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系统污染平衡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37138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1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压系统污染平衡控制方法,包括:获得所述吸油过滤器的过滤比和第一污染浓度,获得第二污染浓度,根据所述压油过滤器的过滤比和所述第一侵入速率,获得第三污染浓度,获得所述系统油箱在任一微时段的动态污染浓度关系,获得所述系统油箱的侵入速率关系,根据所述侵入速率关系和所述系统油箱在任一微时段的动态污染浓度关系,获得所述系统油箱的污染物浓度变化关系,分别获得所述动力元件组的污染物浓度变化关系、所述控制及工作元件组的污染物浓度变化关系,确定污染物浓度影响因子,并设定对应的污染物平衡控制策略。解决不能找出关键因素,需要反复维修的问题,达到污染物侵入和过滤的动态平衡,保证轧机长期稳定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系统污染平衡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轧钢
,尤其涉及一种液压系统污染平衡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据统计,在液压系统中,约有70%-80%的故障与液压系统污染有关,液压系统中存在的污染物进入间隙会对阀芯和阀体造成磨损,污染也极易造成液压泵磨损,国内外学者也开展了广泛研究,液压系统污染已成为各有关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分析污染产生的原因及其规律,实施液压系统油液污染控制,对于提高液压元件的使用寿命和液压系统的可靠性、降低故障率和保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本专利技术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污染处理方式主要采用针对故障位置进行局部处理,不能全面、系统性的找出所有关键影响因素,需要反复维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压系统污染平衡控制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污染处理方式主要采用针对故障位置进行局部处理,不能全面、系统性的找出所有关键影响因素,需要反复维修的技术问题。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液压系统污染平衡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一液压系统中,所述液压系统具有吸油、压油两个过滤器,且,所述液压系统包括系统油箱、动力元件组、控制及工作元件组,所述方法包括:获得所述吸油过滤器的过滤比和第一污染浓度,所述第一污染浓度为所述系统油箱的污染浓度值;根据所述吸油过滤器的过滤比和所述第一污染浓度,获得第二污染浓度,所述第二污染浓度为所述动力元件组的污染浓度值;获得所述压油过滤器的过滤比和第一侵入速率,所述第一侵入速率为所述动力元件组内部磨损生产污染物的侵入速率,根据所述压油过滤器的过滤比和所述第一侵入速率,获得第三污染浓度,所述第三污染浓度为所述控制及工作元件组的污染浓度值;根据所述第二污染浓度、所述第三污染浓度,获得所述系统油箱在任一微时段的动态污染浓度关系;获得第二侵入速率、第三侵入速率,根据所述第一侵入速率、所述第二侵入速率、所述第三侵入速率,获得所述系统油箱的侵入速率关系,其中,所述第二侵入速率为外部污染物的侵入速率、所述第三侵入速率为所述控制及工作元件组磨损生产污染物的入速率,根据所述侵入速率关系和所述系统油箱在任一微时段的动态污染浓度关系,获得所述系统油箱的污染物浓度变化关系;获得所述动力元件组的要求污染度、所述控制及工作元件组的要求污染度;根据所述系统油箱的污染物浓度变化关系、所述动力元件组的要求污染度、所述控制及工作元件组的要求污染度,分别获得所述动力元件组的污染物浓度变化关系、所述控制及工作元件组的污染物浓度变化关系;根据所述动力元件组的污染物浓度变化关系、所述控制及工作元件组的污染物浓度变化关系,确定污染物浓度影响因子,并设定对应的污染物平衡控制策略。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吸油过滤器的过滤比和所述第一污染浓度,获得第二污染浓度,包括:根据公式获得所述第二污染浓度;其中,K1(t)为所述第二污染浓度、β1为所述吸油过滤器的过滤比、K0(t)为所述第一污染浓度。