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吹气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9621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5 0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吹气模具,包括至少一模内切结构,所述模内切结构设于一溢料口处,所述模内切结构可将溢料口的余料推入所述产品内,从而将所述产品位于所述溢料口的位置整平。利用模内切结构,可以在产品未冷却时把溢料口的余料顶入产品内,从而解决溢料口人工加工和加工后残留痕迹的问题,不仅外观漂亮,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A Blowing Di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lowing mold, which comprises at least one die cut structure, wherein the inner cut structure of the die is arranged at an overflow mouth, and the inner cut structure of the die can push the residual material of the overflow mouth into the product, so as to flatten the position of the product located at the overflow mouth. By using the in-die cutting structure, the surplus material of the overflow outlet can be pushed into the product when the product is not cooled, so a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residual marks after manual processing and processing of the overflow outlet, which not only has a beautiful appearance, but also improve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reduces the labor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吹气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吹气模具,尤其涉及一种整平溢料口的吹气模具。
技术介绍
模具在国际上被称为“工业之母”,是现代工业的核心,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对模具技术的探索和研究,对推进我国模具行业发展乃至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模具的技术进步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对于吹气模具,当塑胶进入模腔内,利用氮气或其他气体进行吹气,将产品进行吹空,同时多余的塑胶经溢料口排出。由于溢料口大,加工时会出现高低不平,且不易加工的情况,常规的作业方式是待产品冷却后出模,再拿加工钳加工,不能满足外观要求,且存在加工困难、周期时间长、人工成本增高的问题。随着现代工艺的发展,各种塑胶件表面要求越来越高,表面的缺陷也在进一步的完善。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吹气模具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吹气模具,以解决产品外观上的溢料口痕迹,降低人工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吹气模具,用以注塑形成一产品,所述吹气模具包括至少一模内切结构,所述模内切结构设于一溢料口处,所述模内切结构可将溢料口的余料推入所述产品内,从而将所述产品位于所述溢料口的位置整平。进一步地,所述溢料口及所述模内切结构的数量为两个,每一所述溢料口处均设有一所述模内切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吹气模具还包括至少一模仁,所述溢料口开设于所述模仁上。进一步地,所述吹气模具还包括一底板、设于所述底板上的一B板、设于所述B板上的一A板、设于所述A板上的一方铁、设于所述方铁上的一垫板、设于所述垫板上的一热流道板以及设于所述热流道板上的一面板,所述A板与所述B板盖合后中间形成至少一容置腔,所述模仁设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模内切结构的上端设于所述A板上,其下端设于所述模仁上,且其下端的一侧面与所述溢料口接触,所述模内切结构运行,其下端上下移动,从而将所述溢料口的所述余料推入所述产品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吹气模具,包括至少一模内切结构,所述模内切结构设于一溢料口处,所述模内切结构可将溢料口的余料推入所述产品内,从而将所述产品位于所述溢料口的位置整平。利用模内切结构,可以在产品未冷却时把溢料口的余料顶入产品内,从而解决溢料口人工加工和加工后残留痕迹的问题,不仅外观漂亮,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产品、膜内切结构及溢料口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吹气模具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吹气模具的立体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吹气模具100,以解决产品外观上的溢料口110痕迹,降低人工成本。如图1~3所示,吹气模具100包括一底板10、设于底板10上的一B板20、设于B板20上的一A板30、设于A板30上的一方铁40、设于方铁40上的一垫板50、设于垫板50上的一热流道板60、设于热流道板60上的一面板70以及至少一热嘴,A板30与B板20盖合后中间形成至少一容置腔,一模仁90设于容置腔内,热嘴将热流道板60内的塑胶注射至模仁90的腔内。吹气模具100还包括至少一模内切结构120,模内切结构120设于一溢料口110处,模内切结构120可将溢料口110的余料推入产品内,从而将产品位于溢料口110的位置整平。于本实施例中,溢料口110及模内切结构120的数量为两个,每一溢料口110处均设有一模内切结构120。溢料口110开设于模仁90上。模内切结构120的上端设于A板30上,其下端设于模仁90上,且其下端的一侧面与溢料口110接触,模内切结构120运行,其下端上下移动,从而将溢料口110的余料推入产品内。综上,首先使用热嘴注塑胶料于模仁90的腔内;然后吹氮气,将产品内孔吹空,并将余料吹到产品外,从溢料口110溢走;在产品未冷却时,启动模内切结构120,即模内切结构120合模,将溢料口110的余料顶入产品内,从而整平产品表面;产品冷却后,打开A板30和B板20,在顶针的作用下正常顶出产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吹气模具100,包括至少一模内切结构120,模内切结构120设于一溢料口110处,模内切结构120可将溢料口110的余料推入产品内,从而将产品位于溢料口110的位置整平。利用模内切结构120,可以在产品未冷却时把溢料口110的余料顶入产品内,从而解决溢料口110人工加工和加工后残留痕迹的问题,不仅外观漂亮,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吹气模具,用以注塑形成一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模具包括至少一模内切结构,所述模内切结构设于一溢料口处,所述模内切结构可将溢料口的余料推入所述产品内,从而将所述产品位于所述溢料口的位置整平;所述吹气模具还包括至少一模仁,所述溢料口开设于所述模仁上;所述吹气模具还包括:一底板;设于所述底板上的一B板;设于所述B板上的一A板,所述A板与所述B板盖合后中间形成至少一容置腔,所述模仁设于所述容置腔内;设于所述A板上的一方铁;设于所述方铁上的一垫板;设于所述垫板上的一热流道板;以及设于所述热流道板上的一面板;所述模内切结构的上端设于所述A板上,其下端设于所述模仁上,且其下端的一侧面与所述溢料口接触,所述模内切结构运行,其下端上下移动,从而将所述溢料口的所述余料推入所述产品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吹气模具,用以注塑形成一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模具包括至少一模内切结构,所述模内切结构设于一溢料口处,所述模内切结构可将溢料口的余料推入所述产品内,从而将所述产品位于所述溢料口的位置整平;所述吹气模具还包括至少一模仁,所述溢料口开设于所述模仁上;所述吹气模具还包括:一底板;设于所述底板上的一B板;设于所述B板上的一A板,所述A板与所述B板盖合后中间形成至少一容置腔,所述模仁设于所述容置腔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本武刘正波陈强根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百隆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