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暗挖法施作的盾构接收空间周边土体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24262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01 0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加固暗挖法施作的盾构接收空间周边土体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预开挖的接收空间土体的表面确定加固区域;S2)在加固区域内标记出多排加固线,在每一排加固线上标记多个孔位标记;S3)在孔位标记上钻出加固孔;S4)根据每一加固孔的深度在加固孔内施作袖阀管;S5)通过每一袖阀管在每一加固孔内执行套壳料置换;S6)通过袖阀管上开设的注浆孔注浆;S7)向每一袖阀管内注入灌浆料,直到所述灌浆料填满所述袖阀管。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施工方法,提高了加固区域土体的加固效果,同时在袖阀管中注入灌浆料形成的桩体结构,减小了隧道开挖时隧道两侧坍塌的风险,减小隧道初衬结构的压力。

Construction Method of Soil around Shield Receiving Space by Reinforcing Subsurface Excav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shield tunneling shield receiving space surrounding soil, whic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S1) determining the reinforcement area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e-excavated receiving space soil; S2) marking multi-row reinforcement lines in the reinforcement area, marking multi-hole marking on each row of reinforcement lines; S3) drilling reinforcement holes on the hole marking; S4) according to each row of reinforcement lines. The depth of a reinforcement hole is applied as a sleeve valve tube in the reinforcement hole; S5) sleeve material replacement is performed in each reinforcement hole through each sleeve valve tube; S6) grouting through a grouting hole opened on the sleeve valve tube; S7) grouting material is injected into each sleeve valve tube until the grouting material fills the sleeve valve tube.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improves the reinforcing effect of the soil in the reinforcing area, and injects grouting material into the sleeve valve tube to form a pile structure, which reduces the risk of collapse on both sides of the tunnel during tunnel excavation and reduces the pressure of the initial lining structure of the tu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固暗挖法施作的盾构接收空间周边土体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加固暗挖法施作的盾构接收空间周边土体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地下隧道施工中,富水砂卵石混合土的不良地质地段对工程的顺利进行有着极大的影响,软弱地层和地下水的治理已经成为工程安全、顺利施工的关键。