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撞杆、车门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9166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撞杆、车门及汽车,所述防撞杆包括:防撞杆主体、防撞杆前支架和防撞杆后支架;所述防撞杆前支架和所述防撞杆后支架分别连接在所述防撞杆主体的两端;所述防撞杆主体包括封闭空腔,所述封闭空腔内填充有非牛顿流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撞杆、车门及汽车,在遭遇侧面高速碰撞时,可瞬间提升防撞杆的结构强度,提高了车门的安全性能。

Anti-collision lever, door and ca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nti-collision rod, a car door and a car. The anti-collision rod comprises a main body of the anti-collision rod, a front support of the anti-collision rod and a rear support of the anti-collision rod; the front support of the anti-collision rod and the rear support of the anti-collision rod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two ends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anti-collision rod; the main body of the anti-collision rod includes a closed cavity filled with no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nti-collision rod, a door and a car, which can instantly enhance the structural strength of the anti-collision rod and improve the safety performance of the door when encountering side high-speed colli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撞杆、车门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防撞杆、车门及汽车。
技术介绍
在交通事故中,侧面碰撞是发生频次最高的事故形态,侧面碰撞导致的事故和死亡人数仅次于正面碰撞。由于乘员和车门间没有足够的空间产生大的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所以侧面碰撞在交通事故中显得尤为危险。提高汽车的侧面防撞性,除提高车身侧围的强度外,车门防侵入及各种车门防撞梁的研究也在世界各汽车强国被广泛开展。现有技术中,大部分车门防撞杆总成由高强钢采用热冲压或辊压工艺制造而成。上述高强钢制造而成的车门防撞杆总成,当遭遇侧面碰撞后,如果其变形超过了塑性变形,其几乎失去防撞功能,导致侵入量增加,不能起到对驾驶员和乘客的保护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撞杆、车门及汽车,在遭遇侧面高速碰撞时,可瞬间提升防撞杆的结构强度,提高了车门的安全性能。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防撞杆,包括:防撞杆主体、防撞杆前支架和防撞杆后支架;所述防撞杆前支架和所述防撞杆后支架分别连接在所述防撞杆主体的两端;所述防撞杆主体包括封闭空腔,所述封闭空腔内填充有非牛顿流体。进一步地,所述防撞杆主体包括多个独立的封闭空腔,所述多个独立的封闭空腔内分别填充有非牛顿流体。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封闭空腔在所述防撞杆主体内阵列式排布。进一步地,所述封闭空腔的横截面为矩形或圆形。进一步地,所述防撞杆主体的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截面为矩形或圆形。进一步地,所述防撞杆前支架和所述防撞杆后支架分别焊接在所述防撞杆主体的两端。本技术提供的防撞杆,在防撞杆主体内灌注非牛顿流体,利用非牛顿流体受到冲击速度越快、其自身硬度越高的特性,在遭遇高速碰撞时,可以瞬间提升防撞杆的结构刚度,以提高防撞性能,保护效果显著;防撞杆主体与防撞杆前支架和防撞杆后支架通过气体保护焊焊接,连接强度高;防撞杆采用铝合金制成,重量轻,强度高。本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门,包括车门内板和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防撞杆;所述防撞杆前支架连接在所述车门内板的前侧,所述防撞杆后支架连接在所述车门内板的后侧。进一步地,所述防撞杆前支架和所述防撞杆后支架焊接或铆接在所述车门内板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门,在车门内板上安装了防撞杆,防撞杆主体内灌注非牛顿流体,利用非牛顿流体受到冲击速度越快、其自身硬度越高的特性,在遭遇高速碰撞时,可以瞬间提升防撞杆的结构刚度,以提高车门防撞性能,保护车内乘客;防撞杆主体与防撞杆前支架和防撞杆后支架通过气体保护焊焊接,连接强度高;防撞杆采用铝合金制成,重量轻,强度高。本技术再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包括车身,所述车身包括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车门。