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模设备及其转进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0671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进杆装置,包括转进套筒以及穿设于转进套筒、用于实现伸缩运动以推动硅树脂至压模腔的转进杆,还包括设于转进杆、用以当转进杆伸缩运动时调节转进杆与转进套筒的间隙以防止硅树脂下溢的密封圈,密封圈为环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包括上述转进杆装置的压模设备。上述转进杆装置在操作过程中,当转进杆沿着转进套筒的轴向伸缩运动时,密封圈能够减小转进杆与转进套筒之间的缝隙,从而可以防止硅树脂胶下溢以避免卡转进;并且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产品的竞争力。

A Die Pressing Equipment and Its Rotary Rod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urning rod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turning sleeve and a turning rod arranged through the turning sleeve, a turning rod used for realizing stretching motion to promote silicone resin to the die cavity, and a sealing ring arranged on the turning rod to adjust the gap between the turning rod and the turning sleeve when the turning rod is stretching motion to prevent silicone resin from overflowing. The sealing ring is a ring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also discloses a die pressing device comprising the rotating rod device.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rotating rod device, when the rotating rod moves along the axis of the rotating sleeve, the sealing ring can reduce the gap between the rotating rod and the rotating sleeve, thus preventing the silicone glue from overflowing and avoiding the sticking; moreover,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the effect is obvious, an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product can be increased to a certain extent while the cost is sa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模设备及其转进杆装置
本技术涉及压模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转进杆装置。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该转进杆装置的压模设备。
技术介绍
现阶段,LED行业正朝着多样化、尺寸微型化的方向发展,这种发展趋势在RGB显示屏领域尤为突出,随着市场对性价比高、尺寸小颗粒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各大LED封装企业纷纷针对此种情况投入大量的技术研究。硅树脂胶封装在这样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硅树脂胶的应用不但解决了硅胶硬度不足导致胶体破损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环氧树脂易黄化光衰的问题,但是,硅树脂胶的压模操作性方面劣于硅胶以及环氧树脂胶饼。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现有技术中转进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转进杆装置的爆炸图。当硅树脂胶使用在压模时,由于其分子尺寸偏小,极易顺着转进杆02与转进套筒01之间的缝隙流入,在长时间高温的条件下,缝隙中的硅树脂慢慢固化,且固化的硅树脂不易清除,而且即使在清除过程中也容易导致转进杆02断裂,从而影响生产,给产品成本带来负担。因此,如何避免由于小分子的硅树脂胶流入转进杆与转进套筒的缝隙而导致卡转进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进杆装置,该装置可以减小转进杆与转进套筒之间的缝隙,从而达到阻止硅树脂胶下溢的功能。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转进杆装置的压模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转进杆装置,包括转进套筒以及穿设于所述转进套筒、用于实现伸缩运动以推动硅树脂胶至压模腔的转进杆,还包括设于所述转进杆、用以当所述转进杆伸缩运动时调节所述转进杆与所述转进套筒的间隙以防止硅树脂胶下溢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为环状结构。优选地,所述转进杆设有沿周向分布的环形凹槽,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环形凹槽中。优选地,所述密封圈包括用以与所述环形凹槽的底面贴合连接的内侧壁以及当所述转进杆伸缩运动时与所述转进套筒的内壁接触配合的外侧壁。优选地,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转进杆的顶端外侧壁上。优选地,所述密封圈具体为耐高温的弹性密封圈。优选地,所述密封圈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转进杆。优选地,所述密封圈还设有用以当所述转进杆伸缩运动时防止所述密封圈的密封面受损的润滑剂。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压模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转进杆装置。相对于上述
