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智能钢弹簧浮置板结构的地铁道床减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059773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钢弹簧浮置板结构的地铁道床减震系统,包括设于地铁道床实现浮置板减震的螺栓减震器,以及用于监测螺栓减震器压力状态的压力监测装置;螺栓减震器包括与待减振的浮置板连接的外筒体、固设于道床基础的内筒底座、设于内筒底座上方并与外筒体螺纹连接的内筒中座、贯通设置以连接内筒底座与内筒中座的螺栓连接件、以及用于实现螺栓减震器可弹性压缩的弹性件;弹性件通过螺栓连接件预压缩于内筒底座与内筒中座之间;压力监测装置设于内筒底座与内筒中座之间,并与内筒底座和内筒中座分别接触。该减震系统一方面能够实现对道床浮置板的连续无级调高,另一方面能够对实现对地铁道床的实时监测和智能管理。

A New Type of Intelligent Steel Spring Floating Plate Structure for Subway Bed Damp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智能钢弹簧浮置板结构的地铁道床减震系统
本技术属于减振降噪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智能钢弹簧浮置板结构的地铁道床减震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经济催生了一批又一批的轨道交通工程、高层建筑工程、超高层建筑工程、大跨度桥梁工程。这些工程的工程量巨大,且在施工时会产生巨大的振动与噪音。此外,地铁列车运行时也会产生巨大的振动与噪音,这些振动不仅会对附近的建筑与设备产生严重危害,而且,在人员密集区,这种振动还会严重扰乱人们的日常生活。现有的减振降噪技术中,实践中应用最为成功的是减振器技术。它通过在待减振隔震结构中设置弹性减振器,使结构与基础分离,实现减振降噪。以往的减振器需要使用千斤顶,并配合调高垫片,才能将结构顶升起来,这种方式不仅操作复杂、施工速度慢,而且精度也很差,尤其是只能在已有垫片尺寸范围内进行阶梯式调高,而不能连续的无级调整其高度。现有少部分的减振器通过预制于浮置板内,并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可将浮置板连续顶升抬高,但这种减振器仅仅只能起到减振的作用。其对于对包括浮置板在内的道床整体结构改变,如:浮置板下沉、道床下沉、道床与浮置板之间灌水等,无法进行实时监测,更无法对道床整体结构的改变进行实时有效的调控和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智能钢弹簧浮置板结构的地铁道床减震系统,其一方面能够实现对道床浮置板的连续无级调高,另一方面能够对实现对地铁道床的实时监测和智能管理。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智能钢弹簧浮置板结构的地铁道床减震系统,包括设于地铁道床实现浮置板减震的螺栓减震器,以及用于监测所述螺栓减震器压力状态的压力监测装置;所述螺栓减震器包括与待减振的浮置板连接的外筒体、固设于道床基础的内筒底座、设于所述内筒底座上方并与所述外筒体螺纹连接的内筒中座、贯通设置以连接所述内筒底座与所述内筒中座的螺栓连接件、以及用于实现所述螺栓减震器可弹性压缩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通过所述螺栓连接件预压缩于所述内筒底座与所述内筒中座之间;所述压力监测装置设于所述内筒底座与所述内筒中座之间,并与所述内筒底座和内筒中座分别接触。进一步的,所述内筒中座上设有供通信光缆或电线穿过的通信通道,所述压力监测装置通过通信光缆或电线与外部智能控制系统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压力监测装置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外部智能控制系统电性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监测地铁道床水位深度的水位监测装置,所述水位监测装置沿所述内筒底座的外壁布设。进一步的,所述内筒中座上设有供通信光缆或电线穿过的通信通道,所述内筒底座的侧壁上相应地设有若干可供通信光缆或电线穿至所述通信通道口的纵槽,所述水位监测装置通过通信光缆或电线与外部智能控制系统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水位监测装置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外部智能控制系统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内筒中座的上端面设有用于指示其旋转角度的刻度环,所述外筒体上对应设置有旋转角度指示标识;或所述外筒体的上设有用于指示其旋转角度的刻度环,所述内筒中座的上端面对应设置有旋转角度指示标识进一步的,所述外筒体的外周壁上设有用于与待减震物连接的凹凸结构,可采用螺纹、凸起或翅片中的任何一种或多种组合的形式设置。进一步的,还包括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第二外螺纹,所述密封盖通过所述第二外螺纹盖合于所述外筒体的上端开口处。进一步的,所述内筒中座的上端面设有沉孔,所述螺栓连接件设于所述沉孔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外筒体与内筒中座之间采用螺纹连接,使得在旋转内筒中座时,可以连续地调节外筒体与内筒中座的螺合深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减振器不能无级调节高度的缺陷;而且,螺纹配合的结构,使其结构更加稳定,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垫片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偏转的缺陷;另外,内筒中座通过弹性体可浮动的设置在内筒底座上方,使得在向下旋拧内筒中座时,内筒中座与内筒底座之间的弹性体受到进一步压缩,被压缩的弹性体进而产生反作用力将浮置板结构顶升至设计的高度,由此即实现了浮置板结构的无级连续调高。2、通过螺栓连接件方便地控制内筒中座与内筒底座之间的距离,其一方面可以配合内筒体的旋转调节,实现对浮置板结构的连续无级调高;另一方面保证压力监测装置能同时与其二者接触,保持对螺栓减震器的实时监测。以便通过压力监测装置及时地发现弹性体断裂失效、地铁道床基底沉降、螺栓减震器吊空等情况的发生,做到实时监控,智能管理的目的。3、通过设置水位监测装置,可以实时监测到地铁道床的水位变化,并将监测到的水位情况实时传输给外部智能控制系统。