优选的,所述获得所述压油过滤器的过滤比和第一侵入速率,所述第一侵入速率为所述动力元件组的污染物侵入速率,根据所述压油过滤器的过滤比和所述第一侵入速率,获得第三污染浓度,包括:获得所述液压系统的液压系统流量;根据公式获得所述第三污染浓度,其中,K2(t)为所述第三污染浓度、β1为所述吸油过滤器的过滤比、β2为所述压油过滤器的过滤比、q为所述液压系统流量、R1(t)为所述第一侵入速率、K0(t)为所述第一污染浓度。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污染浓度、所述第三污染浓度,获得所述系统油箱在任一微时段的动态污染浓度关系,包括:获得所述系统油箱中的液压油体积;根据公式转换为获得所述系统油箱在任一微时段的动态污染浓度关系;其中,t+Δt为任一微时段,V为所述系统油箱中的液压油体积,q为所述液压系统流量、R1(t)为所述第一侵入速率、R0(t)为所述第二侵入速率、R2(t)为所述第三侵入速率、K0(t)为所述第一污染浓度、β1为所述吸油过滤器的过滤比、β2为所述压油过滤器的过滤比、q为所述液压系统流量。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侵入速率关系和所述系统油箱在任一微时段的动态污染浓度关系,获得所述系统油箱的污染物浓度变化关系,包括:根据公式获得所述侵入速率关系;将所述侵入速率关系公式代入所述动态污染浓度关系公式,获得公式获得等效过滤效率关系将所述等效过滤效率关系代入所述公式中,获得一阶常微分方程对所述一阶常微分方程求解,获得所述系统油箱的污染物浓度变化关系其中,K0(0)为液压油的初始颗粒污染浓度、SV为等效过滤效率、V为所述系统油箱中的液压油体积,q为所述液压系统流量、R1(t)为所述第一侵入速率、R0(t)为所述第二侵入速率、R2(t)为所述第三侵入速率、K0(t)为所述第一污染浓度、β1为所述吸油过滤器的过滤比、β2为所述压油过滤器的过滤比、q为所述液压系统流量。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系统油箱的污染物浓度变化关系、所述动力元件组的要求污染度、所述控制及工作元件组的要求污染度,分别获得所述动力元件组的污染物浓度变化关系、所述控制及工作元件组的污染物浓度变化关系,包括:将所述动力元件组的要求污染度代入所述系统油箱的污染物浓度变化关系中,获得所述动力元件组的污染物浓度变化关系将所述控制及工作元件组的要求污染度代入所述系统油箱的污染物浓度变化关系中,获得所述控制及工作元件组的污染物浓度变化关系其中,[KP]为所述动力元件组的要求污染度,[KC]为所述控制及工作元件组的要求污染度,K0(0)为液压油的初始颗粒污染浓度、SV为等效过滤效率、V为所述系统油箱中的液压油体积,q为所述液压系统流量、R1(t)为所述第一侵入速率、R0(t)为所述第二侵入速率、R2(t)为所述第三侵入速率、K0(t)为所述第一污染浓度、β1为所述吸油过滤器的过滤比、β2为所述压油过滤器的过滤比、q为所述液压系统流量。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动力元件组的污染物浓度变化关系、所述控制及工作元件组的污染物浓度变化关系,确定污染物浓度影响因子,包括:根据所述动力元件组的污染物浓度变化关系所述控制及工作元件组的污染物浓度变化关系获得所述污染物浓度影响因子为所述液压系统流量、所述过滤器的过滤比、液压油的污染物浓度。优选的,所述确定污染物浓度影响因子,并设定对应的污染物平衡控制策略,包括:根据所述污染物浓度影响因子,获得所述污染物平衡控制策略,所述污染物平衡控制策略为消除污染源、油液循环冲洗过滤、保持滤芯过滤性能。优选的,所述油液循环冲洗过滤包括:步骤A:选择所述液压系统中敏感元件进行回避,冲洗所述液压系统中支路管道;步骤B:隔开所述支路管道与所述液压系统中主管道,对所述主管道进行冲洗;步骤C:检测所述液压系统中液压油污染物浓度,获得液压油污染物浓度值;获得所述液压系统的液压油污染物浓度等级要求值,判断液压油污染物浓度值是否满足所述液压油污染物浓度等级要求值,若所述液压油污染物浓度值不满足所述液压油污染物浓度等级要求值,则重复步骤A-步骤C,直至所述液压油污染物浓度值满足所述液压油污染物浓度等级要求值。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压系统污染平衡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一液压系统中,所述液压系统具有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系统污染平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一液压系统中,所述液压系统具有吸油、压油两个过滤器,且,所述液压系统包括系统油箱、动力元件组、控制及工作元件组,所述方法包括:获得所述吸油过滤器的过滤比和第一污染浓度,所述第一污染浓度为所述系统油箱的污