对富水砂卵石混合土的不良地质地段已开挖隧道段,受地下水影响,隧道内会发生突泥、涌水等不良地质情况,并可能伴随路面塌陷。遇到这种地质状况开挖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进行隧道挖掘的过程中,在盾构始发和接收时通常会建造始发井和接收井进行盾构始发施工和盾构接收施工。特别是在盾构接收时,在遇到隧道埋深较大、盾构接收施工处于富水砂卵石混合土的不良地质地段且盾构接收施工的施工位置距离周边建筑结构较近的情况下,不宜采用接收井完成盾构接收,通常是在接收端挖掘出一定的接收空间用于盾构接收,在开挖盾构接收空间时,为了加固接收空间所处的富水砂卵石混合土的不良地质地段,目前常用土体加固方法为旋喷桩,但是在砂卵石混合土的土体中旋喷桩加固效果差,因此在遇到上述问题时,迫切需要一种加固效果好的方法去加固土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在隧道埋深大、盾构接收施工处于富水砂卵石混合土的不良地质地段且盾构接收施工的施工位置距离周边建筑结构较近的情况下土体加固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加固暗挖法施作的盾构接收空间周边土体的施工方法,以提高盾构接收端的接收空间周边土体的加固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加固暗挖法施作的盾构接收空间周边土体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施工要求在土体的表面确定出加固区域,该加固区域为包围了预开挖的接收空间在土体表面投影的廓形的区域,所述加固区域的边线与对应的所述廓形的边线之间的区域为外加固区,所述廓形所包围的区域为内加固区;S2)在所述加固区域内按照第一间距标记出多排加固线,在每一排加固线上按照第二间距标记多个孔位标记;S3)在所述外加固区内的每一孔位标记上钻出具有第一给定深度的加固孔,在每一所述内加固区的每一孔位标记上钻出具有第二给定深度的加固孔,其中第一给定深度大于第二给定深度;S4)根据每一所述加固孔的钻孔深度在所述加固孔内施作相应长度的袖阀管;S5)通过每一所述袖阀管在每一加固孔内执行套壳料置换;S6)采用顺序注浆的方法向每一袖阀管上开设的注浆孔内注浆以加固所述加固区域,其中所述顺序注浆法包括:将每一袖阀管分成多个注浆段,其中每一注浆段均开设有至少一个注浆孔,自所述袖阀管底部向上依次通过每一注浆段上开设的注浆孔向所述注浆段对应的土体中注浆以加固所述注浆段对应的土体,直到所有注浆段完成注浆;S7)向每一所述袖阀管内注入灌浆料,直到所述灌浆料填满所述袖阀管。具体地,所述第一间距介于1m-1.5m,所述第二间距介于1.5-2m。具体地,步骤S4)中所述袖阀管由多段具有给定长度的袖阀管段连接组成。具体地,在所述加固孔孔口位置的袖阀管段伸出所述土体表面给定高度。具体地,步骤S5)中所述套壳料置换,包括:将置换注浆管的出浆口置入到所述袖阀管的底部;通过所述袖阀管上开设的注浆孔在给定注浆压力下将由所述置换注浆管的出浆口注入的浆液注入到所述加固孔与所述袖阀管之间,直到所述加固孔与所述袖阀管之间有浆液冒出,停止注入;填充所述加固孔孔口。具体地,步骤S6)中,自所述袖阀管底部向上依次通过每一注浆段上开设的注浆孔向所述注浆段对应的土体中注浆以加固所述注浆段对应的土体,直到所有注浆段完成注浆,包括:将注浆花管的出浆口置放到所述袖阀管中远离地面的注浆段,通过所述袖阀管中远离地面的注浆段上开设的注浆孔将由所述注浆花管的出浆口注入的浆液注入到所述袖阀管中远离地面的注浆段所对应的土体中,直到注浆压力达到预定注浆压力以及注浆量达到预定注浆量;移动所述注浆花管的出浆口到相邻的下一注浆段,直到所述下一注浆段的注浆压力达到预定注浆压力以及注浆量达到预定注浆量,再次移动所述注浆花管的出浆口到相邻的下一注浆段,直到所有注浆段完成注浆。具体地,步骤S7)向每一所述袖阀管内注入灌浆料,直到所述灌浆料填满所述袖阀管,包括:将注浆管的出浆口置入到所述袖阀管的底部,通过所述注浆管向所述袖阀管内注入灌浆料,直到所述灌浆料填满所述袖阀管,停止注浆;抽出所述注浆管并封堵所述袖阀管的入料口。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加固暗挖法施作的盾构接收空间周边土体的施工方法,适用于隧道埋深大、盾构接收施工处于富水砂卵石混合土的不良地质地段且盾构接收施工的施工位置距离周边建筑结构较近的情况,具体采用袖阀管加固盾构接收空间周边的土体,将确定的加固区域分为外加固区和内加固区,在外加固区按照孔位标记钻出第一给定深度加固孔以及在内加固区按照孔位标记钻出第二给定深度的加固孔,并在钻孔完成后,根据加固孔的深度向加固孔内施作相应长度的袖阀管,通过每一袖阀管完成每一加固孔的套壳料置换,之后再通过袖阀管向土体注浆以完成土体加固,待完成土体注浆后,向袖阀管中注入灌浆料,形成类似钢管桩的柱状结构,能够进一步提高土体的加固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加固暗挖法施作的盾构接收空间周边土体的施工方法,能够在隧道埋深大、盾构接收施工处于富水砂卵石混合土的不良地质地段且盾构接收施工的施工位置距离周边建筑结构较近的情况下,采用袖阀管加固接收空间周边的土体,并且提高现有技术加固土体的加固效果,避免在土体施工时对接收空间周边结构的影响,同时在袖阀管中注入灌浆料形成的桩体结构,减小了隧道开挖时隧道两侧坍塌的风险,减小隧道初衬结构的压力,进一步加固了加固区域的土体。