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沙土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9628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沙土改良结构,包括种植箱,所述种植箱的内部下方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底端为肥料储腔,所述隔板的顶端设为土壤层,通过设置肥料处理机构,将肥料加入处理箱内部,储水箱内部的水输送至处理箱,加入合适的量即可,经过蜗杆驱使蜗轮转动,进而使搅拌杆在处理箱内部转动,可将加入的肥料与水充分混合,将处理好的肥料水输送至肥料储腔,三个第一棉球将肥料水,经过三个第一棉线的吸湿,逐步将肥料水输送至三个第二棉球上,进而给土壤层进行施肥,有效解决了在绿化沙土改良结构使用的过程中,仅在土壤的表面施肥,肥料在雨水的冲刷下,易导致肥料流失过快,从而影响施肥效果的问题。从而影响施肥效果的问题。从而影响施肥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沙土改良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沙土改良
,尤其涉及一种沙土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园林建设的施工中,往往选址的位置土壤会存在一定量的不利于绿植生长问题,现有的最好解决办法是对园林绿化沙土进行改良。
[0003]然而现有的沙土改良结构存在以下问题:其一,在绿化沙土改良结构使用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土壤的肥沃性,通常会在土壤的表面施肥,但是大多数的绿化沙土改良结构在阴雨天气下,肥料在雨水的冲刷下,易导致肥料流失过快,从而影响施肥效果,其二,在干旱季节,土壤较干,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在浇灌时需要人工定期灌溉,其三,阳光照射强度较大时,不能够进行遮阳,加快了土壤的干度,以至于植物形成干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沙土改良结构。
[0005]本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沙土改良结构,包括种植箱,所述种植箱的内部下方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底端为肥料储腔,所述隔板的顶端设为土壤层,所述种植箱的左侧下方设有肥料处理机构,所述种植箱的左侧上方设有灌溉机构,所述种植箱的右侧设有遮阳机构。
[0007]进一步的,所述肥料处理机构包括底板,所述种植箱的左侧下方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底端通过支柱与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处理箱的内部底端中心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一组搅拌杆,所述处理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处理箱的左侧偏上方设置有第一转扭,所述第一转扭与处理箱内部的蜗杆固定连接,所述蜗杆的一端与处理箱的内部右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处理箱的右侧下方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一端与肥料储腔贯通连接,所述输送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肥料储腔的内部设有三个第一棉球,三个所述第一棉球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棉线,三个所述第一棉线均贯穿至土壤层内与第二棉球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柱外表面的一组搅拌杆为等距交错设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蜗轮与蜗杆之间为啮合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灌溉机构包括L形板,所述处理箱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L形板,两个所述L形板的顶端均与储水箱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储水箱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滤网板,所述储水箱的右侧上方设置有第二转扭,所述第二转扭与储水箱内部的丝杆固定来接,所述丝杆的一端与储水箱的内部左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的上部套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两端分别与储水箱的内部两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储水箱的内部下方设置有吸湿棉垫,所述吸湿棉垫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棉线,所述第二棉线的一端贯穿至储水箱的外部并与第三棉球固定连接,所述储水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
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储水箱的左侧上方设置有出口。
[0011]进一步的,所述刮板的下部开设有与丝杆的外表面相互匹配的螺纹孔,所述刮板的上部开设有与导向柱的外部大小相互适配的通孔。
[0012]进一步的,所述遮阳机构包括支撑座,所述种植箱的右侧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中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前端上部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上方设置有遮阳板,所述遮阳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齿子,所述支撑座的右侧设有连接板,所述种植箱的右侧且位于支撑座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两个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的伸缩端均与连接板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遮阳板的一侧前后端壁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两个所述导向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种植箱的两端壁均固定连接有槽板。
[0013]进一步的,所述齿轮与齿子之间为啮合连接,两个所述伸缩杆之间为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导向块的外部均与两个槽板的内部之间构成滑动连接。
[0014]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1、通过设置肥料处理机构,将肥料加入处理箱内部,储水箱内部的水输送至处理箱,加入合适的量即可,经过蜗杆驱使蜗轮转动,进而使搅拌杆在处理箱内部转动,可将加入的肥料与水充分混合,将处理好的肥料水输送至肥料储腔,三个第一棉球将肥料水,经过三个第一棉线的吸湿,逐步将肥料水输送至三个第二棉球上,进而给土壤层进行施肥,有效解决了在绿化沙土改良结构使用的过程中,仅在土壤的表面施肥,肥料在雨水的冲刷下,易导致肥料流失过快,从而影响施肥效果的问题;
[0016]2、通过设置灌溉机构,储水箱用于储集雨水,滤网板用于过滤杂物,在灌溉时,经过吸湿棉垫,将其雨水经过输送至第二棉线,直至输送至第三棉球,即可对土壤层进行灌溉工作,无需人工定期灌溉,省时省力;
[0017]3、通过设置遮阳机构,在阳光照射强度较大时,电机带动齿轮正向转动,进而遮阳板随之左移,两个伸缩杆随之产生缩动,两个导向块均在两个槽板内部左移,进而将种植箱进行遮盖,起到了较好的遮阳效果。
[0018]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正视图;
[0020]图2为本实施例的导向块与槽板连接示意图;
[0021]图3为本实施例的整体正剖图;
[0022]图4为本实施例的图3中A处放大图;
[0023]图5为本实施例的图3中B处放大图。
[0024]图中:1、种植箱;2、隔板;3、肥料储腔;4、土壤层;5、肥料处理机构;501、底板;502、处理箱;503、支柱;504、转动柱;505、搅拌杆;506、蜗轮;507、第一转扭;508、蜗杆;509、输送管;510、第一棉球;511、第一棉线;512、第二棉球;6、灌溉机构;601、L形板;602、储水箱;603、滤网板;604、第二转扭;605、丝杆;606、刮板;607、导向柱;608、吸湿棉垫;609、第二棉
线;610、第三棉球;611、出水管;612、出口;7、遮阳机构;701、支撑座;702、安装板;703、电机;704、齿轮;705、遮阳板;706、齿子;707、连接板;708、伸缩杆;709、导向杆;710、导向块;711、槽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26]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沙土改良结构,包括种植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箱的内部下方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底端为肥料储腔,所述隔板的顶端设为土壤层,所述种植箱的左侧下方设有肥料处理机构,所述种植箱的左侧上方设有灌溉机构,所述种植箱的右侧设有遮阳机构;所述肥料处理机构包括底板,所述种植箱的左侧下方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设有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底端通过支柱与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处理箱的内部底端中心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一组搅拌杆,所述处理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处理箱的左侧偏上方设置有第一转扭,所述第一转扭与处理箱内部的蜗杆固定连接,所述蜗杆的一端与处理箱的内部右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处理箱的右侧下方固定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一端与肥料储腔贯通连接,所述输送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肥料储腔的内部设有三个第一棉球,三个所述第一棉球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棉线,三个所述第一棉线均贯穿至土壤层内与第二棉球固定连接接;所述灌溉机构包括L形板,所述处理箱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L形板,两个所述L形板的顶端均与储水箱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储水箱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滤网板,所述储水箱的右侧上方设置有第二转扭,所述第二转扭与储水箱内部的丝杆固定来接,所述丝杆的一端与储水箱的内部左侧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的上部套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两端分别与储水箱的内部两侧壁固定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汶冀陈嘉莹陈涵魏斌刘现方韩霞的韩易谋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宜中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