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废气生态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32381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脱硫脱硝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工业废气生态处理系统,包括废气进入管、空气换热器、废气输出管、反应器、净气排出管、喷料装置、催化剂储罐、吸料装置、分离塔、提升装置、筛分装置、废料收集装置、抽风机、吸收池、液位检测计、浓度调节池、浓度检测计、第一抽取泵、营养液配液池、营养液检测装置、营养液检测装置、第二抽取泵、其他营养液组份储罐、第一电磁阀、芦苇过滤系统、第三抽取泵、无土栽培系统、第四抽取泵、营养液收集池、消毒池、第五抽取泵、第六抽取泵、第一给水管、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气‑水换热站、循环烟管、第一循环风机、控制阀、循环水管、循环泵、供暖组片、补水泵;解决了不能利用收集的废气的问题。

An Ecological Treatment System for Industrial Waste Ga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device, and is an industrial waste gas ecological treatment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n exhaust gas entry pipe, an air heat exchanger, an exhaust gas output pipe, a reactor, a clean gas discharge pipe, a spraying device, a catalyst storage tank, a suction device, a separation tower, a lifting device, a screening device, a waste collection device, a suction fan, an absorption tank, a liquid level detector, and a concentration regulation. Save pool, concentration detector, first extracting pump, nutrient liquid distribution pool, nutrient liquid detection device, nutrient liquid detection device, second extracting pump, other nutrient liquid components storage tank, first solenoid valve, reed filtration system, third extracting pump, soilless cultivation system, fourth extracting pump, nutrient liquid collection pool, disinfection pool, fifth extracting pump, sixth extracting pump, first water supply pipe, fifth extracting pump Second solenoid valve, third solenoid valve, gas-water heat exchange station, circulating flue gas pipe, first circulating fan, control valve, circulating water pipe, circulating pump, heating unit and water supply pump solve the problem of not utilizing collected waste ga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废气生态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脱硫脱硝装置的
,是一种工业废气生态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环境污染和能源利用问题已经严重威胁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人类自身的健康。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火电厂、水泥、化工、纺织等企业都以动力煤作为燃料,而SO2和NOx的污染90%来自煤的燃烧。传统的工业废气在经过除尘和脱硫脱硝及有害油性物质处理后接近或达到排放标准甚至有些还未达标就直接将尾气排入大气中,其排出的气体中包含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有害气体和比重轻、颗粒小的粉煤灰等细小固体杂质粉尘。75吨的煤在锅炉内燃烧后其排出的二氧化硫的量就可达10吨/日。