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加固暗挖法施作的盾构接收空间周边土体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加固暗挖法施作的盾构接收空间周边土体的施工方法,如图1所示为加固暗挖法施作的盾构接收空间周边土体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施工要求在土体的表面确定出加固区域,该加固区域为包围了预开挖的接收空间在土体表面投影的廓形的区域,所述加固区域的边线与对应的所述廓形的边线之间的区域为外加固区,所述廓形所包围的区域为内加固区;S2)在所述加固区域内按照第一间距标记出多排加固线,在每一排加固线上按照第二间距标记多个孔位标记;S3)在所述外加固区内的每一孔位标记上钻出具有第一给定深度的加固孔,在每一所述内加固区的每一孔位标记上钻出具有第二给定深度的加固孔,其中第一给定深度大于第二给定深度;S4)根据每一所述加固孔的钻孔深度在所述加固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固暗挖法施作的盾构接收空间周边土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施工要求在土体的表面确定出加固区域,该加固区域为包围了预开挖的接收空间在土体表面投影的廓形的区域,所述加固区域的边线与对应的所述廓形的边线之间的区域为外加固区,所述廓形所包围的区域为内加固区;S2)在所述加固区域内按照第一间距标记出多排加固线,在每一排加固线上按照第二间距标记多个孔位标记;S3)在所述外加固区内的每一孔位标记上钻出具有第一给定深度的加固孔,在每一所述内加固区的每一孔位标记上钻出具有第二给定深度的加固孔,其中第一给定深度大于第二给定深度;S4)根据每一所述加固孔的钻孔深度在所述加固孔内施作相应长度的袖阀管;S5)通过每一所述袖阀管在每一加固孔内执行套壳料置换;S6)采用顺序注浆法向每一袖阀管上开设的注浆孔内注浆以加固所述加固区域,其中所述顺序注浆法包括:将每一袖阀管分成多个注浆段,其中每一注浆段均开设有至少一个注浆孔,自所述袖阀管底部向上依次通过每一注浆段上开设的注浆孔向所述注浆段对应的土体中注浆以加固所述注浆段对应的土体,直到所有注浆段完成注浆;S7)向每一所述袖阀管内注入灌浆料,直到所述灌浆料填满所述袖阀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固暗挖法施作的盾构接收空间周边土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施工要求在土体的表面确定出加固区域,该加固区域为包围了预开挖的接收空间在土体表面投影的廓形的区域,所述加固区域的边线与对应的所述廓形的边线之间的区域为外加固区,所述廓形所包围的区域为内加固区;S2)在所述加固区域内按照第一间距标记出多排加固线,在每一排加固线上按照第二间距标记多个孔位标记;S3)在所述外加固区内的每一孔位标记上钻出具有第一给定深度的加固孔,在每一所述内加固区的每一孔位标记上钻出具有第二给定深度的加固孔,其中第一给定深度大于第二给定深度;S4)根据每一所述加固孔的钻孔深度在所述加固孔内施作相应长度的袖阀管;S5)通过每一所述袖阀管在每一加固孔内执行套壳料置换;S6)采用顺序注浆法向每一袖阀管上开设的注浆孔内注浆以加固所述加固区域,其中所述顺序注浆法包括:将每一袖阀管分成多个注浆段,其中每一注浆段均开设有至少一个注浆孔,自所述袖阀管底部向上依次通过每一注浆段上开设的注浆孔向所述注浆段对应的土体中注浆以加固所述注浆段对应的土体,直到所有注浆段完成注浆;S7)向每一所述袖阀管内注入灌浆料,直到所述灌浆料填满所述袖阀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距介于1m-1.5m,所述第二间距介于1.5-2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袖阀管由多段具有给定长度的袖阀管段连接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铁强王林陈乾郝伟李杨谢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