技术介绍
,本技术针对硅树脂胶压模的不同要求,设计了新的转进杆装置,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改进转进杆的结构,当硅树脂胶压模操作时,通过在转进杆上增设密封圈,这样一来,硅树脂胶不再能够顺着转进杆与转进套筒之间的缝隙下溢,也就是说,通过密封圈减小转进杆与转进套筒之间的缝隙,从而防止由于硅树脂胶下溢并固化而导致卡转进的现象的出现。具体来说,该转进杆装置包括转进套筒以及转进杆,转进杆穿设于转进套筒并能够沿着转进套筒的轴线实现伸缩运动,从而可以推动硅树脂胶并使硅树脂胶流至压模腔体中;转进杆装置还包括设于转进杆的密封圈,并且根据转进杆的结构,密封圈设置为环状结构;这样一来,一方面,当转进杆沿着转进套筒的轴向伸缩运动时,密封圈能够减小转进杆与转进套筒之间的缝隙,从而可以防止硅树脂胶下溢以避免卡转进,另一方面,在转进杆上增设密封圈,操作简单,效果明显,在节约成本的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产品的竞争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转进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转进杆装置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转进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转进杆与密封圈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转进杆装置,该装置可以减小转进杆与转进套筒之间的缝隙,从而达到阻止硅树脂胶下溢的功能。本技术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转进杆装置的压模设备。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3和图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转进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转进杆与密封圈的组装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转进杆装置,包括转进套筒1和转进杆2,其中,转进套筒1套设于转进杆2的外周部,也就是说,转进套筒1沿其轴向开设有通孔,转进杆2穿设于转进套筒1的通孔中,并且转进杆2与转进套筒1同轴设置。为了减小转进杆2与转进套筒1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可以增加转进杆2与转进套筒1的使用寿命,转进杆2与转进套筒1之间一般设有一定的缝隙,当转进杆2由转进套筒1的一端穿入并由转进套筒1的另一端穿出的过程中,转进杆2通过伸缩运动能够推动位于转进套筒1内腔的硅树脂胶并使其移动至压模腔体中,进一步完成硅树脂胶的压模操作。在本实施例中,转进杆装置还包括密封圈3,该密封圈3设于转进杆2上,当转进杆2沿着转进套筒1的轴向伸缩运动时,密封圈3能够减小转进杆2与转进套筒1之间的缝隙,从而可以防止硅树脂胶下溢以避免卡转进;根据转进杆2的具体结构,密封圈3设置为环状结构,例如,可以根据转进杆2顶端的圆柱形状,相应地,密封圈3可以设置为圆环状结构,这样一来,圆环结构的密封圈能够套设于圆柱结构的转进杆上。为了固定密封圈3的位置,避免因其产生位移而造成不能减小转进杆2与转进套筒1的缝隙,从而降低其防止硅树脂胶下溢的功能,可以进一步在转进杆2上开设环形凹槽,环形凹槽沿转进杆2的周向开设,从而可以将密封圈3设置于环形凹槽中,这样即可实现对密封圈3的定位。环形凹槽的深度可以设置为小于密封圈3的径向尺寸,以便设置于其中时,密封圈3的外周凸出于转进杆2的外侧壁;当转进杆2在转进套筒1中进行伸缩运动时,可以通过高温条件下,密封圈3受热膨胀,起到减小转进杆2与转进套筒1之间缝隙的效果。当然,根据实际需要,密封圈3也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环境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也可以增加密封圈3的径向尺寸,通过转进套筒1对密封圈3施加适当的挤压力,这将引起密封圈3产生适当的弹性变形,从而使密封圈3起到减小转进杆2与转进套筒1之间缝隙的效果。此外,密封圈3的轴向厚度可以设置为等于或者稍大于环形凹槽的槽口宽度,以便防止硅树脂胶流入环形凹槽,这样可以避免对转进杆2造成损伤。密封圈3包括内侧壁与外侧壁,其中,内侧壁能够与环形凹槽的底面贴合,当转进杆2进行伸缩运动时,密封圈3的外侧壁也可以通过与转进套筒1的内壁接触配合,从而可以避免硅树脂胶下溢造成卡转进。为了优化上述实施例,密封圈3可以设置于转进杆2的顶端位置的外侧壁上,也就是说,可以在转进杆2顶端的外侧壁上设置环形凹槽,并将密封圈3设置于该环形凹槽中,这样一来,在转进杆2由转进套筒1的一端穿入并由转进套筒1的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进杆装置,包括转进套筒(1)以及穿设于所述转进套筒(1)、用于实现伸缩运动以推动硅树脂胶至压模腔的转进杆(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转进杆(2)、用以当所述转进杆(2)伸缩运动时调节所述转进杆(2)与所述转进套筒(1)的间隙以防止硅树脂胶下溢的密封圈(3),所述密封圈(3)为环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进杆装置,包括转进套筒(1)以及穿设于所述转进套筒(1)、用于实现伸缩运动以推动硅树脂胶至压模腔的转进杆(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转进杆(2)、用以当所述转进杆(2)伸缩运动时调节所述转进杆(2)与所述转进套筒(1)的间隙以防止硅树脂胶下溢的密封圈(3),所述密封圈(3)为环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进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进杆(2)设有沿周向分布的环形凹槽,所述密封圈(3)设置于所述环形凹槽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进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3)包括用以与所述环形凹槽的底面贴合连接的内侧壁以及当所述转进杆(2)伸缩运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羊鹏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东山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