1.2之间形成90度的夹角,使得第一上斜段1.1受压时,第一下斜段1.2不易弯曲变形,从而第一受压腔4的承重能力增强;第二框体2的第二上斜段2.1最长,且呈压倒状,使冲击能量最大限度均匀地被吸能支架所吸收,并将碰撞力均匀地传递到其他吸能部位;因此第一框体1和第二框体2的组合兼容使得本技术最大程度上同时满足汽车后横梁的抗冲击和高耐压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冲击高耐压汽车车架后横梁铝型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框体(1)和第二框体(2);所述第一框体(1)和第二框体(2)之间通过连接段(3)连接;所述第一框体(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上斜段(1.1)、第一下斜段(1.2)和第一底边(1.3),所述第一框体(1)和连接段(3)形成第一受压腔(4),所述第一上斜段(1.1)和第一下斜段(1.2)之间形成的夹角为90°;所述第二框体(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上斜段(2.1)、第二下斜段(2.2)和第二底边(2.3),所述第二框体(2)和连接段(3)形成第二受压腔(5),所述第二上斜段(2.1)和第二下斜段(2.2)之间形成的夹角为46°,所述第二下斜段(2.2)为第二框体(2)的最长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冲击高耐压汽车车架后横梁铝型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框体(1)和第二框体(2);所述第一框体(1)和第二框体(2)之间通过连接段(3)连接;所述第一框体(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上斜段(1.1)、第一下斜段(1.2)和第一底边(1.3),所述第一框体(1)和连接段(3)形成第一受压腔(4),所述第一上斜段(1.1)和第一下斜段(1.2)之间形成的夹角为90°;所述第二框体(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上斜段(2.1)、第二下斜段(2.2)和第二底边(2.3),所述第二框体(2)和连接段(3)形成第二受压腔(5),所述第二上斜段(2.1)和第二下斜段(2.2)之间形成的夹角为46°,所述第二下斜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健兵戚建平苏忠兴林志宾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南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