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式会社HKS专利>正文

引擎吸气用空气滤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7872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气滤清装置,包括配置在成半球形状的空气滤清装置中的、具有不同特性的多层滤清芯子,上述多层滤清芯子周端部一体地化保持为所述的半球形状。(*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1995年7月24日、申请号为95107589.6的分案申请。本专利技术涉及引擎吸气用空气滤清装置。空气滤清装置是为去除引擎吸气时空气中的灰尘并减低吸气声音而设置的。一种已有技术的空气滤清装置,其中将空气滤清装置装卸于装在空气滤清皮管的空气滤清壳上。此种空气滤清装置在保持于空气滤清壳的外框构造材料的滤清设置框内悬架网等滤清支持材料,以该滤清支持材料支持空气滤清芯子。另外,还有一种已有技术的空气滤清装置,其将空气滤清装置直接装于空气滤清壳的吸气取入口。此种空气滤清装置在装于空气滤清皮管的漏斗等外框构造材料的滤清设置框内悬架内网等滤清支持材料,以该滤清支持材料支持空气滤清器。然而,所有已有技术的空气滤清装置中,虽以种种装置将滤清器保持于外框构造材料的滤清设置框内,但滤清器只是设置支持于滤清器支持材料上。而且,已有技术的空气滤清装置的滤清支持材料是以不锈钢丝,钻孔不锈钢板等硬质金属材料制成。因而已有技术的滤清装置存在着以下问题。(1)滤清支持材料反覆敲打因引擎的吸气脉动而振动的滤清器,产生滤清器的打灰尘现象。该打灰尘现象使收集在滤清器入口侧表面的灰尘徐徐侵入滤清器内部,不久自滤清器出口吸进引擎侧,而降低集尘效果。(2)由于引擎的吸气脉动而振动的滤清器长斯反覆敲打硬质金属制成滤清支持材料,因而可能使滤清支持材料在装于外框构造材料的根部折断,而损及滤清性能。(3)由于滤清支持材料由硬质金属材料制成,故空气滤清装置物料流动时,或安装空气滤清装置时,可能会有与其他物品撞击而弯曲破损之虞。附图说明图12示出了直接装于空气滤清装置的吸气吸入口的空气滤清装置。该空气滤清装置以内网3及外网4覆盖在漏斗2的扩径开口部,并在两网间配置双层构造的空气滤清器5。内网3的端部固定于漏斗2的平坦部,而外网4的端部装卸自如地固定于该平坦部6的端部。这种内网3及外网4是将四角形状的网成型为半球形状而构成。另外,为提高集尘效果,空气滤清器5可使用浸透油(粘度3~5Pa·s)的湿式滤清器。然而,图12所示的空气滤清装置1,因分别将外网4及内网3配置于滤清器5的表面与背面,故有滤清器5的吸气开口面积减少,吸气阻力增大之虞。此外,图12的空气滤清装置中,加大漏斗2的扩径开口部虽可提高吸气效率,但将漏斗大型化时,空气滤清装置1亦大型化,对配置于有限空间的空气滤清装置而言并不理想。此外,外网4由四角形状的网成形为半球形状,其弯曲部将产生变形,例如四角形状将变成菱形等,四角形的各角部的上述变形加剧。此种变形有妨碍吸气流动、降低吸效率之虞。而且,因浸空气滤清器5的机油为低粘度,故若多孔质树脂(例如聚氨酯树脂)之槽(孔)大时浸透不充分,因此只能浸透小槽的多也质树脂,这样会使空气滤清器5的流路阻力加大,有降低吸气效率之虞。因为已有技术的滤清装置存在着以上缺陷,故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防止滤清器的打灰尘现象的引擎吸气用空气滤清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有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物料流动时,或安装使用时可防止破损的引擎吸气用空气滤清装置。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减低吸气阻力、提高引擎输出的空气滤清器。本专利技术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致将装置大型化即可提高吸气效率的空气滤清装置。前述本专利技术的空气滤清装置,包括配置在成半球形状的空气滤清装置中的、具有不同特性的多层滤清芯子,上述多层滤清芯子周端部一体地化保持为所述的半球形状。前述本专利技术的空气滤清装置中,配置于最内侧的滤清芯子内面以立体地切割构成。根据上述各具体实施方案构成的滤清器,明显具有如下优点滤清器一体结合于滤清支持材料,故滤清器虽由于引擎的吸气而脉动不会自滤清支持材料分离,不受滤清支持材料敲打。因此,收集于滤清器的灰尘不会有如先前的打灰尘现象以致通过滤清器而降低集尘效果的情况。