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在轮胎附着传感器的容器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38599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3: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在轮胎附着传感器的容器结构,更详细地,涉及可防止附着于轮胎的传感器由于高热产生故障的用于在轮胎附着传感器的容器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用于在轮胎附着传感器的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部容器部,附着于轮胎的内衬层;上部容器部,延伸设置于上述下部容器部的上部,在内部形成有可插入传感器的插入空间;以及流路部,形成于上述上部容器部的内侧面,在上述传感器插入于上述上部容器部的状态下,上述流路部可使空气流入及排出并对上述传感器进行冷却。

Vessel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ire attachment senso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ntainer structure for a tire attachment sensor, in more detail, to a container structure for a tire attachment sensor that prevents a sensor attached to a tire from failing due to high hea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ntainer structure for a tire attachment sensor,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a lower container part attached to the inner layer of the tire; an upper container part extending to the upper part of the lower container part, forming an insertion space for inserting the sensor in the inner part; and a flow path part formed o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upper container part, and inserting the sensor into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upper container part. In the state of the upper container part, the flow path part can allow air to flow in and out and cool the sen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在轮胎附着传感器的容器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在轮胎附着传感器的容器结构,更详细地,涉及可防止附着于轮胎的传感器由于高热产生能故障的用于在轮胎附着传感器的容器结构。
技术介绍
通常,当在轮胎附着传感器时,将传感器向外壳插入之后,将外壳附着于轮胎来使传感器间接附着于轮胎。此时,向外壳的内部插入的传感器在传感器通过外壳的结构插入的状态下被固定。但是,轮胎内衬层的温度由于行驶中的摩擦热等上升至100度左右的高温,附着于内衬层的外壳从内衬层接收热量来上升至高温。尤其,在外壳中,由于外壳与内衬层之间的摩擦及外壳与传感器之间的摩擦,内部的温度比内衬层的温度上升至更高的温度。因此,在使用120度以下的温度中正常地进行工作的常规传感器的情况下,可能由于高温产生故障。为防止这种问题,过去研发了使外壳与传感器制造为一体的技术。在使外壳与传感器制造为一体的情况下,外壳与传感器之间不产生摩擦热,因此,传感器不会因高温产生故障。但是,在使外壳与传感器制造为一体的情况下,当传感器被轮胎的冲击受损或由于外部原因产生故障时,无法仅单独更换传感器,需将外壳也一同更换,因此具有经济性不好的问题。并且,在以往,当使传感器的外壳附着于内衬层时,使用青丙烯酸类粘结剂等的粘结物质进行了附着。但是,在利用粘结剂在内衬层附着外壳的情况下,当由于轮胎的高速行驶使内衬层及外壳的温度上升至140度以上时,具有粘结剂老化而使粘结面受损的问题。因此,需要容易更换传感器、防止高温引起的传感器产生故障的技术,并且,需要温度的上升及轮胎的冲击也不会使传感器从轮胎脱落的技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美国授权专利第8776590号
技术实现思路
用于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防止附着于轮胎的传感器由于高热产生故障的用于在轮胎附着传感器的容器结构。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目的并不局限于以上所提及的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可通过下述记载明确理解未提及的其他技术目的。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于在轮胎附着传感器的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部容器部,附着于轮胎的内衬层;上部容器部,延伸设置于上述下部容器部的上部,在内部形成有可插入传感器的插入空间;以及流路部,形成于上述上部容器部的内侧面,在上述传感器插入于上述上部容器部的状态下,上述流路部可使空气流入及排出并对上述传感器进行冷却。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下部容器部呈圆盘形及多边形,以紧贴于上述内衬层。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上部容器部呈内部形成有可插入上述传感器的插入空间且上部开放的圆柱或多边棱柱形状。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流路部包括:出入口,形成有多个,用于使空气流入及流出;以及内部流路,以使多个上述出入口相连通的方式,沿着上述上部容器部的内侧面延伸设置。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出入口及上述内部流路以阴刻的方式形成于上述上部容器部的内侧面。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出入口及上述内部流路以阳刻的方式形成于上述上部容器部的内侧面。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流路部还包括冷却孔,上述冷却孔通过贯通上述上部容器部的下部面以及设置在与上述上部容器部的下部面相对应的位置的上述下部容器部来形成,上述冷却孔以与上述内部流路相连通的方式设置,用于使通过上述出入口流入的空气对上述内衬层进行冷却。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提供通过向用于在轮胎附着传感器的容器结构插入传感器来形成的电子装置。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提供附着有通过向用于在轮胎附着传感器的容器结构插入传感器来形成的电子装置的轮胎。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提供轮胎一体型容器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准备硫化轮胎;以及步骤b),在上述硫化轮胎的内衬层注塑及压缩未硫化橡胶来形成容器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为了提高上述内衬层与上述容器结构之间的表面附着力,上述未硫化橡胶由与上述内衬层相同的材质或可交联弹性体组合物形成。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a)之后,还包括对上述硫化轮胎进行预处理的步骤,在上述预处理步骤中,对上述内衬层中的要形成上述容器结构的位置进行清洗。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预处理步骤利用包含石脑油、n-己烷、甲苯、一个以上且最多4个H被Cl取代的结构的乙烷中的一种成分的溶剂来进行。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预处理步骤通过等离子表面处理、电晕表面处理、激光清洁中的一种以上的方法来进行。