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位组件、换电平台和换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9047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1:33
本申请提供复位组件、换电平台和换电站。其中,该复位组件包括:底座;本体,其通过多个浮动机构来能移动地附接在底座上,多个浮动机构构造为使得本体能够相对于底座从初始位置偏移;以及至少一个复位机构,构造为使得本体趋于返回初始位置。本申请的复位组件、换电平台和换电站具有简单可靠、维护方便等优点,能够提高动力电池换电系统的工作效率,降低操作成本。

Reset assemblies, power exchange platforms and power exchange stations

This application provides a reset assembly, a power exchange platform and a power exchange station. Among them, the reset component includes a base, a body, which can be attached to the base movably through a plurality of floating mechanisms, a plurality of floating mechanisms constructed to enable the body to shift from the initial position relative to the base, and at least one reset mechanism constructed to make the body tend to return to the initial position. The application of reset components, power exchange platform and power exchange sta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reliable and convenient maintenance, which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ower battery power exchange system and reduce the opera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位组件、换电平台和换电站
本申请涉及动力电池拆装领域,并且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复位组件,其用于安装或拆卸动力电池。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复位组件的换电平台,和一种包括上述复位组件和/或上述换电平台的换电站。
技术介绍
在机械装置的使用过程中,存在将工具在某一平面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偏移来进行操作,并且在操作结束之后使工具回复至原始位置的需求。例如,在拆卸车辆动力电池的过程中,常需要将拆装装置与用于动力电池的固定部件进行配合。然而,车辆与拆装装置之间的相对定位并非绝对恒定的,例如,不同的停车位置可能带来不同的相对定位。因此,位置相对固定的拆装装置难以满足拆装动力电池的需求。因此,所希望的是提供一种复位组件、换电平台和换电站,并且能够至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位组件,其用于选择性地与车载动力电池的固定部件进行联接和分离。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复位组件的换电平台。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复位组件和/或上述换电平台的换电站。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复位组件,包括:底座;本体,其通过多个浮动机构来能移动地附接在底座上,多个浮动机构构造为使得本体能够相对于底座从初始位置偏移;以及至少一个复位机构,构造为使得本体趋于返回初始位置。可选地,多个浮动机构构造为使得本体在与底座相平行的平面内偏移。可选地,浮动机构包括:第一径向轴承,其相对于本体固定;第二径向轴承,其相对于底座固定;以及连接杆,其连接在第一径向轴承与第二径向轴承之间;其中,各个径向轴承的轴圈相对于所述本体固定,所述第一径向轴承的座圈和所述第二径向轴承的座圈分别相对于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底座固定,并且各个径向轴承的轴圈和座圈反装。可选地,连接杆为螺栓或螺杆。可选地,本体上设置有用于装设连接杆的多个孔,孔的尺寸大于连接杆。可选地,复位机构装设在本体与底座之间。可选地,复位机构包括:回中单元,其带有螺栓连接部和弹性元件,并且相对于本体固定;螺栓,其相对于底座固定,并且联接到螺栓连接部上;其中,弹性部件围绕螺栓连接部设置。可选地,本体构造为矩形或圆角矩形的板,并且浮动机构设置在本体的各个顶点附近。可选地,本体的相对侧上分别设置有复位机构。可选地,还包括设置在本体之上的电机、变速机构和套筒。一种换电平台,包括上述复位组件。一种换电站,包括上述复位组件,和/或包括上述换电平台。本申请的复位组件、换电平台和换电站具有简单可靠、维护方便等优点。通过采用本申请的解决方案,能够提高动力电池拆装装置的工作效率,降低操作成本。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是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图1是本申请的复位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视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部分剖面视图。图2a是图2所示实施例的局部放大视图。图3是本申请的换电平台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所提到的上部、下部、顶部、底部、朝上、朝下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个附图中的方向来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并且因此能够根据其所处于的不同位置和不同的实用位置而变化。