进一步地,所述汽车包括前车门和后车门;所述前车门上的所述防撞杆前支架的位置高于所述防撞杆后支架的位置,所述后车门上的所述防撞杆前支架的位置低于所述防撞杆后支架的位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其前车门和后车门上皆安装有防撞杆,防撞杆主体内灌注非牛顿流体,利用非牛顿流体受到冲击速度越快、其自身硬度越高的特性,在遭遇高速碰撞时,可以瞬间提升防撞杆的结构刚度,以提高防撞性能,保护车内乘客;防撞杆主体与防撞杆前支架和防撞杆后支架通过气体保护焊焊接,连接强度高;防撞杆采用铝合金制成,重量轻,强度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撞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撞杆的截面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撞杆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防撞杆11-防撞杆主体111-封闭空腔112-非牛顿流体12-防撞杆前支架13-防撞杆后支架200-车门内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车门防撞杆是车门上的重要部件之一,是指在车门内部结构中加上横梁,用以加强汽车侧面的结构,进而提高侧面撞击时的防撞抵抗力,以提升侧面的安全,防撞杆的布置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汽车的安全性能。需要说明的是,按照剪切应力与变形率之间的关系,流体分为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牛顿流体是均匀单一的流体,而非牛顿流体一般是由液相、固相组成的混合体。剪应力与剪切应变率之间不满足线性关系的立体为非牛顿流体,如:高分子溶液、表面活性剂溶液、石油、牙膏、乳浊液、沥青、润滑脂等流体。非牛顿流体具有受到的冲击速度越快,其自身硬度越高的特性。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描述本技术。实施例一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撞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撞杆的截面图,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撞杆100,包括:防撞杆主体11、防撞杆前支架12和防撞杆后支架13;防撞杆前支架12和防撞杆后支架13分别连接在防撞杆主体11的两端;防撞杆主体11包括封闭空腔111,封闭空腔111内填充有非牛顿流体112。其中,防撞杆主体11具有较强的刚度和强度,在其内部的封闭空腔111中填充非牛顿流体112,利用非牛顿流体112受到的冲击速度越快,其自身硬度越高的特性,当防撞杆100被高速碰撞时,可以瞬间提升防撞杆主体11的结构强度,从而起到更好的防撞性能。具体地,防撞杆主体11用于起到主要的防撞作用,防撞杆前支架12和防撞杆后支架13则用于将防撞杆100固定安装到车门、车身前后等容易被碰撞的部位。其中,防撞杆主体11的具体实现形式不限,其可以为空心杆状或管状结构,空心部分形成封闭空腔111,以用于填充非牛顿流体112。防撞杆主体11的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截面形状不限,可以为矩形、圆形或者多边形,便于安装可起到防撞功能即可。由于防撞杆主体11内填充了非牛顿流体112,可以有效提高防撞杆主体11在遭遇碰撞时的强度,因此,防撞杆主体11的截面尺寸可相应减小,以减轻防撞杆主体11的重量。防撞杆主体11的长度则根据实际安装位置的不同而设计,以满足不同部位的防撞保护需求。防撞杆主体11应采用具有较强强度的材料制成,同时应尽量具有较轻的重量,以避免影响到整车的重量和性能。进一步地,防撞杆前支架12和防撞杆后支架13与防撞杆主体11固定为一体,防撞杆前支架12和防撞杆后支架13与防撞杆主体11的固定连接方式不做具体限制,其可以焊接或者一体成型。防撞杆前支架12和防撞杆后支架13也应当采用金属等具有较强强度的材料制成,以避免防撞杆100在遭遇撞击时防撞杆前支架12和防撞杆后支架13受到破坏,从而影响防撞杆100整体的性能。防撞杆前支架12和防撞杆后支架13的具体形状在本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制,其采用热冲压或辊压工艺制造而成,具有很高的结构强度。其应当具有较大的面积,以将防撞杆主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撞杆,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撞杆主体、防撞杆前支架和防撞杆后支架;所述防撞杆前支架和所述防撞杆后支架分别连接在所述防撞杆主体的两端;所述防撞杆主体包括封闭空腔,所述封闭空腔内填充有非牛顿流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撞杆,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撞杆主体、防撞杆前支架和防撞杆后支架;所述防撞杆前支架和所述防撞杆后支架分别连接在所述防撞杆主体的两端;所述防撞杆主体包括封闭空腔,所述封闭空腔内填充有非牛顿流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杆主体包括多个独立的封闭空腔,所述多个独立的封闭空腔内分别填充有非牛顿流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撞杆,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封闭空腔在所述防撞杆主体内阵列式排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空腔的横截面为矩形或圆形。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防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杆主体的垂直于长度方向的截面为矩形或圆形。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磊姜殿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