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过载警报功能的桥梁抗震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9398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支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过载警报功能的桥梁抗震支座,采用的方案:包括上支座板、下支座板,上支座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上减震块,上减震块的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有抗震阻尼块,抗震阻尼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减震块,通过设置上减震块、抗震阻尼块、下减震块、一级减震垫、第一缓冲块、支撑杆、二级减震垫和第二缓冲块,利用上减震块和下减震块中间的抗震阻尼块来进行抗震,一级减震垫和第一缓冲块帮助抗震阻尼块进行分担所受的压力和震动力,若是重量过重二级减震垫和第二缓冲块可以帮助抗震阻尼块进行第二次分压和抗压;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桥梁支架技术领域中。

A Bridge Seismic Bearing with Overload Alarm Func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ridge bearings, and discloses a bridge anti-seismic bearing with overload warning function. The scheme adopted includes an upper bearing plate, a lower bearing plate, a connecting plate fix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upper bearing plate, an upper shock absorber fix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an anti-seismic damping block fix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upper shock absorber block, and a fixed connection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anti-seismic damping block. The first cushion block, the first cushion block, the support bar, the second cushion block and the second cushion block are set up. The first cushion block and the second cushion block are used to resist the earthquake. The first cushion block and the first cushion block help the first cushion block to share the pressure and vibration force, if it is weight. The overweight secondary shock absorber pad and the second buffer block can help the seismic damper block to carry out the second partial pressure and compression resistance; the invention is applicable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ridge supp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过载警报功能的桥梁抗震支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支架
,具体为一种具有过载警报功能的桥梁抗震支座。
技术介绍
在桥梁的建设中,需要在桥梁本体和桥梁支座之间设置缓冲抗震装置,以减轻桥梁上车辆行走时产生的震动,对桥梁的整体提供保护。桥梁支座是连接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重要结构部件。它能将桥梁上部结构的反力和变形(位移和转角等)可靠的传递给桥梁下部结构,从而使结构的实际受力情况与计算的理论图式相符合。桥梁在建造时,会使用到桥梁支座,但是,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桥梁支座减震功能并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而且有超载的货车在桥梁上行驶时管理人员并不能得到消息,从而导致桥梁支座在长时间使用时,桥梁支座出现坍塌的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过载警报功能的桥梁抗震支座,具备加强桥梁减震效果和及时得到检测到车辆是否超载行驶等优点,解决了前市场上现有的桥梁支座减震功能并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而且有超载的货车在桥梁上行驶时管理人员并不能得到消息的问题。为实现上述加强桥梁减震效果和及时得到检测到车辆是否超载行驶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过载警报功能的桥梁抗震支座,包括上支座板、下支座板,所述上支座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上减震块,所述上减震块的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有抗震阻尼块,所述抗震阻尼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减震块,所述下减震块的上端内部开设有减震槽,所述减震槽的上端设有一级减震垫,所述减震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上减震块,所述上减震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块,所述连接板的下端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下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两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下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传动块,所述下减震块的两侧均开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受压块,且受压块滑动连接在缓冲槽内部,且受压块的外侧与传动块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槽的内部设有二级减震垫,所述受压块的内侧设有第二缓冲块,且第二缓冲块与二级减震垫活动连接,所述下减震块的下端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电气箱,所述电气箱的内部设有控制主板,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数据转换器与控制主板电性连接,所述电气箱的内部设有用于给压力传感器和控制主板供电的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用于给蓄电池供电的辅助供电模块,所述控制主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无线发射器,所述无线发射器的信号输出端无线电性连接无线接收器,所述无线接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数据分析模块,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警报灯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减震槽的内壁开设有滑道,所述上减震块的外侧对应滑道固定连接有滑块,且上减震块通过滑道和滑块与下减震块上端的减震槽内壁滑动连接,且缓冲槽的内部开设有滑道,且受压块的侧壁也设有滑块,所述缓冲槽也通过滑道与滑块与受压块滑动连接。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抗震阻尼块的内部设有加强层,所述加强层的内部设有加强板。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控制主板的内部嵌有单片机芯片。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辅助供电模块包括太阳能光伏板,所述太阳能光伏板的输出端通过光伏转换器对蓄电池进行供电。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下减震块与压力传感器之间设有保护垫,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保护壁。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下支座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预埋板,所述预埋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预埋螺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过载警报功能的桥梁抗震支座,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具有过载警报功能的桥梁抗震支座,通过设置上减震块、抗震阻尼块、下减震块、一级减震垫、第一缓冲块、支撑杆、传动块、受压块、二级减震垫和第二缓冲块,利用上减震块和下减震块中间的抗震阻尼块来进行抗震,一级减震垫和第一缓冲块帮助抗震阻尼块进行分担所受的压力和震动力,若是重量过重二级减震垫和第二缓冲块可以帮助抗震阻尼块进行第二次分压和抗压,防止支座本体受到损害,加强了支座的抗震效果,延长了支座本体的使用寿命。