所以,不应将这些或其他方位用语理解为限制性用语。此外,还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文的实施例中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在附图中示出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能够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组合,从而获取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应当注意的是,在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或大致相同的组件。本申请提供一种复位组件,其包括:底座;本体,其通过多个浮动机构来能移动地附接在底座上,多个浮动机构构造为使得本体能够相对于底座从初始位置偏移;以及至少一个复位机构,构造为使得本体趋于返回初始位置。图1是本申请的复位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视图。其中,复位组件100包括:底座110;本体120,其通过多个浮动机构121来能移动地附接在底座110上,多个浮动机构121构造为使得本体120能够相对于底座110从图示的初始位置偏移;以及至少一个复位机构122,构造为使得本体120趋于返回初始位置。其中,多个浮动机构121支承本体120,并且使得在初始位置中,本体120设置为大致与底座110相平行。在外力的作用下,本体120还可在与底座110相平行的平面内偏移,并且在此过程中,多个浮动机构121能够发生一定范围内的偏移,使得本体120离开初始位置,但是又不会与底座110完全分离开。具体而言,底座110可大致装设在水平面上,并且本体120同样在水平面上发生偏移。本文中所称的“初始位置”指的是本体120没有在没有施加外力的状态下所处的位置。在此位置中,各个浮动机构121和复位机构122大致处于中性状态,并且没有向本体120施加在大致与底座110相平行的平面上的作用力。本体120在外力的作用下从初始位置偏离,指的是本体120在大致与底座相平行的平面上朝某一方向移动,该方向可以是平面内的任意方向。此时,复位机构122趋于向本体120施加在与底座110相平行的平面上的作用力,该作用力的方向与本体120的移动方向相反,并使得本体120趋于向初始位置移动。此外,浮动机构121可包括:第一径向轴承,其相对于本体120固定;第二径向轴承,其相对于底座110固定;以及连接杆,其连接在第一径向轴承与第二径向轴承之间。具体而言,各个径向轴承的轴圈相对于本体120固定,第一径向轴承的座圈和第二径向轴承的座圈分别相对于连接杆和底座110固定,并且各个径向轴承的轴圈和座圈反装。径向轴承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已知的,并且因此本文中不再进行赘述。通过采用径向轴承,浮动机构可以承受本体120在平面内移动时所产生的偏移力。在图示的实施例中,连接杆为螺栓或螺杆。复位机构122可包括回中单元(centeringunit)。回中单元又称为回中机构或定心单元,其作用在于:当本体120位于初始位置时,回中单元处于中性状态并且不产生任何回复力;当本体120在外力的作用下从初始位置偏移时,回中单元产生向初始位置的回复力。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回中单元趋于在本体120所处的平面内产生向初始位置的回复力,使得本体120趋于返回至初始位置。回中单元相对于本体120固定,并且附接到相对于底座110固定的螺栓上。回中单元的具体细节将在下文中详细描述。如图所示,本体120构造为矩形或圆角矩形的板,并且在本体120的各个顶点附近分别设置有浮动机构121。因此,图示的实施例中的本体120共带有四个浮动机构121。在本体120的两侧上分别布置有单个复位机构122,并且复位机构122装设在两个浮动机构121之间。然而,图示的布置方式仅为示例性的,并且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其他布局来达到本申请的目的。例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本体,其通过多个浮动机构来能移动地附接在所述底座上,多个浮动机构构造为使得所述本体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从初始位置偏移;以及至少一个复位机构,构造为使得所述本体趋于返回所述初始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位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本体,其通过多个浮动机构来能移动地附接在所述底座上,多个浮动机构构造为使得所述本体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从初始位置偏移;以及至少一个复位机构,构造为使得所述本体趋于返回所述初始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浮动机构构造为使得所述本体在与所述底座相平行的平面内偏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机构包括:第一径向轴承,其相对于所述本体固定;第二径向轴承,其相对于所述底座固定;以及连接杆,其连接在所述第一径向轴承与所述第二径向轴承之间;其中,各个径向轴承的轴圈相对于所述本体固定,所述第一径向轴承的座圈和所述第二径向轴承的座圈分别相对于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底座固定,并且各个径向轴承的轴圈和座圈反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为螺栓或螺杆。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位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设置有用于装设所述连接杆的多个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小涛丁习坤马永跃刘俊李楠林海岩
申请(专利权)人: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