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b)中,通过在具有上述容器结构形状的模具内实际设置传感器的状态下,注塑及压缩未硫化橡胶来形成上述容器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b)中,上述传感器与机械臂相结合来设置于模具内。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对上述交联弹性体进行1分钟至60分钟的交联结合。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提供轮胎一体型容器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准备硫化轮胎及未硫化的容器结构;以及步骤b),在上述硫化轮胎的内衬层设置上述未硫化的容器结构,并利用模具对上述未硫化的容器结构进行硫化,在上述步骤a)中,在上述未硫化的容器结构的内部设置有传感器模型,上述传感器模型具有与上述未硫化的容器结构的内部插入空间的形状相对应的外形。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a)中,上述传感器模型的内部是空的,在上述传感器模型的上部形成有可使外部空气流入的第一流入孔和可排出上述传感器模型的内部的空气的第一排出孔。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b)中,当上述容器结构被硫化时,向上述第一流入孔注入冷却空气。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a)中,上述传感器模型的内部填充有金属材料,在上述金属材料形成有使空气通过来维持上述传感器模型的外形的冷却流路。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在上述传感器模型的上部形成有与上述冷却流路相连接并可使外部空气流入的第二流入孔和可排出冷却流路内的空气的第二排出孔。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b)中,当上述容器结构被硫化时,向上述第二流入孔注入冷却空气。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a)中,上述传感器模型由热固性塑料材质形成。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b)中,通过在150度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对上述容器结构加热3分钟以上来使上述容器结构与上述轮胎的内衬层形成为一体。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b)中,上述模具包括上部模具和下部模具,上述上部模具以紧贴于上述内衬层的状态对上述容器结构进行硫化。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上述步骤b)中,上述内衬层与上述容器结构以直接结合的方式进行硫化,通过截面尺寸分析法检测的上述内衬层与上述容器结构之间的表面间隔为1μm以下。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提供智能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胎,通过轮胎一体型容器结构的制造方法来制造;以及电子电路,用于检测并存储轮胎温度、压力、加速度、应变、轮胎信息、轮胎ID、轮胎制造履历中的至少一种,处理所存储的信息并能够以无线方式发送或接收。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提供智能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胎,通过轮胎一体型容器结构的制造方法来制造;以及电子电路,用于检测并存储轮胎温度、压力、加速度、应变、轮胎信息、轮胎ID、轮胎制造履历中的至少一种,处理所存储的信息并能够以无线方式发送或接收。根据如上所述的构成的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下,即,在向容器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在轮胎附着传感器的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部容器部,附着于轮胎的内衬层;上部容器部,延伸设置于上述下部容器部的上部,在内部形成有能够插入传感器的插入空间;以及流路部,形成于上述上部容器部的内侧面,在上述传感器插入于上述上部容器部的状态下,上述流路部能够使空气流入及排出并对上述传感器进行冷却。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1.30 KR 10-2017-0163738;2017.11.30 KR 10-2011.一种用于在轮胎附着传感器的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部容器部,附着于轮胎的内衬层;上部容器部,延伸设置于上述下部容器部的上部,在内部形成有能够插入传感器的插入空间;以及流路部,形成于上述上部容器部的内侧面,在上述传感器插入于上述上部容器部的状态下,上述流路部能够使空气流入及排出并对上述传感器进行冷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在轮胎附着传感器的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下部容器部呈圆盘形及多边形,以紧贴于上述内衬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在轮胎附着传感器的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上部容器部呈内部形成有能够插入上述传感器的插入空间且上部开放的圆柱或多边棱柱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在轮胎附着传感器的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流路部包括:出入口,形成有多个,用于使空气流入及流出;以及内部流路,以使多个上述出入口相连通的方式,沿着上述上部容器部的内侧面延伸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在轮胎附着传感器的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出入口及上述内部流路以阴刻的方式形成于上述上部容器部的内侧面。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在轮胎附着传感器的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出入口及上述内部流路以阳刻的方式形成于上述上部容器部的内侧面。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在轮胎附着传感器的容器结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流路部还包括冷却孔,上述冷却孔通过贯通上述上部容器部的下部面以及设置在与上述上部容器部的下部面相对应的位置的上述下部容器部来形成,上述冷却孔以与上述内部流路相连通的方式设置,用于使通过上述出入口流入的空气对上述内衬层进行冷却。8.一种轮胎一体型容器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a),准备硫化轮胎;以及步骤b),在上述硫化轮胎的内衬层注塑及压缩未硫化橡胶来形成容器结构,在上述步骤b)中形成的上述容器结构包括:下部容器部,附着于轮胎的内衬层;上部容器部,延伸设置于上述下部容器部的上部,在内部形成有能够插入传感器的插入空间;以及流路部,形成于上述上部容器部的内侧面,在上述传感器插入于上述上部容器部的状态下,上述流路部能够使空气流入及排出而对上述传感器进行冷却,上述流路部包括:出入口,以使空气流入及流出的方式设置,设置有多个;内部流路,以使多个上述出入口相连通的方式沿着上述上部容器部的内侧面延伸设置;以及冷却孔,贯通形成于上述上部容器部的下部面及与此相对应的位置的上述下部容器部来形成,上述冷却孔以与上述内部流路相连通的方式形成,且以使通过上述出入口流入的空气对上述内衬层进行冷却的方式形成。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轮胎一体型容器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提高上述内衬层与上述容器结构之间的表面附着力,上述未硫化橡胶由与上述内衬层相同的材质或可交联弹性体组合物形成。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淳鸿李光镛洪昌孝金秉立孙情豪
申请(专利权)人:韩国轮胎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