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6894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工具领域,具体是限位器,包括过线筒,过线筒的两端开口,过线筒内沿周向设有至少两个单向止逆机构,所述单向止逆机构包括固定在过线筒内壁的倾斜滑道、与倾斜滑道配合滑动连接的滑块、设置在滑块背面且与滑块固定连接的夹线部、固定在倾斜滑道两端且用于对滑块滑动范围进行限位的挡板,所述倾斜滑道沿过线筒的轴向设置且其一端朝向过线筒的轴心倾斜,从而使各单向止逆机构的倾斜滑道配合形成一锥形空间,各单向止逆机构的滑块能够沿对应倾斜滑道同步往复滑动从而使对应夹线部配合形成的过线空间缩径或者扩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对电缆进行单向限位或者定位,且固定牢靠,不伤电缆外皮。

Limi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限位器
本技术涉及电力工具领域,具体是限位器。
技术介绍
现在电力线路高压电缆使用越来越多,高压电缆质量重,电缆较粗、硬,对电缆进行限位或者定位比较困难,且容易损伤电缆保护皮,在实际施工中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限位器,能够对电缆进行限位或者定位,且固定牢靠,不伤电缆外皮。本技术任务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限位器,包括过线筒,过线筒的两端开口,过线筒内沿周向设有至少两个单向止逆机构,所述单向止逆机构包括固定在过线筒内壁的倾斜滑道、与倾斜滑道配合滑动连接的滑块、设置在滑块背面且与滑块固定连接的夹线部、固定在倾斜滑道两端且用于对滑块滑动范围进行限位的挡板,所述倾斜滑道沿过线筒的轴向设置且其一端朝向过线筒的轴心倾斜,从而使各单向止逆机构的倾斜滑道配合形成一锥形空间,各单向止逆机构的滑块能够沿对应倾斜滑道同步往复滑动从而使对应夹线部配合形成的过线空间缩径或者扩径。优选,所述单向止逆机构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顶在滑块上,另一端抵顶在扩径端的挡板上。优选,所述过线筒为对合式结构,包括两个半筒,两个半筒进行可拆卸连接,每个半筒上分别设有一个单向止逆机构。优选,两个所述半筒的一个侧边相互铰接,另一个侧边进行可拆卸连接,优选可拆卸连接方式为卡扣连接。优选,所述倾斜滑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倾斜滑轨,各倾斜滑轨上还设有至少一个滑槽,所述滑块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倾斜滑轨进行嵌入式滑动连接。优选,所述夹线部为开口朝向所述过线筒轴心的凹弧形结构,夹线部上设有若干朝向扩径端倾斜的止逆齿。优选,所述过线筒的至少一端设有连接结构。优选,限位器包括两个所述过线筒,两个过线筒同轴且方向相反,其中一个过线筒的扩径端与另一个过线筒的扩径端相连接。优选,限位器包括两个所述过线筒,两个过线筒同轴且方向相反,过线筒的扩径端设有连接结构,其中一个过线筒的扩径端与另一个过线筒的扩径端间隔设置。使用时,当电缆相对过线筒朝向过线筒的缩径端(即朝向各倾斜滑道配合形成的锥形空间比较小的一端)移动时,电缆带动滑块沿着倾斜滑道朝向缩径端移动,各滑块对应夹线部配合形成的过线空间变小直至卡出电缆使其不能继续移动,当电缆相对过线筒朝向过线筒的扩径端(即朝向各倾斜滑道配合形成的锥形空间比较大的一端)移动时,电缆带动滑块沿着倾斜滑道朝向扩径端移动,各滑块对应夹线部配合形成的过线空间变大从而使电缆能够顺利继续移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①利用沿过线筒内周设置的多个单向止逆机构,从而实现电缆相对过线筒只能单向移动,进而实现对电缆单向限位的目的,当两个过线筒方向相反设置而配合使用时,就能实现对电缆定位的目的;且无论单向限位还是定位,利用的都是夹线部与电缆外皮之间的摩擦力,不伤电缆外皮,且固定牢靠;②过线筒为对合式结构,且一侧相互铰接,另一侧可拆卸连接,从而使该过线筒能够方便套在电缆上;③当电缆相对过线筒朝向过线筒的缩径端移动时,弹簧抵顶滑块使其夹线部与电缆接触,更利于电缆带动滑块沿着倾斜滑道朝向缩径端移动;④在夹线部上设置止逆齿,进一步提高了限位器的单向止逆效果;⑤过线筒的至少一端设有连接结构,如螺纹连接结构、卡扣连接结构,从而能够连接在其他电力工具上,对被连接的电力工具进行限位或者定位。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限位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中限位器的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1中限位器的使用状态参考示意图;图5是图4中限位器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2中限位器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2中限位器的使用状态参考示意图。其中,过线筒1,半筒11,卡扣结构12,连接结构13,倾斜滑道21,倾斜滑轨211,滑槽2111,滑块22,凸条221,夹线部23,止逆齿231,挡板24,压缩弹簧25,电缆3,电力工具4。