这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细小颗粒物就是形成雾霾的主要凶手,会极大地影响居民的健康甚至威胁到生命。目前的尾气处理的方法,虽然可以很大程度上地消除燃煤烟气中含有的有害气体及杂志固体颗粒,但其后续产生的废弃物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仍有废料废气排出,不能有效的利用收集的高浓度的SO2和NOx等废气及有害油性物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业废气生态处理系统,其克服了上有技术之不足,有效解决了现有工业废气处理设备存在续产生的废弃物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不能有效的利用收集的高浓度的SO2和NOx及有害油性物质的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工业废气生态处理系统,包括工业废气处理系统、生态系统、温室供暖系统;所述工业废气处理系统包括废气进入管、空气换热器、废气输出管、反应器、净气排出管、喷料装置、设有进料口的催化剂储罐、吸料装置、分离塔、提升装置、筛分装置、废料收集装置、抽风机;所述废气进入管固定安装在空气换热器右侧下部并与空气换热器相连通,所述废气输出管固定安装在空气换热器的右侧上部且与空气换热器相连通,所述反应器设置在空气换热器的右上侧,所述空气换热器通过废气输出管与反应器左侧下部相连通,所述净气排出管固定安装在反应器右侧上端,所述喷料装置固定安装在反应器的上端并与反应器相连通,所述催化剂储罐设置在反应器的右下方,所述催化剂储罐通过第一输送管与喷料装置右侧相连通,所述吸料装置固定安装在第一输送管上并靠近催化剂储罐一端,所述分离塔设置在催化剂储罐上方且位于反应器的右侧,所述分离塔左侧通过循环换热管与空气换热器相连通且循环换热管延伸至分离塔内部,所述分离塔上端通过提升装置与反应器下端相连通,所述筛分装置设置在分离塔下方并通过下料管与筛分装置相连通,所述废料收集装置设置在催化剂储罐左上方并通过第二输送管与筛分装置左侧上部相连通,所述筛分装置左侧下部通过第三输送管与催化剂储罐上端相连通,所述分离塔通过废气输送管与生态系统相连通,所述抽风机固定安装在废气输送管上;所述生态系统包括吸收池、液位检测计、浓度调节池、浓度检测计、第一抽取泵、营养液配液池、营养液检测装置、营养液检测装置、第二抽取泵、其他营养液组份储罐、第一电磁阀、芦苇过滤系统、第三抽取泵、无土栽培系统、第四抽取泵、营养液收集池、消毒池、第五抽取泵、第六抽取泵、第一给水管、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所述吸收池设置在分离塔的右侧,所述液位检测计固定安装在吸收池上端右侧并延伸至吸收池内,所述浓度调节池设置在吸收池的右侧,所述浓度检测计固定安装在浓度调节池左侧并延伸进浓度调节池内部,所述吸收池通过第一抽液管与浓度调节池相连通,所述第一抽取泵固定安装在第一抽液管上,所述营养液配液池设置在浓度调节池的右侧,所述营养液检测装置固定安装在营养液配液池左侧并延进营养液配液池内部,所述浓度调节池通过第二抽液管与营养配液池相连通,所述第二抽取泵固定安装在第二抽液管上,所述其他营养液组份储罐设置在营养液配液池上方并通过输液管与营养液配液池相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固定安装在输液管上,所述芦苇过滤系统设置在营养液配液池左下方,所述营养液配液池通过第三抽液管与芦苇过滤系统相连通,所述第三抽取泵固定安装在第三抽液管上,所述无土栽培系统设置在芦苇过滤系统右侧,所述芦苇过滤系统通过第四抽液管与无土栽培系统相连通,所述第四抽取泵固定安装在第四抽液管上,所述营养液收集池设置在无土栽培系统的右下方,所述无土栽培系统通过引流管与营养液收集池上部相连通,所述消毒池设置在营养液收集池右侧,所述营养液收集池通过第五抽液管与消毒池相连通,所述第五抽取泵固定安装在第五抽液管上,所述消毒池通过第六输液管与营养液配液池相连通,所述第六抽取泵固定安装在第六抽液管上,所述第一给水管设置在生态系统的上方并延伸至吸收池的内,所述第二电磁阀固定安装在第一给水管右部且靠近吸收池端,所述第一给水管通过第二给水管与浓度调节池相连通,所述第三电磁阀固定安装在第二给水管上,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液位检测计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与浓度检测计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与营养液检测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温室供暖系统包括气-水换热站、循环烟管、第一循环风机、控制阀、循环水管、循环泵、至少一组供暖组片、第三给水管、补水泵;所述气-水换热站通过循环烟管与废气进入管相连通,所述第一循环风机固定安装在循环烟管上,所述控制阀固定安装在循环烟管上,所述循环水管左端与气-水换热站相连通,所述循环泵固定安装在循环水管上,所述供暖组片与循环水管相连通,所述循环水管案通过第三给水管与第一给水管右侧相连通,所述补水泵固定安装在第三给水管下端右部。