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V底盘结构及其随动轮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7054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6 0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AGV底盘结构及其随动轮系,涉及仓储运输技术领域。该随动轮系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两个后万向轮组件,其安装在AGV底盘的后侧,每一个包括万向轮安装板和两个万向轮;和前万向轮铰接组件,其包括万向轮铰接板和两个前万向轮组件,两个前万向轮组件分别安装在万向轮铰接板的两端处,每一个包括万向轮安装板和两个万向轮。该随动轮系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两个前万向轮组件被替换成两个万向轮。该AGV底盘结构包括上述随动轮系。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AGV底盘结构的所有随动轮始终保持与工作面接触,确保AGV底盘平稳运行,万向轮受力均匀而寿命延长,且万向轮不会反复磕碰工作面而防止工作面损伤。

AGV chassis structure and its follow-up gear trai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GV chassis structure and its follow-up gear train,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A specific embodiment of the follow-up gear train includes two rear universal wheel assemblies, each of which is installed on the rear side of the AGV chassis, including a universal wheel mounting plate and two universal wheels; and a front universal wheel articulation assembly, which includes a universal wheel articulation plate and two front universal wheel assemblies. The two front universal wheel assemblies are installed at both ends of the universal wheel articulation plate, each of which includes a universal wheel mounting plate. Plate and two universal wheels. In another specific embodiment of the follow-up gear train, two front Cardan wheel assemblies are replaced by two cardan wheels. The AGV chassis structure includes the following gear train. According to this utility model, all the follow-up wheels of the AGV chassis structure are always in contact with the working face to ensure the smooth operation of the AGV chassis, the force of the universal wheels is uniform and the life of the universal wheels is prolonged, and the universal wheels will not repeatedly bump into the working face to prevent the damage of the working 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AGV底盘结构及其随动轮系
本技术涉及仓储运输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导引车(AutomatedGuidedVehicle,AGV)底盘结构及其随动轮系。
技术介绍
目前在AGV行业,底盘随动轮系主要是由两个万向轮、四个万向轮或八个万向轮组成。两个万向轮的结构一般带有弹性浮动结构,即两个万向轮都带有弹簧从而可上下浮动。四个万向轮和八个万向轮一般是固定式结构,即四个或八个万向轮均是固定安装的,从而不可上下浮动。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的AGV底盘随动轮系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1)两个万向轮结构:适用于超轻载AGV或无人车,车体很不稳定,会前后摇晃;(2)四个万向轮和八个万向轮结构:由于所有万向轮固定安装而无上下浮动结构,所以四个或八个万向轮可能不在同一水平面上;而且,地面也不是完全水平的,因此万向轮可能不会同时着地,造成万向轮负载不均匀,从而导致个别万向轮受力过大而缩短寿命;同时,因为每个万向轮不规律地磕碰地面,所以造成地面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AGV底盘结构及其随动轮系,其能够使得所有随动轮始终保持与工作面接触,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底盘运行不稳定、万向轮容易损坏和地面容易磕碰损伤等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AGV底盘结构的随动轮系,所述随动轮系包括:两个后万向轮组件,所述两个后万向轮组件被分别安装在AGV底盘的后侧,所述两个后万向轮组件中的每一个包括万向轮安装板和两个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安装板通过铰接轴被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AGV底盘上,所述两个万向轮被分别安装在所述万向轮安装板上;和前万向轮铰接组件,所述前万向轮铰接组件包括前铰接组件和两个前万向轮组件,所述前铰接组件被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AGV底盘的前侧,并且所述前铰接组件被布置成沿着所述AGV底盘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两个前万向轮组件被分别安装在所述前铰接组件的沿着左右方向的两端处。可选地,所述两个前万向轮组件分别位于所述AGV底盘的前侧的左右两个角部处。可选地,所述万向轮安装板与所述AGV底盘的侧边成角度设置。可选地,所述前铰接组件包括:前铰接安装底板、铰接固定座、前铰接轴和万向轮铰接板;前铰接安装底板被固定地安装到所述AGV底盘上;两个铰接固定座被彼此间隔开预定距离,并且被固定地安装到前铰接安装底板上;万向轮铰接板的中央部分被布置在两个铰接固定座之间,万向轮铰接板沿着所述AGV底盘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两个前万向轮组件被分别安装在所述前铰接组件的沿着左右方向的两端处;前铰接轴水平地穿过该两个铰接固定座和万向轮铰接板的中央部分以将万向轮铰接板可枢转地安装在铰接固定座处。可选地,所述两个后万向轮组件的所述万向轮安装板通过所述铰接轴安装到万向轮铰接件,所述万向轮铰接件被固定地安装到所述AGV底盘上。可选地,所述万向轮铰接件包括被固定地安装到所述AGV底盘的安装基部和从所述安装基部竖直延伸的两个侧壁,所述万向轮安装板的中央部分被安装在所述两个侧壁之间,并且所述铰接轴穿过所述两个侧壁和所述万向轮安装板以将所述万向轮安装板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万向轮铰接件处。