当水位值超过最高设定值时,外部智能控制系统控制排水设施开启,当排水后水位低于最低设定值时,外部智能控制系统即关闭排水设施,停止排水。水位监测装置的设置使得能够实时获取地铁道床水位情况,有助于实现对地铁道床的智能远程监控。4、内筒中座上刻度环的设置,确保了顶升高度的精确性,消除了减振器空吊的情况,使轨面沿线路方向平顺,从而降低了低频噪声。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新型智能钢弹簧浮置板结构的地铁道床减震系统的安装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内筒中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内筒中座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内筒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的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刻度环示意图。其中:1、外筒体;11、内螺纹;12、凹凸结构;13、刻度环;2、内筒中座;21、第一外螺纹;22、沉孔;23、光杆段;25、凸柱;26、凸块;27、通信通道;3、弹性件;4、内筒底座;40、容置空间;41、侧壁、42、底壁;43、纵槽;44、凸台;5、螺栓连接件;51、连接杆;52、螺母;53、销;6、密封盖;61、第二外螺纹;62、外凸缘;63、十字沉孔;7、压力监测装置;8、水位监测装置;9、地铁道床;91、浮置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钢弹簧浮置板结构的地铁道床减震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设于地铁道床9实现浮置板91减震的螺栓减震器,以及用于监测螺栓减震器压力状态的压力监测装置7;螺栓减震器包括与待减振的浮置板91连接的外筒体1、固设于道床基础的内筒底座4、设于内筒底座4上方并与外筒体1螺纹连接的内筒中座2、贯通设置以连接内筒底座4与内筒中座2的螺栓连接件5、以及用于实现螺栓减震器可弹性压缩的弹性件3;弹性件3通过螺栓连接件5预压缩于内筒底座4与内筒中座2之间;压力监测装置7设于内筒底座4与内筒中座2之间。基于上述结构设计,本实施例中,外筒体1与内筒中座2之间采用螺纹连接,使得在旋转内筒中座2时,可以连续地调节外筒体1与内筒中座2的螺合深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减振器不能无级调节高度的缺陷;而且,螺纹配合的结构,使其结构更加稳定,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垫片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偏转的缺陷;另外,内筒中座2通过弹性体可浮动的设置在内筒底座4上方,使得在向下旋拧内筒中座2时,内筒中座2与内筒底座4之间的弹性体受到进一步压缩,被压缩的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智能钢弹簧浮置板结构的地铁道床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地铁道床实现浮置板减震的螺栓减震器,以及用于监测所述螺栓减震器压力状态的压力监测装置;所述螺栓减震器包括与待减振的浮置板连接的外筒体、固设于道床基础的内筒底座、设于所述内筒底座上方并与所述外筒体螺纹连接的内筒中座、贯通设置以连接所述内筒底座与所述内筒中座的螺栓连接件、以及用于实现所述螺栓减震器可弹性压缩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通过所述螺栓连接件预压缩于所述内筒底座与所述内筒中座之间;所述压力监测装置设于所述内筒底座与所述内筒中座之间,并与所述内筒底座和内筒中座分别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智能钢弹簧浮置板结构的地铁道床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地铁道床实现浮置板减震的螺栓减震器,以及用于监测所述螺栓减震器压力状态的压力监测装置;所述螺栓减震器包括与待减振的浮置板连接的外筒体、固设于道床基础的内筒底座、设于所述内筒底座上方并与所述外筒体螺纹连接的内筒中座、贯通设置以连接所述内筒底座与所述内筒中座的螺栓连接件、以及用于实现所述螺栓减震器可弹性压缩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通过所述螺栓连接件预压缩于所述内筒底座与所述内筒中座之间;所述压力监测装置设于所述内筒底座与所述内筒中座之间,并与所述内筒底座和内筒中座分别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智能钢弹簧浮置板结构的地铁道床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中座上设有供通信光缆或电线穿过的通信通道,所述压力监测装置通过通信光缆或电线与外部智能控制系统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智能钢弹簧浮置板结构的地铁道床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监测装置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外部智能控制系统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智能钢弹簧浮置板结构的地铁道床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监测地铁道床水位深度的水位监测装置,所述水位监测装置沿所述内筒底座的外壁布设。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智能钢弹簧浮置板结构的地铁道床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中座上设有供通信光缆或电线穿过的通信通道,所述内筒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敏正杨玲芝方恩权邢良平陈德智贡国中陈进标赖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广州轨道交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远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