以可挠弹性材料构成滤清支持材料,故滤清支持材料以柔软挠曲追随因吸气脉动的滤清器的振动,因而不致在装于外框构造材料的根部折断。由于滤清支持材料具有自由柔软性,故空气滤清装置的物料流动时或装于空气滤清装置时,即使与其他物品相撞亦不致破损。因多层的滤清芯子周端部一体化,将这样的滤清芯子构成的空气滤清芯子保持为半球状,故无需为保持该半球状,以网等保持构件覆盖空气滤清芯子。由于设有保持构件故空气滤清芯子的吸气开口面积增大,可减低吸气阻力,因而可提高引擎输出。因在漏斗的扩径开口部内周面立设唇部,故由空气流动在唇部上流下方产生负压区,自漏斗扩径开口部外周部流入漏斗内的空气流速上升,从而可增大空气吸入量,因此,无需加大漏斗使空气滤清装置大型化即可提高吸气效率。因外框架以蜂巢状网成形为半球形,故产生于弯曲部的蜂巢状变形分为六等分,蜂巢(六角形)的各角部比四角形状网为小,因而不妨碍吸气流动,即可提高吸气效率。由于滤清器以多孔质树脂形成,将高粘度粘接剂浸透于该多孔质树脂,因粘接剂可提高集尘效果,且多孔质树脂的槽(孔)大,故滤清器的流路阻力小,从而可提高吸气效率。以下通过结合附图对几个实施例的描述,将可更清晰而具体地理解由上述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构造的滤清器的专利技术目的、特点和优点。其中附图为图1A是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空气滤清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B是沿图1A中B-B线的剖面图;图2示出了适用图1的空气滤清装置的引擎吸气组件的剖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空气滤清器的第二实施例的侧面图,其左半部以剖视状态表示;图4表示适用图3的空气滤清器的引擎吸气组件的剖面图;图5是将空气滤清左半部以剖视状态表示的平面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空气滤清器的第二实施例的又一变型的侧视图,其右半部以剖视状态表示;图7是将图6的空气滤清器左半部以剖视状态表示的平面图;图8A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空气滤清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侧面剖视图;图8B为省略滤清器及外网未表示的平面图9A是图8的空气滤清装置的侧视图;图9B为上图的平面图;图10A是表示图8的空气滤清装置的漏斗的侧面剖视图;图10B为上图的平面图;图11A是表示图8的空气滤清装置的内框架的侧面剖视图;图11B为上图的平面图。图12示出了已有技术的空气滤清装置的侧视图,其左半部以剖视状态表示。第一实施例(图1,图2)如图2所示,多气缸引擎10的燃烧室11开有吸气口12及排气口13。分别以吸气阀14及排气阀15关闭吸气口12及排气口13。吸气口12连通于吸气通路16,而排气口13连通于排气通路(未图示)。上述引擎10的吸气组件18是依序连接空气除尘装置19、空气流量计20、平压槽21、及进气岐管22而构成的。空气滤清计20经空气滤清皮管23连接于平压槽21。进气歧管22连接于多气缸引擎10的各吸气通路16。进气歧管22,配设节流阀24及燃料喷射器25,随着节流阀24的开启,自空气除尘装置19吸入空气,经平压槽21导入进气歧管22内。空气流量计20测知该导入的空气量及空气温度,燃料喷射器25依据各测出值喷射最适当的燃烧所需的燃料,形成混合气。将形成的混合气导至引擎10的各燃烧室。上述空气除尘装置19如图2所示,将空气滤清壳101装于空气滤清橡皮管23的吸气取入口,将空气滤清装置110可变换地装卸于该壳101内。空气滤清壳101由固定于空气滤清皮管23之下壳101A,及可对下壳101A关闭并由夹具102夹钳的上壳101B构成,将空气滤清装置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引擎吸气用空气滤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置在成半球形的空气滤清装置中的具有不同特性的多层滤清芯子,所述多层滤清芯子周端部一体化保持所述的半球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刈田将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HKS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