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释氨基酸微丸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40949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22 06: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牧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缓释氨基酸微丸及其制备方法,原料包括以下组分氨基酸100‑900份;生物体内溶解材料10‑1000份;食用油100‑300份。采用生物体内溶解材料和氨基酸混合后制成微丸,微丸与食用油混合后,食用油填充在微丸的气孔中,对微丸中的氨基酸进行包裹,食用油具有憎水性,避免含氨基酸微丸的饲料进入水产动物体内时生物体内溶解材料快速崩解而导致在水产动物体内地吸收与饲料蛋白地吸收产生不同步的现象。含缓释氨基酸微丸的饲料被水产动物摄食后,缓释氨基酸微丸直达水产动物体内,食用油被水产动物消化吸收后,生物体内溶解材料在胃或肠道内溶解或崩解,释放氨基酸,与饲料蛋白质释放的氨基酸实现同步吸收,具有减少氨基酸在水产动物体内无效分解、延缓吸收时间、与饲料蛋白质吸收同步的效果。

A sustained-release amino acid pelle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griculture, animal husbandry and aquaculture, and discloses a sustained-release amino acid pelle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raw materials include 100 900 amino acids of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10 1000 dissolved materials in organisms and 100 300 edible oils. The pellets were made by mixing dissolved materials and amino acids in organisms. After mixing pellets with edible oil, the edible oil was filled in the stomata of pellets, and the amino acids in pellets were wrapped. The edible oil had hydrophobicity, which avoided the rapid disintegration of dissolved materials in organisms when feed containing amino acids pellets entered aquatic animals. As a result, the absorption of protein in aquatic animals is not synchronized with that in feed. After feedstuff containing slow-release amino acid pellets is ingested by aquatic animals, the slow-release amino acid pellets reach the aquatic animals directly. After edible oil is digested and absorbed by aquatic animals, the dissolved material in the organism dissolves or disintegrates in the stomach or intestine, releases amino acids, and achieves simultaneous absorption with the amino acids released by feed protein, thus reducing the consumption. Invalid decomposition of amino acids in aquatic animals, delayed absorption time, and synchronized with feed protein absorp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释氨基酸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牧养殖
,特别涉及一种缓释氨基酸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水产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和商品化的不断发展,水产养殖动物所需的配合饲料也在逐年增加。鱼粉和豆粕是水产动物优质的饲料蛋白源,由于鱼粉资源的匮乏和豆粕需求的增加,其价格不断攀升。在水产动物饲料中,其他蛋白源替代鱼粉和豆粕已广泛应用与饲料市场。不过,其他蛋白源配制水产动物饲料,通常会缺乏不同种类水产动物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因此,在饲料配制和生产应用上,一般是采取提高配方中蛋白质的用量来解决,这样必然会导致其他氨基酸的过剩,蛋白质的浪费,饲料成本的增加,环境氮排放加大等问题。在植物性蛋白的水产动物日粮中添加赖氨酸、蛋氨酸等,在不影响水产动物生长和健康的情况下,可以解决减少饲料中蛋白质的用量。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分子中具有氨基和羧基的一类含有复合基团的化合物,参与机体的生化反应和生理机能过程,是动物最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组成动物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多种,但动物本身不能全部自己合成,根据动物机体氨基酸来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动物自身体内不能合成或能合成但合成速度慢,且数量上不能满足动物正常的需求,必需从饲料或食物中摄入的氨基酸,叫做必需氨基酸。另一类是动物体内能够根据自身需要合成较多,或需要较少,不需要从饲料或食物中提供也能保证正常生长发育需求的氨基酸,叫做非必需氨基酸。动物种类不同和各生长期不同,其所需的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也各不向他,鱼类和虾类的必需氨基酸为Arg、Lys、Met、Trp、Phe、Leu、Ile、Thr、Val10种,在低蛋白含量或高蛋白含量且氨基酸不均衡的饲料中,可能有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不能满足动物机体需要,将会严重影响动物机体的正常发育、生长性能、抗应激能力、抗病力和免于水平等。因此,在动物营养和养殖应用中,氨基酸作为一种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在饲料配制和动物养殖中较为广泛应用。在水产动物的养殖中,关于水产动物饲料中加入氨基酸的案例,国内外已有诸多报道,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虹鳟、斑点叉尾鮰、鲤鱼和对虾等方面,相对一致的结论是,在海水鱼类饲料和鲑鳟鱼类中添加氨基酸较为有效,而在虾类和无胃的鲤科鱼类饲料中添加氨基酸则无效或效果不明显。