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的优化和/或改进: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业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温度调节装置,所述温度调节装置包括温度检测装置、连接管、换热装置、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第二循环风机,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固定安装在循环换热管上且靠近空气换热器一侧,所述连接管两端分别于循环换热管两端相连通,所述第六电磁阀固定安装在循环换热管上并位于连接管与循环换热管两端连接处之间,所述换热装置固定安装在连接管上且连接管与换热装置相连通,所述第四电磁阀固定安装在连接管上且位于换热装置的下方,所述第五电磁阀固定安装在连接管上且位于换热装置的上方,所述第二循环风机固定安装在循环换热管上且位于换热装置上方,所述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二循环风机均与温度检测装置电性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业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呈梯形状的过渡管,所述过渡管左端截面积小于右端的截面积,所述过渡管左端与废气输出管相连通,所述过渡管右端与反应器左侧下部相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循环换热管延伸至分离塔内的部分为盘管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筛分装置呈左低右高状安装在分离塔的下方。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业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过渡罐,所述过渡管固定安装在第三输送管上并与第三输送管相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业废气处理系统还包括料位检测仪,所述料位检测仪固定安装在催化剂储罐上端左侧并延伸至催化剂储罐内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芦苇过滤系统包括人工湿地池、芦苇植被、过滤层、防渗层、过滤墙、滤液池,所述芦苇植被设置在人工湿地池的上方,所述过滤层设置在芦苇植被下方且位于人工湿地池的中部,所述防渗层设置在人工湿地池的底部,所述过滤墙设置在人工湿地池的右部,所述过滤墙与人工湿地池的右端形成滤液池。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抽取泵右侧、第二抽取泵右侧、第三抽取泵左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废气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业废气处理系统、生态系统、温室供暖系统;所述工业废气处理系统包括废气进入管、空气换热器、废气输出管、反应器、净气排出管、喷料装置、设有进料口的催化剂储罐、吸料装置、分离塔、提升装置、筛分装置、废料收集装置、抽风机;所述废气进入管固定安装在空气换热器右侧下部并与空气换热器相连通,所述废气输出管固定安装在空气换热器的右侧上部且与空气换热器相连通,所述反应器设置在空气换热器的右上侧,所述空气换热器通过废气输出管与反应器左侧下部相连通,所述净气排出管固定安装在反应器右侧上端,所述喷料装置固定安装在反应器的上端并与反应器相连通,所述催化剂储罐设置在反应器的右下方,所述催化剂储罐通过第一输送管与喷料装置右侧相连通,所述吸料装置固定安装在第一输送管上并靠近催化剂储罐一端,所述分离塔设置在催化剂储罐上方且位于反应器的右侧,所述分离塔左侧通过循环换热管与空气换热器相连通且循环换热管延伸至分离塔内部,所述分离塔上端通过提升装置与反应器下端相连通,所述筛分装置设置在分离塔下方并通过下料管与筛分装置相连通,所述废料收集装置设置在催化剂储罐左上方并通过第二输送管与筛分装置左侧上部相连通,所述筛分装置左侧下部通过第三输送管与催化剂储罐上端相连通,所述分离塔通过废气输送管与生态系统相连通,所述抽风机固定安装在废气输送管上;所述生态系统包括吸收池、液位检测计、浓度调节池、浓度检测计、第一抽取泵、营养液配液池、营养液检测装置、营养液检测装置、第二抽取泵、其他营养液组份储罐、第一电磁阀、芦苇过滤系统、第三抽取泵、无土栽培系统、第四抽取泵、营养液收集池、消毒池、第五抽取泵、第六抽取泵、第一给水管、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所述吸收池设置在分离塔的右侧,所述液位检测计固定安装在吸收池上端右侧并延伸至吸收池内,所述浓度调节池设置在吸收池的右侧,所述浓度检测计固定安装在浓度调节池左侧并延伸进浓度调节池内部,所述吸收池通过第一抽液管与浓度调节池相连通,所述第一抽取泵固定安装在第一抽液管上,所述营养液配液池设置在浓度调节池的右侧,所述营养液检测装置固定安装在营养液配液池左侧并延进营养液配液池内部,所述浓度调节池通过第二抽液管与营养配液池相连通,所述第二抽取泵固定安装在第二抽液管上,所述其他营养液组份储罐设置在营养液配液池上方并通过输液管与营养液配液池相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