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EGR阀高温废气周期性冲击疲劳耐久性测试的连续旋转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4246 阅读:2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EGR阀高温废气周期性冲击疲劳耐久性测试的连续旋转阀。壳体两侧分别设有接管、凹槽、通孔,壳体内设有转子,转子上设有通孔、凹槽,转子的一端设有一齿轮,壳体一端设有用于安放壳体的左支板、垫片、封盖,壳体的另一端壁面上设有通孔,壳体壁上的两凹槽内分别设有前挡板、后挡板,前后挡板上分别设有齿条,前齿条和后齿条中间设有另一齿轮,轴的一端设有第三齿轮,此齿轮和两齿条间的齿轮同轴,转子上的齿轮与直流电机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得连续稳定的气源转变成脉冲频率、脉冲宽度可调的脉冲气体,并在每个脉冲冲击后有自动还原成初始状态功能,可用于对EGR阀热疲劳进行试验,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类似气体冲击疲劳试验。(*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EGR阀高温废气周期性冲击疲劳耐久性测试的连续旋转阀,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1)、壳体(2)、第一接管(3)、第二接管(4)、前挡板(5)、后挡板下片(6)、后挡板上片(7)、前齿条(8)、后齿条(9)、左支板(10)、右下支板(11)、右上支板(12)、顶盖(13)、垫片(14)、封盖(15)、第一齿轮(16)、第二齿轮(17)、第三齿轮(18)、轴(19)、后盖板(20)、前盖板(21)、第一通孔(22)、第一凹槽(23)、第二凹槽(24)、前通孔(25)、后通孔(26)、第三凹槽(27)、第四凹槽(28)、第二通孔(29)、底座(30)、EGR阀(31)、连续旋转阀(32)、高温气源(33),壳体(2)两侧设有第一接管(3)、第二接管(4)、第三凹槽(27)、第四凹槽(28)、前通孔(25)、后后通孔26),壳体(2)内设有转子(1),转子(1)上设有第一通孔(22)、第一凹槽(23)、第二凹槽(24),壳体(2)一端设有用于安放壳体的左支板(10)、垫片(14)、封盖(15),转子(2)的一端设有第一齿轮(16),壳体(2)的另一端壁面上设有第二通孔(29),设有用于安放壳体的右下支板(11),右下支板(11)的上端设有右上支板(12);第三凹槽(27)内设有前挡板(5),前挡板(5)上设有前齿条(8),第四凹槽(28)内设有后挡下片(6),后挡板下片(6)连接后挡板上片(7),后挡板上片(7)设有后齿条(9),前齿条(8)和后齿条(9)中间设有第二齿轮(17),第二齿轮里设有轴(19),轴(19)的一端设有第三齿轮(18);连接左右支板的有前盖板(21)、后盖板(22),顶盖(13);左右支板和前后盖板安放在底座(30)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松黄瑞张宇武亚娇俞小莉陆国栋陈子强夏立峰张守都安晓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