染浓度值;根据所述吸油过滤器的过滤比和所述第一污染浓度,获得第二污染浓度,所述第二污染浓度为所述动力元件组的污染浓度值;获得所述压油过滤器的过滤比和第一侵入速率,所述第一侵入速率为所述动力元件组内部磨损生产污染物的侵入速率,根据所述压油过滤器的过滤比和所述第一侵入速率,获得第三污染浓度,所述第三污染浓度为所述控制及工作元件组的污染浓度值;根据所述第二污染浓度、所述第三污染浓度,获得所述系统油箱在任一微时段的动态污染浓度关系;获得第二侵入速率、第三侵入速率,根据所述第一侵入速率、所述第二侵入速率、所述第三侵入速率,获得所述系统油箱的侵入速率关系,其中,所述第二侵入速率为外部污染物的侵入速率、所述第三侵入速率为所述控制及工作元件组磨损生产污染物的入速率,根据所述侵入速率关系和所述系统油箱在任一微时段的动态污染浓度关系,获得所述系统油箱的污染物浓度变化关系;获得所述动力元件组的要求污染度、所述控制及工作元件组的要求污染度;根据所述系统油箱的污染物浓度变化关系、所述动力元件组的要求污染度、所述控制及工作元件组的要求污染度,分别获得所述动力元件组的污染物浓度变化关系、所述控制及工作元件组的污染物浓度变化关系;根据所述动力元件组的污染物浓度变化关系、所述控制及工作元件组的污染物浓度变化关系,确定污染物浓度影响因子,并设定对应的污染物平衡控制策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系统污染平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一液压系统中,所述液压系统具有吸油、压油两个过滤器,且,所述液压系统包括系统油箱、动力元件组、控制及工作元件组,所述方法包括:获得所述吸油过滤器的过滤比和第一污染浓度,所述第一污染浓度为所述系统油箱的污染浓度值;根据所述吸油过滤器的过滤比和所述第一污染浓度,获得第二污染浓度,所述第二污染浓度为所述动力元件组的污染浓度值;获得所述压油过滤器的过滤比和第一侵入速率,所述第一侵入速率为所述动力元件组内部磨损生产污染物的侵入速率,根据所述压油过滤器的过滤比和所述第一侵入速率,获得第三污染浓度,所述第三污染浓度为所述控制及工作元件组的污染浓度值;根据所述第二污染浓度、所述第三污染浓度,获得所述系统油箱在任一微时段的动态污染浓度关系;获得第二侵入速率、第三侵入速率,根据所述第一侵入速率、所述第二侵入速率、所述第三侵入速率,获得所述系统油箱的侵入速率关系,其中,所述第二侵入速率为外部污染物的侵入速率、所述第三侵入速率为所述控制及工作元件组磨损生产污染物的入速率,根据所述侵入速率关系和所述系统油箱在任一微时段的动态污染浓度关系,获得所述系统油箱的污染物浓度变化关系;获得所述动力元件组的要求污染度、所述控制及工作元件组的要求污染度;根据所述系统油箱的污染物浓度变化关系、所述动力元件组的要求污染度、所述控制及工作元件组的要求污染度,分别获得所述动力元件组的污染物浓度变化关系、所述控制及工作元件组的污染物浓度变化关系;根据所述动力元件组的污染物浓度变化关系、所述控制及工作元件组的污染物浓度变化关系,确定污染物浓度影响因子,并设定对应的污染物平衡控制策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吸油过滤器的过滤比和所述第一污染浓度,获得第二污染浓度,包括:根据公式获得所述第二污染浓度;其中,K1(t)为所述第二污染浓度、β1为所述吸油过滤器的过滤比、K0(t)为所述第一污染浓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所述压油过滤器的过滤比和第一侵入速率,所述第一侵入速率为所述动力元件组的污染物侵入速率,根据所述压油过滤器的过滤比和所述第一侵入速率,获得第三污染浓度,包括:获得所述液压系统的液压系统流量;根据公式获得所述第三污染浓度,其中,K2(t)为所述第三污染浓度、β1为所述吸油过滤器的过滤比、β2为所述压油过滤器的过滤比、q为所述液压系统流量、R1(t)为所述第一侵入速率、K0(t)为所述第一污染浓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污染浓度、所述第三污染浓度,获得所述系统油箱在任一微时段的动态污染浓度关系,包括:获得所述系统油箱中的液压油体积;根据公式转换为获得所述系统油箱在任一微时段的动态污染浓度关系;其中,t+Δt为任一微时段,V为所述系统油箱中的液压油体积,q为所述液压系统流量、R1(t)为所述第一侵入速率、R0(t)为所述第二侵入速率、R2(t)为所述第三侵入速率、K0(t)为所述第一污染浓度、β1为所述吸油过滤器的过滤比、β2为所述压油过滤器的过滤比、q为所述液压系统流量。5.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昝现亮李飞王凤琴常安李涛陈明跃文杰于孟令狐克志王永强林海海李洋龙李金龙李宫胤陈飞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