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说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4所示,限位器,包括过线筒1,过线筒1的两端开口,过线筒1内沿周向设有两个单向止逆机构2,所述单向止逆机构2包括固定在过线筒1内壁的倾斜滑道21、与倾斜滑道21配合滑动连接的滑块22、设置在滑块22背面且与滑块22固为一体的夹线部23、固定在倾斜滑道21两端且用于对滑块22滑动范围进行限位的挡板24、以及用于抵顶滑块22的压缩弹簧25,所述倾斜滑道21沿过线筒1的轴向设置且其一端朝向过线筒1的轴心倾斜,从而使各单向止逆机构2的倾斜滑道21配合形成一锥形空间,各单向止逆机构2的滑块22能够沿对应倾斜滑道21同步往复滑动从而使对应夹线部23配合形成的过线空间缩径或者扩径,所述弹簧的一端抵顶在滑块22上,另一端抵顶在扩径端的挡板24上。使用时,如图4、5所示,电缆3从过线筒1的过线空间中穿过,当电缆3相对过线筒1朝向过线筒1的缩径端(即朝向各倾斜滑道21配合形成的锥形空间比较小的一端)移动时,弹簧抵顶滑块22使其夹线部23与电缆3接触,然后电缆3带动滑块22沿着倾斜滑道21朝向缩径端移动,各滑块22对应夹线部23配合形成的过线空间变小直至卡出电缆3使其不能继续移动,当电缆3相对过线筒1朝向过线筒1的扩径端(即朝向各倾斜滑道21配合形成的锥形空间比较大的一端)移动时,电缆3带动滑块22沿着倾斜滑道21朝向扩径端移动,各滑块22对应夹线部23配合形成的过线空间变大从而使电缆3能够顺利继续移动。本技术限位器,利用沿过线筒1内周设置的多个单向止逆机构2,从而实现电缆3相对过线筒1只能单向移动,进而实现限位器相对电缆3限位的目的。所述过线筒1为对合式结构,包括两个半筒11,两个所述半筒11的一个侧边相互铰接,另一个侧边通过卡扣结构12进行可拆卸连接,每个半筒11上分别设有一个单向止逆机构2。过线筒1为对合式结构,且一侧相互铰接,另一侧可拆卸连接,从而使该过线筒1能够方便套在电缆3上。所述倾斜滑道2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倾斜滑轨211,各倾斜滑轨211上还设有至少一个滑槽2111,所述滑块22的两侧分别设有配合滑槽2111的凸条221,滑块22的两侧分别与两个倾斜滑轨211进行嵌入式滑动连接。该设计使倾斜滑道21和滑块22的配合更加牢固。所述夹线部23为开口朝向所述过线筒1轴心的凹弧形结构,夹线部23上设有若干朝向扩径端倾斜的止逆齿231。在夹线部23上设置止逆齿231,进一步提高了限位器的单向止逆效果。所述过线筒1的一端设有连接结构13,可以为螺纹连接结构13、卡扣连接结构13或者卡销连接结构13,从而能够连接在套在电缆上且需要相对电缆进行限位或定位的电力工具上,对被连接的电力工具进行限位或者定位。实施例2:在实施例1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如下改进:如图6所示,本技术限位器包括两个所述过线筒1,两个过线筒1同轴且方向相反,其中一个过线筒1的扩径端与另一个过线筒1的扩径端相连接。两个过线筒1方向相反设置而配合使用时,就能实现限位器相对电缆3定位的目的。实施例3:在实施例1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了如下改进:如图7所示,本技术限位器包括两个所述过线筒1,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限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过线筒,过线筒的两端开口,过线筒内沿周向设有至少两个单向止逆机构,所述单向止逆机构包括固定在过线筒内壁的倾斜滑道、与倾斜滑道配合滑动连接的滑块、设置在滑块背面且与滑块固定连接的夹线部、固定在倾斜滑道两端且用于对滑块滑动范围进行限位的挡板,所述倾斜滑道沿过线筒的轴向设置且其一端朝向过线筒的轴心倾斜,从而使各单向止逆机构的倾斜滑道配合形成一锥形空间,各单向止逆机构的滑块能够沿对应倾斜滑道同步往复滑动从而使对应夹线部配合形成的过线空间缩径或者扩径。

【技术特征摘要】
1.限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过线筒,过线筒的两端开口,过线筒内沿周向设有至少两个单向止逆机构,所述单向止逆机构包括固定在过线筒内壁的倾斜滑道、与倾斜滑道配合滑动连接的滑块、设置在滑块背面且与滑块固定连接的夹线部、固定在倾斜滑道两端且用于对滑块滑动范围进行限位的挡板,所述倾斜滑道沿过线筒的轴向设置且其一端朝向过线筒的轴心倾斜,从而使各单向止逆机构的倾斜滑道配合形成一锥形空间,各单向止逆机构的滑块能够沿对应倾斜滑道同步往复滑动从而使对应夹线部配合形成的过线空间缩径或者扩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限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止逆机构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抵顶在滑块上,另一端抵顶在扩径端的挡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限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筒为对合式结构,包括两个半筒,两个半筒进行可拆卸连接,每个半筒上分别设有一个单向止逆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限位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应敏胡超强尤占山邵源鹏高伟光刘金勇张仕欢王廷发冯家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番禺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