2、该具有过载警报功能的桥梁抗震支座,通过压力传感器、电气箱、控制主板、蓄电池、辅助供电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警报灯,利用压力传感器可以得知桥梁上行驶的汽车的重量,通过数据转换器将重量传输给控制主板,然后再将数据发送给数据分析模块,当重量过重时警报灯就会亮起,提醒驾驶人员测量超载,行走此桥梁会给桥梁带来损坏和坍塌的风险,通过辅助供电模块向蓄电池进行供电,节约了电力资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过载警报功能的桥梁抗震支座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过载警报功能的桥梁抗震支座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过载警报功能的桥梁抗震支座A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过载警报功能的桥梁抗震支座固定块左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过载警报功能的桥梁抗震支座电路模块示意图。图中:1、上支座板;2、下支座板;3、连接板;4、上减震块;5、抗震阻尼块;501、加强层;502、加强板;6、下减震块;7、减震槽;8、一级减震垫;9、第一缓冲块;10、固定块;11、凹槽;12、支撑杆;13、转轴;14、传动块;15、缓冲槽;16、压缩弹簧;17、受压块;18、二级减震垫;19、第二缓冲块;20、压力传感器;21、电气箱;22、控制主板;23、数据转换器;24、蓄电池;25、辅助供电模块;251、太阳能光伏板;252、光伏转换器;26、无线发射器;27、无线接收器;28、数据分析模块;29、警报灯;30、滑道;31、滑块;32、保护垫;33、保护壁;34、预埋板;35、预埋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过载警报功能的桥梁抗震支座,包括上支座板1、下支座板2,上支座板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连接板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上减震块4,上减震块4的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有抗震阻尼块5,抗震阻尼块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减震块6,下减震块6的上端内部开设有减震槽7,减震槽7的上端设有一级减震垫8,减震槽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上减震块4,上减震块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块9,连接板3的下端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0,固定块10的下端开设有凹槽11,凹槽11的内部两侧通过转轴13转动连接有支撑杆12,支撑杆12的下端通过转轴13转动连接有传动块14,下减震块6的两侧均开设有缓冲槽15,缓冲槽1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16,压缩弹簧16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受压块17,且受压块17滑动连接在缓冲槽15内部,且受压块17的外侧与传动块14固定连接,缓冲槽15的内部设有二级减震垫18,受压块17的内侧设有第二缓冲块19,且第二缓冲块19与二级减震垫18活动连接,下减震块6的下端设有压力传感器20,压力传感器20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电气箱21,电气箱21的内部设有控制主板22,压力传感器20通过数据转换器23与控制主板22电性连接,电气箱2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过载警报功能的桥梁抗震支座,包括上支座板(1)、下支座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座板(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上减震块(4),所述上减震块(4)的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有抗震阻尼块(5),所述抗震阻尼块(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减震块(6),所述下减震块(6)的上端内部开设有减震槽(7),所述减震槽(7)的上端设有一级减震垫(8),所述减震槽(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上减震块(4),所述上减震块(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块(9),所述连接板(3)的下端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的下端开设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的内部两侧通过转轴(13)转动连接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的下端通过转轴(13)转动连接有传动块(14),所述下减震块(6)的两侧均开设有缓冲槽(15),所述缓冲槽(1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16),所述压缩弹簧(16)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受压块(17),且受压块(17)滑动连接在缓冲槽(15)内部,且受压块(17)的外侧与传动块(14)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槽(15)的内部设有二级减震垫(18),所述受压块(17)的内侧设有第二缓冲块(19),且第二缓冲块(19)与二级减震垫(18)活动连接,所述下减震块(6)的下端设有压力传感器(20),所述压力传感器(20)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电气箱(21),所述电气箱(21)的内部设有控制主板(22),所述压力传感器(20)通过数据转换器(23)与控制主板(22)电性连接,所述电气箱(21)的内部设有用于给压力传感器(20)和控制主板(22)供电的蓄电池(24),所述蓄电池(2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用于给蓄电池(24)供电的辅助供电模块(25),所述控制主板(22)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无线发射器(26),所述无线发射器(26)的信号输出端无线电性连接无线接收器(27),所述无线接收器(27)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数据分析模块(28),所述数据分析模块(28)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警报灯(2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过载警报功能的桥梁抗震支座,包括上支座板(1)、下支座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座板(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上减震块(4),所述上减震块(4)的内部下端固定连接有抗震阻尼块(5),所述抗震阻尼块(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减震块(6),所述下减震块(6)的上端内部开设有减震槽(7),所述减震槽(7)的上端设有一级减震垫(8),所述减震槽(7)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上减震块(4),所述上减震块(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块(9),所述连接板(3)的下端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0),所述固定块(10)的下端开设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的内部两侧通过转轴(13)转动连接有支撑杆(12),所述支撑杆(12)的下端通过转轴(13)转动连接有传动块(14),所述下减震块(6)的两侧均开设有缓冲槽(15),所述缓冲槽(1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16),所述压缩弹簧(16)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受压块(17),且受压块(17)滑动连接在缓冲槽(15)内部,且受压块(17)的外侧与传动块(14)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槽(15)的内部设有二级减震垫(18),所述受压块(17)的内侧设有第二缓冲块(19),且第二缓冲块(19)与二级减震垫(18)活动连接,所述下减震块(6)的下端设有压力传感器(20),所述压力传感器(20)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电气箱(21),所述电气箱(21)的内部设有控制主板(22),所述压力传感器(20)通过数据转换器(23)与控制主板(22)电性连接,所述电气箱(21)的内部设有用于给压力传感器(20)和控制主板(22)供电的蓄电池(24),所述蓄电池(2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用于给蓄电池(24)供电的辅助供电模块(25),所述控制主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世忠秦园刘丽王鹏锦贾志绚韩智强刘秀英杨春霞张念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