固定安装在输液管上,所述芦苇过滤系统设置在营养液配液池左下方,所述营养液配液池通过第三抽液管与芦苇过滤系统相连通,所述第三抽取泵固定安装在第三抽液管上,所述无土栽培系统设置在芦苇过滤系统右侧,所述芦苇过滤系统通过第四抽液管与无土栽培系统相连通,所述第四抽取泵固定安装在第四抽液管上,所述营养液收集池设置在无土栽培系统的右下方,所述无土栽培系统通过引流管与营养液收集池上部相连通,所述消毒池设置在营养液收集池右侧,所述营养液收集池通过第五抽液管与消毒池相连通,所述第五抽取泵固定安装在第五抽液管上,所述消毒池通过第六输液管与营养液配液池相连通,所述第六抽取泵固定安装在第六抽液管上,所述第一给水管设置在生态系统的上方并延伸至吸收池的内,所述第二电磁阀固定安装在第一给水管右部且靠近吸收池端,所述第一给水管通过第二给水管与浓度调节池相连通,所述第三电磁阀固定安装在第二给水管上,所述第二电磁阀与液位检测计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与浓度检测计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与营养液检测装置电性连接;所述温室供暖系统包括气‑水换热站、循环烟管、第一循环风机、控制阀、循环水管、循环泵、至少一组供暖组片、第三给水管、补水泵;所述气‑水换热站通过循环烟管与废气进入管相连通,所述第一循环风机固定安装在循环烟管上,所述控制阀固定安装在循环烟管上,所述循环水管左端与气‑水换热站相连通,所述循环泵固定安装在循环水管上,所述供暖组片与循环水管相连通,所述循环水管案通过第三给水管与第一给水管右侧相连通,所述补水泵固定安装在第三给水管下端右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废气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业废气处理系统、生态系统、温室供暖系统;所述工业废气处理系统包括废气进入管、空气换热器、废气输出管、反应器、净气排出管、喷料装置、设有进料口的催化剂储罐、吸料装置、分离塔、提升装置、筛分装置、废料收集装置、抽风机;所述废气进入管固定安装在空气换热器右侧下部并与空气换热器相连通,所述废气输出管固定安装在空气换热器的右侧上部且与空气换热器相连通,所述反应器设置在空气换热器的右上侧,所述空气换热器通过废气输出管与反应器左侧下部相连通,所述净气排出管固定安装在反应器右侧上端,所述喷料装置固定安装在反应器的上端并与反应器相连通,所述催化剂储罐设置在反应器的右下方,所述催化剂储罐通过第一输送管与喷料装置右侧相连通,所述吸料装置固定安装在第一输送管上并靠近催化剂储罐一端,所述分离塔设置在催化剂储罐上方且位于反应器的右侧,所述分离塔左侧通过循环换热管与空气换热器相连通且循环换热管延伸至分离塔内部,所述分离塔上端通过提升装置与反应器下端相连通,所述筛分装置设置在分离塔下方并通过下料管与筛分装置相连通,所述废料收集装置设置在催化剂储罐左上方并通过第二输送管与筛分装置左侧上部相连通,所述筛分装置左侧下部通过第三输送管与催化剂储罐上端相连通,所述分离塔通过废气输送管与生态系统相连通,所述抽风机固定安装在废气输送管上;所述生态系统包括吸收池、液位检测计、浓度调节池、浓度检测计、第一抽取泵、营养液配液池、营养液检测装置、营养液检测装置、第二抽取泵、其他营养液组份储罐、第一电磁阀、芦苇过滤系统、第三抽取泵、无土栽培系统、第四抽取泵、营养液收集池、消毒池、第五抽取泵、第六抽取泵、第一给水管、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所述吸收池设置在分离塔的右侧,所述液位检测计固定安装在吸收池上端右侧并延伸至吸收池内,所述浓度调节池设置在吸收池的右侧,所述浓度检测计固定安装在浓度调节池左侧并延伸进浓度调节池内部,所述吸收池通过第一抽液管与浓度调节池相连通,所述第一抽取泵固定安装在第一抽液管上,所述营养液配液池设置在浓度调节池的右侧,所述营养液检测装置固定安装在营养液配液池左侧并延进营养液配液池内部,所述浓度调节池通过第二抽液管与营养配液池相连通,所述第二抽取泵固定安装在第二抽液管上,所述其他营养液组份储罐设置在营养液配液池上方并通过输液管与营养液配液池相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固定安装在输液管上,所述芦苇过滤系统设置在营养液配液池左下方,所述营养液配液池通过第三抽液管与芦苇过滤系统相连通,所述第三抽取泵固定安装在第三抽液管上,所述无土栽培系统设置在芦苇过滤系统右侧,所述芦苇过滤系统通过第四抽液管与无土栽培系统相连通,所述第四抽取泵固定安装在第四抽液管上,所述营养液收集池设置在无土栽培系统的右下方,所述无土栽培系统通过引流管与营养液收集池上部相连通,所述消毒池设置在营养液收集池右侧,所述营养液收集池通过第五抽液管与消毒池相连通,所述第五抽取泵固定安装在第五抽液管上,所述消毒池通过第六输液管与营养液配液池相连通,所述第六抽取泵固定安装在第六抽液管上,所述第一给水管设置在生态系统的上方并延伸至吸收池的内,所述第二电磁阀固定安装在第一给水管右部且靠近吸收池端,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汶冀韩易谋田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宜中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