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拆装固定的摩托车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8808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多级前减震装置,包括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底部外壁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两端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外表面且位于连接板上方一侧位置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连杆外表面且位于连接板下方一侧位置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连杆靠近中部外表面左侧位置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顶部设置有第一挂环,所述活动杆底部位置设置有圆筒,所述活动杆底部外表面且位于圆筒内部位置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底部位置设置有第三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解决了传统减震单一直筒式减震单一减震效果差,吸收地面冲攻击力效果不佳,并不能够减少前轮形变位移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拆装固定的摩托车减震器
本技术涉及减震器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拆装固定的摩托车减震器。
技术介绍
减震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一般都会产生较大的震动,因此摩托车上一般都会安装有减震外筒用以减轻震动,传统结构中,减震器包括减震外筒,减震外筒套设的减震弹簧,该减震弹簧利用减震外筒上的弹簧安装座进行限位,而弹簧安装座需要固定安装在减震外筒体上。现有的减震器只单独使用减震弹簧,导致减震效果差,并且结构复杂,不能够进行快速的拆卸安装,给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拆装固定的摩托车减震器,解决了现有减震器减震效果差,并且其结构复杂,不能够进行快速的拆卸安装,给使用带来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方便拆装固定的摩托车减震器,包括第一减震器组件和第二减震器组件,所述第一减震器组件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减震器组件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拆装固定的摩托车减震器,包括第一减震器组件(1)和第二减震器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器组件(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板(3),所述第二减震器组件(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板(4),所述第一连接板(3)和第二连接板(4)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3)和第二连接板(4)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内设置有固定螺杆(5),所述固定螺杆(5)的两端且位于第一连接板(3)和第二连接板(4)外侧设置有六角螺栓(6),所述第二减震器组件(2)远离第二连接板(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接头件(9);所述第二减震器组件(2)包括外壳体(7),所述外壳体(7)的外侧固定缠绕有减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拆装固定的摩托车减震器,包括第一减震器组件(1)和第二减震器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器组件(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板(3),所述第二减震器组件(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板(4),所述第一连接板(3)和第二连接板(4)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3)和第二连接板(4)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内设置有固定螺杆(5),所述固定螺杆(5)的两端且位于第一连接板(3)和第二连接板(4)外侧设置有六角螺栓(6),所述第二减震器组件(2)远离第二连接板(4)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接头件(9);所述第二减震器组件(2)包括外壳体(7),所述外壳体(7)的外侧固定缠绕有减震弹簧圈(8),所述减震弹簧圈(8)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板(4)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圈(8)远离第二连接板(4)的一端与接头件(9)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体(7)的内部设置有减震腔(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拆装固定的摩托车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腔(11)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减震座(12)和第二减震座(13),所述第一减震座(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周保荣陈更生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易通车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