可选地,所述两个后万向轮组件和所述两个前万向轮组件带有弹簧浮动结构。可选地,所述前万向轮组件包括万向轮安装板和安装在所述万向轮安装板的两个万向轮。可选地,所述前万向轮组件包括一个万向轮。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AGV底盘结构,包括整体式底板和安装在所述整体式底板上的上述随动轮系。可选地,在所述整体式底板中形成有分别与所述后万向轮组件的万向轮和所述前万向轮铰接组件的万向轮对应的通孔,从而允许所述万向轮穿过对应的通孔而与AGV运行工作面接触。上述技术中的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AGV底盘结构的随动轮系通过铰接式机构布置,使得所有随动轮始终保持与工作面接触,从而确保AGV底盘平稳地运行,万向轮受力均匀而寿命延长,并且万向轮不会反复磕碰工作面而防止工作面损伤。上述的非惯用的可选方式所具有的进一步效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AGV底盘结构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后万向轮组件的示意性立体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前万向轮铰接组件的示意性立体图;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前铰接组件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技术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技术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AGV底盘结构的示意性立体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AGV底盘结构包括整体式底板1、后万向轮组件2和前万向轮铰接组件3。底板1可以为整体式结构。整体式底板1通常具有大体矩形形状的板状结构,并且AGV底盘结构中的各种构成部件可以被布置并安装到整体式底板1。如图1所示,两个后万向轮组件2被分别安装在整体式底板1的后侧的左右两个角部处。前万向轮铰接组件3被安装在整体式底板1的前侧的中央位置处。通过这样的结构,AGV底盘结构能够由两个后万向轮组件2和一个前万向轮铰接组件3稳定地支撑在工作面上,从而构成类似“三轮车”的结构。这样的结构能够确保所有万向轮全部着地,从而使底盘足够稳定、万向轮均匀受力、不会磕碰损伤地面。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后万向轮组件和前万向轮铰接组件进行详细描述。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后万向轮组件的示意性立体图。在本技术中,后万向轮组件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在此仅以一个后万向轮组件为例来进行描述。参考图2,后万向轮组件2包括万向轮安装板4、万向轮5、万向轮铰接件6和铰接轴7。万向轮铰接件6被固定地安装到整体式底板1上。万向轮安装板4的中央部分通过沿着水平方向布置的铰接轴7被可枢转地安装在万向轮铰接件6上。特别地,万向轮铰接件6包括用于安装到整体式底板1的安装基部和从安装基部竖直向上延伸的两个侧壁,万向轮安装板4的中央部分被安装在该两个侧壁之间,并且铰接轴7穿过该两个侧壁和万向轮安装板4以将万向轮安装板4可枢转地安装在万向轮铰接件6处。在此,万向轮安装板4的中央部分的下表面与万向轮铰接件6的安装基部的上表面之间存在预定间隙,从而允许万向轮安装板4在预定范围内枢转。进一步,在万向轮安装板4的两个末端处安装有两个万向轮5。由此,万向轮安装板4和两个万向轮5能够绕铰接轴7在与整体式底板1垂直的平面中摆动。通过这样的结构,后万向轮组件2的两个万向轮5能够始终同时保持与工作面接触,无论该工作面是否是水平的。连同图1一起参考图2,两个后万向轮组件2被分别地安装在整体式底板1的后侧的左右两个角部处。在整体式底板1中形成有与后万向轮组件2的每个万向轮5对应的通孔,从而使得万向轮5能够从整体式底板1的上方穿过整体式底板1而与工作面接触。优选地,后万向轮组件2被安装成使得万向轮安装板4与整体式底板1的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AGV底盘的随动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轮系包括:两个后万向轮组件(2),所述两个后万向轮组件(2)被分别安装在AGV底盘的后侧,所述两个后万向轮组件(2)中的每一个包括万向轮安装板(4)和两个万向轮(5),所述万向轮安装板(4)通过铰接轴(7)被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AGV底盘上,所述两个万向轮(5)被分别安装在所述万向轮安装板(4)上;和前万向轮铰接组件(3),所述前万向轮铰接组件(3)包括前铰接组件(8)和两个前万向轮组件(13),所述前铰接组件(8)被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AGV底盘的前侧,并且所述前铰接组件(8)被布置成沿着所述AGV底盘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两个前万向轮组件(13)被分别安装在所述前铰接组件(8)的沿着左右方向的两端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AGV底盘的随动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轮系包括:两个后万向轮组件(2),所述两个后万向轮组件(2)被分别安装在AGV底盘的后侧,所述两个后万向轮组件(2)中的每一个包括万向轮安装板(4)和两个万向轮(5),所述万向轮安装板(4)通过铰接轴(7)被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AGV底盘上,所述两个万向轮(5)被分别安装在所述万向轮安装板(4)上;和前万向轮铰接组件(3),所述前万向轮铰接组件(3)包括前铰接组件(8)和两个前万向轮组件(13),所述前铰接组件(8)被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AGV底盘的前侧,并且所述前铰接组件(8)被布置成沿着所述AGV底盘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两个前万向轮组件(13)被分别安装在所述前铰接组件(8)的沿着左右方向的两端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动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前万向轮组件(13)分别位于所述AGV底盘的前侧的左右两个角部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随动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轮安装板(4)与所述AGV底盘的侧边成角度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随动轮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铰接组件(8)包括:前铰接安装底板(9)、铰接固定座(10)、前铰接轴(11)和万向轮铰接板(12);前铰接安装底板(9)被固定地安装到所述AGV底盘上;两个铰接固定座(10)被彼此间隔开预定距离,并且被固定地安装到前铰接安装底板(9)上;万向轮铰接板(12)的中央部分被布置在两个铰接固定座(10)之间,万向轮铰接板(12)沿着所述AGV底盘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两个前万向轮组件(13)被分别安装在所述前铰接组件(8)的沿着左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虎张囝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