其原因是,氨基酸具有一定的溶水性是客观存在的,各种水产动物在摄食水中饲料时,所需时间长短不同,添加到饲料中的氨基酸,存在水中溶失的可能,对于吞食性鱼类来说,此方面的影响不大,如罗非鱼、鲤鱼、鲫鱼等,因饲料在水中停留时间短。而对一些底栖生活和“抱啃”摄食缓慢的鱼类和虾蟹来说,饲料在水中停留时间较长,因此饲料中的氨基酸在水中溶失更为显著,若再考虑到养殖环境温度、水体中的水流、搅动等因素,更加剧了饲料中氨基酸的溶失,并且还会存在蛋白质结合氨基酸吸收不同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缓释氨基酸微丸,具有减少氨基酸在水中的溶失、延缓吸收时间、与饲料蛋白质吸收同步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缓释氨基酸微丸,以重量份数计,原料包括以下组分氨基酸100-900份;生物体内溶解材料10-1000份;食用油100-300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生物体内溶解材料和氨基酸混合后制成微丸,微丸与食用油混合后,食用油填充在微丸的气孔中,对微丸中的氨基酸进行包裹,食用油具有憎水性,避免含氨基酸微丸的饲料进入水产动物体内时生物体内溶解材料快速崩解而导致在水产动物体内地吸收与饲料蛋白地吸收产生不同步的现象。含缓释氨基酸微丸的饲料被水产动物摄食后,缓释氨基酸微丸直达水产动物体内,食用油被水产动物消化吸收后,生物体内溶解材料在胃或肠道内溶解或崩解,释放氨基酸,与饲料蛋白质释放的氨基酸实现同步吸收,具有减少氨基酸在水产动物体内无效分解、延缓吸收时间、与饲料蛋白质吸收同步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以重量计,氨基酸占原料总量的99.8%以下。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以重量计,生物体内溶解材料含量占原料总量的0.2%以上。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以重量计,食用油占原料总量的15以上%。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生物体内溶解材料为胃溶性材料或肠溶性材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胃溶性材料是指能够在胃液中溶解或崩解的材料,现有技术中胃溶性材料也称胃溶型包衣材料,常见的胃溶性材料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羟丙基纤维素、乙二醇、聚乙烯缩乙胺醋酸酯。肠溶性材料也称肠溶型包衣材料,是指在胃中保持完整而在肠道内崩解或溶解的材料,虫胶、CAP、PVAP、HPM-CP均是常见的肠溶性材料。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释氨基酸微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粉碎,将氨基酸进行超微粉碎得到粒径小于0.15mm的颗粒;S2,制粒,向步骤S1得到的颗粒中加入生物体内溶解材料,制成微丸,烘干;S3,裹油,将步骤S2得到的微丸与食用油混合,使微丸吸收微丸重量15-30%的食用油,制得缓释氨基酸微丸。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步骤S2中,微丸的气孔率在10-30%,微丸的烘干温度在80℃-102℃。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步骤S3中,微丸和食用油在加热或者真空条件下进行混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微丸和食用油在加热或者真空条件下混合,使食用油能充分对氨基酸进行包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生物体内溶解材料和氨基酸混合后制成微丸,微丸与食用油混合后,食用油填充在微丸的气孔中,对微丸中的氨基酸进行包裹,食用油具有憎水性,避免含氨基酸微丸的饲料进入水产动物体内时生物体内溶解材料快速崩解而导致在水产动物体内地吸收与饲料蛋白地吸收产生不同步的现象。含缓释氨基酸微丸的饲料被水产动物摄食后,缓释氨基酸微丸直达水产动物体内,食用油被水产动物消化吸收后,生物体内溶解材料在胃或肠道内溶解或崩解,释放氨基酸,与饲料蛋白质释放的氨基酸实现同步吸收,具有减少氨基酸在水产动物体内无效分解、延缓吸收时间、与饲料蛋白质吸收同步的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缓释氨基酸微丸,原料中的各组分及含量见表1,表1中的组分含量单位为kg,氨基酸选赖氨酸,生物体内溶解材料为胃溶性材料,胃溶性材料选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食用油选大豆油。上述缓释氨基酸微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粉碎,将氨基酸进行超微粉碎得到粒径小于0.15mm的颗粒;S2,向步骤S1得到的颗粒中加入生物体内溶解材料,制成微丸,微丸的气孔率控制在10-30%,并在80℃-102℃的温度下进行烘干;S3,裹油,将步骤S2得到的微丸与食用油在真空条件下混合,使微丸吸收微丸重量15-30%的食用油,制得缓释氨基酸微丸。实施例2:一种缓释氨基酸微丸,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原料中的各组分及含量见表1,氨基酸选蛋氨酸,生物体内溶解材料为肠溶性材料,肠溶性材料选虫胶,食用油选花生油。实施例3:一种缓释氨基酸微丸,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原料中的各组分及含量见表1,生物体内溶解材料为胃溶性材料,胃溶性材料选择聚乙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释氨基酸微丸,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原料包括以下组分氨基酸               100‑900份;生物体内溶解材料     10‑1000份;食用油               100‑30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释氨基酸微丸,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原料包括以下组分氨基酸100-900份;生物体内溶解材料10-1000份;食用油100-30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氨基酸微丸,其特征在于:以重量计,氨基酸占原料总量的99.8%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氨基酸微丸,其特征在于:以重量计,生物体内溶解材料含量占原料总量的0.2%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氨基酸微丸,其特征在于:以重量计,食用油占原料总量的15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氨基酸微丸,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体内溶解材料为胃溶性材料或肠溶性材料。6.一种权利要求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夕荣董帅田士靖王国栋王宇帆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渴望牧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